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專業(yè)課互動教學存在課堂教學互動缺失、課外實踐教學互動缺乏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物流管理專業(yè)課微博互動教學模式。該模式從利用微博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微博教研、微博考核等三個方面提出。其中,微博與學生互動包括妙用課堂最新微新聞、微話題、微提案、微博直播間;利用微盤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鏈接;建立微博群布置學習任務、發(fā)布教務通知;“隨手拍”引導學生認識企業(yè)中的真實場景;將微博作為與社會溝通的窗口;通過生活上的事例實現(xiàn)情感互動等幾個方面。最后,文章指出了該模式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yè)教學過程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互動教學 微博教學 物流管理專業(yè)
引言
在高校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依據(jù)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教育工作者開展各項關于互動教學的研究。從國外學者的研究看,Long的“交互假設”認為,在“雙向交際”中,當一方無法理解另一方時,會有機會告訴對方,這將促進雙方進行協(xié)商與調整,從而提高語言輸入的可理解性[1]。Ohta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通過合作學習,低水平的學習者能較容易地完成在初期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無法完成的學習任務[2]。國內(nèi)學者韓琴闡述了互動的類型,并指出課堂互動對學生的專業(yè)成績提升、心理愉悅、思維活躍程度有積極影響[3]。學生在不受時空約束的情況下能否掌握知識?怎樣的互動教學模式能適應當前的信息化教學發(fā)展態(tài)勢?
當前,博客、QQ群、空間等網(wǎng)絡技術逐漸被應用到教學中。然而,這些傳播媒介應用于教學對外部條件要求很高。微博具有靈活性、即時性、交互性的特點,其對于環(huán)境的要求較低,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移動終端發(fā)表微博信息。因此微博教學前景廣闊,然而學術界的研究還非常有限?!?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witter》[4]、《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blogging》[5]將微博的含義、特征及教育前景進行了介紹;Kelly Walsh推薦了100多種微博教育中的應用方法,并將其放在了http://www.emergingedtech.com網(wǎng)站中。從國內(nèi)的研究來看,關于微博教學的應用設計方面,董清爽研究了遠程教育中微博作為電子學習筆記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吳聞鶯利用微博雙漏斗傳播機制分析了微博議程設置的路徑。關于微博教學的應用效果研究方面,胡欽太等應用高校“國際金融”課程的微博教學論證了微博的教育傳播效果。
物流管理專業(yè)課程對前沿知識及學生的知識面要求較高,大多數(shù)這些課程僅憑課堂知識無法滿足高職的職業(yè)能力要求。目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yè)課程教學明顯露出疲態(tài)。因此,微博能否在教學中運用,怎樣在教學中尤其是物流管理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合理恰當?shù)厥褂?,微博教學能否在其他專業(yè)普及等問題是微博在教育實際應用中的研究重點。本文作者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yè)的課堂教學中利用微博輔助教學,提出微博互動教學模式,以期微博在教育中的應用能在深化教學改革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高職院校專業(yè)課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互動缺失
由于高職院校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慣性影響,物流管理專業(yè)課課堂教學互動產(chǎn)生了很多無效或低效的“互動”。因此,很多院校開展課程改革活動,以期課程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雖然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了演講法、表演法、討論法等諸多教學方法,然而由于部分教師把握不到位,使得這些方法的落實、操作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有些老師課前預設答案,沒有引導學生去分析得出自身的結論。課堂低效“互動”的還體現(xiàn)在: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強勢學生弱勢,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教師一言堂教學;僅有少部分學習突出的同學參與互動,做不到全員互動;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主動的互動交流等。
2.課外實踐教學互動缺乏
目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yè)課課外實踐教學往往效果不佳。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很多院校的教師和學生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第二是學校由于場地或安全方面的原因無法帶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教學,更遑論實踐教學中的學生全員參與。第三是實踐教學的經(jīng)費無法保障。這些原因使得當前課外實踐教學活動難以推進。
二、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yè)課微博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1.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方法
(1)課堂最新微新聞、微話題、微提案、微直播的妙用
微新聞:巧用“微新聞”版塊產(chǎn)生課外課堂
近幾年物流行業(yè)發(fā)展迅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灌輸一些行業(yè)最新資訊。在微博互動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可在第一堂課要求學生推選出兩名微記者,微記者承擔兩大職責:一是挖掘本課程相關的有價值的微話題;二是每天篩選出一到兩條行業(yè)熱點新聞發(fā)到微博群,供大家課后學習討論。因此,微記者必須是班級主動學習能力較強、思維較活躍的學生。
微話題:布置與課堂相關的有討論價值的微話題
高職物流管理的專業(yè)課中的知識點大多數(shù)是一些能形成話題的知識點,文字敘述較多。僅教師在課堂上一言堂的方式難以給學生增加記憶。因此,可以采用微話題的方式。微話題可由微記者帶領班級成員一起尋找。如何尋找微話題呢?首先,選擇的微話題要跟上課內(nèi)容相關;其次,該話題有一定的爭議性;最后,話題應是行業(yè)發(fā)展熱點問題。在這些爭論性的熱點話題中,可引入微博投票,形成不同觀點的統(tǒng)計數(shù)目。
微提案:利用“微提案”開發(fā)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與組織協(xié)調能力
微話題提前兩天布置。學生按組分工進行資料的搜集和處理,總結微話題,形成微提案。上課時老師抽取一組或兩組同學在規(guī)定時間范圍進行微提案演示,其他小組進行提問和討論,并把自己組的微提案整理成課堂微博發(fā)至互動群。
微直播:實時直播身邊的物流事兒
當前各大高校倡導信息化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微博直播間的應用即是微課的延伸應用。但微博直播的隨意性、即時性更強。且在直播過程中能進行互動。除課堂知識重難點可實時通過微博直播間對學生直播外,身邊的針對性物流事件的點評也可通過微博直播實現(xiàn)。除教師微博直播外,學生同樣可以微博直播。他們發(fā)現(xiàn)課堂相關物流事件后,可實時與老師和同學分享。
(2)利用微盤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鏈接
新浪微博自帶新浪微盤,教學設計、案例資料、課程錄像、教學計劃等都可以成為微盤的上傳對象,它同時能幫助教師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成為教師練基本功的最佳機會。新浪微盤的課程資源鏈接將成為課上四十五分鐘在課外的延展,成為學生提升專業(yè)知識水平的“學習補給站”。利用微盤教學不僅傳送自己的教學資料,同樣可以在此徜徉于知識的海洋。海量資料等待我們搜索和利用。
(3)建立微博群布置學習任務、發(fā)布課程通知
微博可以像微信、QQ一樣建群。如在連鎖1501班授課過程中,建立了班級群,群里完成通知、課程任務的發(fā)布,并方便溝通與交流。
(4)“隨手拍”引導學生認識企業(yè)中的真實場景
去重慶某超市倉庫調研時,隨手拍了企業(yè)的內(nèi)部操作,上傳于微博,讓學生足不出戶的同時也看到了企業(yè)的內(nèi)部實景操作。學生感知較好。
在課堂講解裝車配載作業(yè)時分享了隨手拍的裝車視頻。我們在課堂知識點講解時分析了裝車的要點、配載的要求。由于有裝車配載視頻作為基礎,學生的理解更深刻、注意力更集中。
(5)將微博作為與社會溝通的窗口
通過與“大咖”的交流實現(xiàn)社會互動學生仍在求學,與社會接觸少,除與專業(yè)老師交流外,平時與大咖交流專業(yè)知識的機會不多。利用微博,我給學生推薦了幾個公眾微博和資深物流專業(yè)人士微博,學生可以在此了解到更多更新的行業(yè)相關資訊。相關微博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物流沙龍logclub社區(qū)、物流雜志、物流頭條、物流指聞、黃剛-物流與供應鏈等。一段時間的關注后,大部分學生表示他們學到了更多行業(yè)資訊。
(6)作為就業(yè)和業(yè)界信息的窗口
就業(yè)是高校的重點工作。教師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就應該給學生一些指導,不僅僅局限于專業(yè)知識。在教學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我將一些就業(yè)指導、本課程崗位職能等資訊作為微博輔助,在教學過程中貫穿始終。這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尤其重要。
(7)通過生活上的事例實現(xiàn)情感互動
任課老師和學生平時交流不多。課后,微博成為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感情交流紐帶。教師能在學生關于學習心得體會、遇到的困難、收獲等的發(fā)布中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清晰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學生之間也可以促進互助。教師發(fā)表的個人心情等也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知識傳播者,也能成為生活中的朋友。
最近我在微博發(fā)了一個有關熱播劇《太陽的后裔》的內(nèi)容引發(fā)了學生的熱烈討論。這使我與學生更像同齡人,有了共同的話題。即使進入了相對枯燥的知識點講解,我們?nèi)匀惶幵谳p松的氛圍,教學效果顯著。
2.微博教研——與教師互動
微博教研是開展教研活動的新模式。傳統(tǒng)的教研活動類似開會,需要選取時間、地點、主題,且成員必需到場,一來浪費時間,二來活動中部分教師羞于表達,這制約了教研活動的開展。而微博的及時性和隨意性能彌補傳統(tǒng)教研活動的這一缺點。微博教研主持人提出清晰的主題,成員的教研討論言論羅列在話題之下,便于整理和保存。
3.考核
(1)積分的方式鼓勵學生發(fā)微博和評論
學生平時有微積分。他們的微積分可以通過發(fā)布有價值的課堂微博得到,同時可以通過提供好的微話題積分。當他們的平時微積分達到一定分數(shù),可要求任意一位同學進行才藝表演等。此舉能激勵學生更好地進行微博互動,也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良好的課堂互動效果。
在微博互動教學中,學生的綜合成績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期末卷面成績,二是平時成績。與其他教學活動不同的是平時成績。除根據(jù)學生考勤情況進行打分以外,學生的微積分、微提案、對微話題的思考成為平時成績的重要參考。
(2)微點評:妙用“微點評”版塊點評學生課堂微博和課余作業(yè)
課堂微點評指教師對同學們的微提案進行專業(yè)點評。課堂微點評指對課外學生提問進行解答與點評。
三、有待解決的問題
1.使學生適應片段式信息化的學習,保證學習效果
微博互動教學中的信息簡短,零散片段信息多。怎樣保證學習效果值得教師深思。片段式的學習對學生的自律性是一大挑戰(zhàn)。要使學生適應這種學習模式,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必不可少。另外,還需培養(yǎng)學生的嚴于律己的學習態(tài)度。
2.凈化微博環(huán)境,提高微博信息的質量
當前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優(yōu)劣信息充斥網(wǎng)絡。爆炸消息的甄別過程中使用戶對微博的信任和熱情降低,這不利于微博互動教學的開展。因此,要提升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和搜索信息能力。
微博互動教學是微博的功能優(yōu)勢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改革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新嘗試,它將為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力開通新的渠道。這對大學教育而言,是一種新的嘗試與突破!
參考文獻:
[1]Long,M.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gd languge acquisition.In W.Ritchie &T.Bhatia;(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York:Academic Press,1996:451-452.
[2]Ohta,A.Rethinking interaction in SLA: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assistance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2 grammar. In J.Lantolf(ed.).Sociocultural Thero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2000.
[3]韓琴,周宗奎, 胡衛(wèi)平.課堂互動的影響因素及教學啟示[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6):42-45.
[4]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witter [EB/OL].
[5]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bloging[EB/OL].
作者簡介
馮梅(1985-),女,中南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湖南現(xiàn)代物流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物流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