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玲
【摘要】課程改革的深入,同時也改變著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想法。合作式探究性學習方法,已經(jīng)廣泛地運用在各門課程中,并且效果很可觀。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性并不樂觀,其中仍存在大量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有效策略進行簡要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策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狀態(tài)是被動接受且?guī)в胁磺樵傅母星樯实?。學生的主動性不高,是很難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的。因此,教師應該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以及對語文知識的渴望。教師不能死板地只注重書本上的條條框框,更應該注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和人文素養(yǎng)。
一、小學語文課堂上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上,由于教師的講課方式和手段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課程開展的進度上,相對遲緩,達不到預想的學習效果。首先,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并沒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教學目標模糊,在講課的過程中,常常照本宣科,并不認真地依據(jù)教學目標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學內(nèi)容寬泛,沒有重點,學生在課后不知著重復習哪里。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方面,方法不科學,老套陳舊,一味給學生灌輸書本上的知識,不擴散到課外知識,學生只局限在書本上,不能舉一反三地學到真知識。教師只站在講臺上,保持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俯瞰學生,學生產(chǎn)生敬畏情緒,只能被動地“填鴨式”聽課。因為課程缺乏趣味性,學生很容易陷入疲憊期,然后產(chǎn)生厭煩心理,放棄語文這門課程。最后,教師能夠合理地應用多媒體來授課,是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的。但是如果過多依賴課件和多媒體技術,會徹底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代溝加深,教師和學生之間也無法溝通,無法共同進步。
二、有效策略的研究
(一)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繁多。學生年紀較小,易于被引導。教師不應該把上課當成是一種職責或者工作,而是應該以更輕松的方式來契合學生的想法。比如教師在講到《五彩池》的時候,可以以“有獎問答”的方式來詢問學生,五彩池源于哪里?五彩池有哪些顏色?又為什么稱為五彩池?因為有比賽的推動,學生便會興致勃勃地開始尋找答案。在尋找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專注性,以及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更是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網(wǎng)。學生在比賽中學到知識,往往在結束后,還會興趣盎然,意猶未盡。以此作為一堂課的開始,是很好的拋磚引玉的實例,在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后,在剩下的時間里,學生能夠更好地聽講。
(二)學生應與教師平等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不應該是對立的上下關系,而應該是一種友好的平等的關系。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友情基礎,不要壓迫性地主宰學生。教師可以經(jīng)常組織類似于知識競賽類的益智活動,并將活動的舉辦權交給同學們,教師可以參與討論,并給出合理的意見,如果遇到問題,教師要積極幫忙處理,幫助學生能夠順利地舉辦活動。比如在舉辦詞語接龍的活動時,學生和教師共同參加,共同完成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是友好的競爭關系,而不是階級關系,所以,可以沒有任何隔閡地進行比賽。讓學生產(chǎn)生自己是主人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信心和獨立意識,在以后的學習中才能夠更高效地獲得好成績。
(三)教師應該做好課程內(nèi)容的規(guī)劃
教師備課草率,不負責任,導致學生的語文課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會出現(xiàn)下滑。在備課期間,教師應該有計劃的歸納出重點,哪些是學生應該著重掌握的重點,哪些只要知道個大概內(nèi)容就可以。將小學語文課程內(nèi)容壓縮,精練到幾點,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也會輕松并且節(jié)省時間,教師也可以在剩余的時間,為學生介紹其他的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在講《想飛的烏龜》這一課時,沒必要多介紹無關緊要的情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做不切實際的夢,更不要去大膽地嘗試,不然付出的代價是很慘痛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多找?guī)讉€類似的故事,讓學生分別做出分析和理解,系統(tǒng)地將知識點教給學生,規(guī)范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將知識分散到最大化,而不是散亂地毫無頭緒地一次灌輸。
(四)自主學習和團結合作相結合
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不僅要學會和同學之間共同進步,還要學會自主獨立地學習。教師在講到某一課題時,可以讓同桌之間進行討論,目的是讓學生去領會各自同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思路,取長補短,共同提升自身的能力。需要學生自主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時候,學生也能出色地達成目標,不借助他人的幫助。這種方法的運用要適度,不要有意地側重某一種學習方式,不然學生會養(yǎng)成錯誤的學習習慣,適得其反。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就要盡自己所能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欲望。教師和學生應該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分割的對立面。彼此信任,彼此成長,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黃嘉進.立足課堂 追求有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5).
[2]王桂林.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新課程(上),2016(11).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