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艷艷
初中化學教材中廣泛滲透對比實驗的思想,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演示實驗時往往忽略對比思想,通常只在臨近中考進行實驗探究復習時提出對比思想,這對學生掌握化學實驗造成不利影響.鑒于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對比思想,讓學生熟悉對比思想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面對實驗探究胸有成竹,是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對比思想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原
則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對比思想時,教師要明確對比實驗的難易程度.有的對比實驗,不僅過程復雜,而且內容較多,學生難以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因此,教師在應用對比思想前要按照實驗難度劃分實驗內容,在恰當的教學時間開展對比實驗,先易后難,并在應用對比思想時為學生演示基本的對比實驗過程.
二、對比思想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策
略
1.利用對比思想,科學探究物質的化學性質.對初中化學教學而言,主要是針對不同物質相反的性質來應用對比思想的.通過這些物質進行對比實驗產生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在分析、總結中牢記兩者的區(qū)別,科學探究物質的化學性質.例如,在講“鑒別堿性溶液與酸性溶液”時,教師可以利用對比思想開展對比實驗,利用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堿性溶液、酸性溶液,即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分別選擇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作為鑒別實驗試劑,將酚酞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變紅,將酚酞溶液加入稀鹽酸中則不變色;將石蕊溶液加入稀鹽酸中變紅,將石蕊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則變藍.通過對比酸堿指示劑在兩種溶液中不同的化學反應顏色,得出兩種溶液存在的區(qū)別,方便學生區(qū)分,對物質的化學性質進行科學探究.
2.利用對比思想,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初中化學知識繁多、零碎.在剛接觸化學時,學生難以立刻感知新知識.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對比思想,增設對比實驗,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燃燒的條件”時,教師可以設置三組由學生完成的對比實驗:第一組,把分別蘸著水、酒精的小棉花球置于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觀察哪個被點燃;第二組,觀察一小塊煤、一根小木條,哪個更容易被點燃;第三組,點燃兩支相同的蠟燭,一支用透明玻璃杯罩住,一支放在空氣中,比較兩支蠟燭持續(xù)燃燒的時間的長短.通過這三組對比實驗,學生即刻浮現物質燃燒的三個條件,快速得出結論.只是學生剛開始時無法靈活運用該知識.于是教師增設一組化學演示實驗:在事先準備的大燒杯里倒入100℃熱水,并放入一塊白磷,接著在燒杯上方放置一塊長銅片,銅片一端放著白磷,另一端放著紅磷,然后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通過觀察和對比,學生發(fā)現銅片上只有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水里的白磷也不燃燒,紛紛產生疑問.再用導管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燒.這樣,將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對比總結,學生能快速掌握新知識,深刻理解燃燒的條件.
3.利用對比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能力.在初中化學對比實驗中,學生通過探究、比較影響事物的內外部因素,得出正確結論,提高化學素養(yǎng).例如,在講解關于定量認識化學變化的知識時,在歸納質量守恒定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對比思想,引導學生探究對比實驗.實驗1,在敞口試管里加熱銅粉;實驗2,碳酸鈉和鹽酸在敞口錐形瓶里反應;實驗3,混合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學生完成對比實驗,得出結果:實驗1的總質量增大,實驗2的總質量減小,實驗3的總質量不變.學生分析與探討,總結出原因:實驗1總質量增大可能是因為氣體參加反應;實驗2總質量減小可能是因為產生的氣體逸出.于是改進實驗,用橡膠塞堵住實驗1的試管口,用氣球封閉實驗2的瓶口,再實驗,發(fā)現實驗1的總質量不變,但實驗2總質量還是減小.學生再一次討論得出實驗2總質量減小可能是因為氣球膨脹、浮力變大,導致質量變小.再次改進實驗2,在氣球中裝入少量的氫氧化鈉,實驗結束后倒入錐形瓶,吸收實驗生成的二氧化碳,實驗后發(fā)現質量不變.通過對比探究,得出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的結論.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反應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通過不斷設計實驗、嘗試驗證實驗得到結論,培養(yǎng)了學生嚴謹的科學實驗態(tài)度,提高了學生認識、總結化學規(guī)律的積極性.
總之,應用對比思想是學生科學探究化學實驗的一種基本方法,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提高科學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