阿扎旦·加拉力丁
摘要:語文教學內容豐富,語言優(yōu)美,不僅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提升的好陣地,也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好地方。本文就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德育談談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德育;人文性
語文課既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也是一門極具思想性的學科。很多時候我們只重視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思想性。把語文課上得和數(shù)學一樣的具有“邏輯性”,學生在課堂沒有得到美的享受,更別說什么心靈的陶冶了。我們許多中職語文教師心心念念的是知識的灌輸,學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識的積累,沒有絲毫的美感,更不能談什么深度了。這樣的課堂也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盡管我們的職業(yè)教育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我們的許多中職學生,語文基礎還是比較差,而且思想上并不那么積極,絕大多數(shù)都不是自己想要來上這所學校的,而是被父母勸來的。如果我們一味地給他們灌輸知識,雖然好像出發(fā)點是好的(為了他們今后走入社會能更加從容),但他們未必會接受。他們現(xiàn)在都很反感,那又如何會又效果呢?其實,如果能利用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那反而會改變學生的思想,讓他們變得更加積極。那我們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利用語文學科的思想性,給學生以美感,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教師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
我們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那我們自己必須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語文素質、思想素質。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想要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心靈的洗禮,那如果我們自身都不過硬,那豈不是太過虛偽了。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必須加強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要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語文教師如果具有頑強的意志、開拓進取的創(chuàng)新能力、樂觀自信的上進心、寬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質,就能在教學中影響自己的學生,使他們也樂觀積極。如果我們具有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念、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過硬的教學本領、扎實的語文功底,那學生自然能從心底里佩服,并受到感染,也努力這樣去做。
二、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
語文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其中有抒發(fā)愛國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是與非、善與惡的判斷標準,更有做人的方法與準則。我們深入研究,認真思考,在教學中把這些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讓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過語言文字流入學生的心田,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使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人生,領悟做人的道理,取法乎上,見賢思齊,形成健康的人格。比如,《鄧稼先》這篇課文,它主要通過介紹鄧稼先為了祖國的“兩彈”事業(yè),奉獻了一生的事跡,表現(xiàn)主人公的那份強烈的愛國熱情,謙虛嚴謹?shù)目茖W精神。我們在教學時,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引導學生向鄧稼先學習,為了祖國而努力奮斗。還比如,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作者認為人的高貴與我們的身份地位沒有什么關系,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靈魂,如果珍惜自己的靈魂,那即便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也是高貴的,讓人難忘的。我認為這篇文章正好給我們這些不那么自信的中職學生以提示,我們雖然是一名中職學生,但我們并不比別人低一等,只要我們現(xiàn)在努力學習,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加充實、積極,那我們也照樣是高貴的。要想一直高貴,我們也要常學常新,讓自己的思想變得靈活而充盈。
教材中的這些德育內容并我們平時對學生的空洞說教要生動得多,也更容易給他們心靈的觸動。只要我們積極挖掘,是用之不完的。
三、探索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課堂模式
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主渠道,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①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充滿活力的課堂。②重視“合作教學”,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教互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③優(yōu)化課堂教學操作過程,學習先進經驗,力求創(chuàng)新。④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如采用辯論、演課本劇、朗誦大賽、背功大比拼等教學形式和手段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
四、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提升學生的品德
語文教材是范本,如果語文學習僅僅停留在課本的學習上,終究會營養(yǎng)不良。我們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
在文學的殿堂里去體味《三過演義》的智慧、《水滸傳》的俠義、《紅樓夢》濃烈的人情味,《西游記》豐富的想象,去接識飄逸豪邁的“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李太白和那憂國憂民“嘆息腸內熱”的杜子美,去領略“最具中國文人氣質的蘇東坡之才氣,去瞻仰領袖兼詩人的毛澤東的風采。穿越時空,走進《巴黎圣母院》,去傾聽但丁的《神曲》,觀賞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和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對話,探討《少年維特之煩惱》。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感受不一樣的美,獲得獨特的感受,學到書中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
五、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中對學生進行德育
語文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把提升學生品德有機地融合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和聽說教學中形成學生的健康人格。①倡導個性閱讀、整體感悟的閱讀教學法,即引導學生遵循基本的閱讀方法,尊重他們的閱讀習慣、思維方式,允許感悟有深淺和多寡的自由,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思維的主動性。②倡導生活作文教學法。把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到做人的生存、享受和發(fā)展等生命需求之中,在作文教學中致力于學生觀察、感受、內化生活的能力培養(yǎng),重視做人與作文的關系、發(fā)展思維與作文應試的關系、自主作文與獨立人格發(fā)展的關系。③重視聽說教學。聽說是語言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提高聽說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積極挖掘,并努力探索,就可以給學生美的感受,品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龔淑弘;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初探[J];考試周刊;2010年26期
[2]方亞娟;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德育培養(yǎng)[J];《西北職教》,2015(4):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