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云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的關注.然而,課堂提問則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非?;A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巧妙提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投身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本文具體分析初中數學課堂的提問策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在新時期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的積極作用,精心創(chuàng)設課堂提問內容,全面評價和鼓勵學生學習,從而促使初中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初中數學的知識點.
一、關注課堂提問的準確性,提高問題質量
提問的準確性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設問的基本特點.保證數學問題的準確性,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更加準確地把握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其中,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一部分教師只是簡單的設置一些“假”問題,讓學生回答好與不好,這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并沒有正面的意義,難以促進學生深入思考相關的數學問題.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設置準確的課堂問題,以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的相關知識點.
例如,在學習“在數軸上比較數的大小”的內容時,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提出:“在數軸上的正數部分,越往右邊的數字則越大,這個說法對嗎?”這時,雖然學生們都非常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提問,可這樣的問題對完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并沒有多大的意義.然而,如果教師提出:“在數軸正數部分的數字,會隨著位置的變化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這樣問題的準確性較高,能夠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關注課堂提問的層次性,提高問題價值
相較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初中數學內容已然呈現出了明顯的系統(tǒng)性,且前后內容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對此,學生要想切實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便必須對每一部分的數學內容均有相當程度的掌握.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聯系學生實際,結合學生真實的學習水平,以分層次的方式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并利用這些具有較強層次性的問題來慢慢引導學生探索數學這一未知世界,以切實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探究能力,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如,當進行“多項式”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探究單項式的概念.而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在不同環(huán)節(jié)設計有層次性的問題,并在多項式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如,“單項式有著怎樣的特點”“誰能舉例說明單項式的特點?”通過設問的方式,一來可啟發(fā)學生思維,二來將有助于學生復習之前所學內容.而在之后的“多項式”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結合之前所學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對單項式的理解與觀察,你們能嘗試總結單項式與多項式有哪些異同點嗎?”通過引導學生聯系新舊知識,不僅能讓初中數學教師更具系統(tǒng)性,且有助于凸顯學生思維的層次性,繼而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聯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提出新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并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如此方能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促進學生想象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如,當進行“三角形外角和定理”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基于原本的例題加以改進,并以生活化的方式適當融入一些生活的元素.如,小紅圍繞一個三角形的花壇轉圈,其在每個拐彎處均轉了三個角度,當其回到初始位置時,總共轉動了多少度呢?以生活化的方式提出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將促使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如此不僅有助于學生探究興趣的激發(fā),且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對實際生活的重大幫助,從而保證了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
四、提問面向全體初中生,增強趣味性和引導性
當前,國內許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容易呈現出這樣一種教學弊端,即無論何時,始終優(yōu)先考慮學優(yōu)生.至于學困生,則缺乏應有的呵護與關愛,這便極易導致班級學生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對此,為切實提升班級的整體學習風氣,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以學優(yōu)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做到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與此同時,教師于課堂中所提問題也應同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并消除學生的厭煩感.
如,當進行“完全平方公式”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各小組嘗試歸納算式左右的規(guī)律,之后再由小組指派代表發(fā)言,如此既能向全體學生提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有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進而保證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
總之,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始終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并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注重提問的藝術性與科學性,如此方有利于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進而促進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葉立軍,陳莉.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2(2):63-66.
[2]梁平.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及其策略的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1.
[3]安國釵.初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9(2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