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缺血性腦卒中是常見的腦部血管疾病,因腦部血管硬化或破裂而導致中風及腦梗死類疾病,如治療不及時易導致肢體癱瘓、認知功能障礙等后遺癥,該病多發(fā)于5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目前國內(nèi)外針對該病無統(tǒng)一的治療手段,臨床通過口服藥物及認知康復訓練改善老年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1]。西藥治療(他汀類、丁苯酞)是臨床首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藥物,丁苯酞不僅具有改善缺血半暗帶腦組織神經(jīng)細胞的功能,且能有效消除動脈血管壁狹窄及堵塞因素而被廣泛應用,但單一丁苯酞用藥治療療程較長、見效較慢,無法滿足臨床治療需求[2]。中藥的臨床價值逐步得到證實。近期相關文獻報道,脈血康膠囊作為中藥單方制劑,內(nèi)含活性成分具有祛瘀、通脈的功效,已用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3]。本次研究探討脈血康膠囊聯(lián)合丁苯酞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并觀察對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漿溶血磷脂酸(LPa)、纖維蛋白原(Fg)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病人136例。納入標準[4]:所有病人均符合我國心腦血管病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其他腎臟疾??;對研究藥物嚴重過敏反應者;先天性腦功能障礙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觀察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齡55歲~75歲(60.58歲±8.91歲);糖尿病10例,高血壓15例,高脂血癥20例。對照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齡57歲~78歲(61.71歲±10.11歲);糖尿病14例,高血壓18例,高脂血癥17例。兩組性別、年齡、基礎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常規(guī)降壓、降脂、降糖、調(diào)節(jié)飲食、改善微循環(huán)及控制腦水腫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病人給予丁苯酞 (國藥準字H20050299,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每粒0.1 g)0.2 g空腹口服治療,每日3次,每次2粒,持續(xù)治療20 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用脈血康膠囊(國藥準字Z10970056,重慶多普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每粒0.25 g)3粒,每日3次治療,持續(xù)治療14 d。
1.3 檢測指標 對所有病人采集8 h空腹血(3~6) mL,抗凝后離心儲存于-20 ℃環(huán)境中。采集LPa用普通管,F(xiàn)g用3.8%枸櫞酸鈉抗凝管。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BDNF含量,試劑盒均為北京信和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采用全自動化分析儀(濟南格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檢測LPa含量;采用血凝分析儀[方測精密儀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產(chǎn)]檢測Fg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譜結(jié)合熒光檢測法檢測Hcy水平,檢測用試劑盒均為上海博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
觀察兩組病人治療后臨床療效情況。纖維蛋白原(Fg)、血漿黏度、血小板聚集值變化;BDNF、Hcy、LPa水平及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變化;治療后后遺癥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5]根據(jù)NIHSS評分標準判定。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無后遺癥,自理能力完全恢復,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以上;好轉(zhuǎn):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少量后遺癥發(fā)生且自理能力得到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以上;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無任何改變,完全不能自理。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SPSS18.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后BDNF、Hcy、LPa、Fg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BDNF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Hcy、LPa水平及NIHSS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BDNF、Hcy、LPa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s)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病人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水平對比(±s)
2.4 兩組病人治療后后遺癥發(fā)生率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病人后遺癥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后后遺癥發(fā)生率對比 例(%)
我國腦卒中病人發(fā)病率占世界發(fā)病率第一位,且以每年8%的速度快速增長,其快速的增長速度及高致殘率已引起全球多個國家的重視。目前,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認為腦血管硬化、破裂等原因是導致腦卒中的重要因素,腦卒中可分為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臨床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言語障礙、偏癱、頭痛、惡心、意識障礙等,且多數(shù)病人因為治療不及時及預后較差致殘或者死亡,通過治療后多數(shù)病人也發(fā)現(xiàn)癱瘓及意識障礙等問題嚴重影響老年病人正常生活,較難痊愈[6]。缺血性腦卒中可從生理、心理、社交及認知等多方面影響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病人發(fā)病后均出現(xiàn)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及認知功能障礙等癥狀,使得病人生活難以自理,導致老年病人出現(xiàn)抑郁傾向[7]。隨著中醫(yī)的發(fā)展,中醫(yī)學在臨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價值得到認可,脈血康膠囊可為缺血性腦卒中病人疏通脈絡。丁苯酞應用于臨床多年療效尚可。臨床上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等方面的報道較少[8]。本研究著重探討脈血康膠囊聯(lián)合丁苯酞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及對血清BDNF、Hcy、LPa、Fg影響。
中醫(yī)將缺血性腦卒中判定為“中風”類,并認為該病是因氣虛、肝火旺、濕痰及血脈不通暢導致,根據(jù)病理對癥下藥是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途徑[9]。脈血康膠囊是一種水蛭制劑,所含的水蛭素具有祛瘀、通經(jīng)疏絡的功效,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水蛭素是一種特異性凝血酶抑制劑,通過與凝血酶反應阻斷凝血酶與血栓調(diào)節(jié)蛋白的結(jié)合,組織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及血小板等結(jié)合形成血凝塊。葛永春等[10]發(fā)現(xiàn),水蛭素可顯著降低缺血性腦卒中病人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及血液黏稠度,并對進一步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提供依據(jù)。丁苯酞常用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具有減少血管痙攣、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增加血流量等作用。鄭崢等[11]認為丁苯酞可顯著降低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并有效促進神經(jīng)細胞修復,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顯示聯(lián)合用藥對血液流變學水平的改善效果更顯著,且臨床治療效果得到明顯提升。
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是在腦內(nèi)合成的一種蛋白質(zhì),具有修復神經(jīng)損傷、加強記憶等作用,其高表達可對病人的神經(jīng)起到保護作用[12]。纖維蛋白原是存在于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質(zhì),為血液凝固因子之一,F(xiàn)g在人體的含量上升表示腦血管產(chǎn)生危險因素[2]。血漿溶血磷脂酸通過正反饋的作用加快內(nèi)皮細胞損傷及血小板活化,其在人體中含量的變化反映了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13]。血同型半胱氨酸作為一種含硫氨基酸,在健康人體中Hcy會被分解代謝且濃度較低,若患上冠心病、肺栓塞及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時Hcy濃度將升高,因此可通過檢測該標志物濃度變化判斷人體健康[14]。本研究中觀察組病人BDNF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但Hcy、LPa水平及NIHSS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聯(lián)合用藥對改善BDNF、Hcy、LPa水平及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血清BDNF、Hcy、LPa、Fg的水平變化可用于判斷缺血性腦卒中病人病情嚴重程度,為早期正確診斷提供依據(jù)。丁苯酞可顯著改善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認知神經(jīng)恢復,結(jié)合脈血康膠囊治療可促進缺血性腦卒中病人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zhì)量及心理功能健康指數(shù)。
參考文獻:
[1] 徐江華,胡慧,王寧.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87-90.
[2] 萬長明.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老年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34(1):79-82.
[3] 江思思,沈利平,阮恒芳,等.腦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與健康行為的調(diào)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7):849-853.
[4] 孫佳藝,巢寶華,徐新娟,等.中國三甲醫(yī)院高血壓患者腦卒中十年發(fā)病風險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22(10):964-968.
[5] 周小炫,方云華,陳善佳,等.健康調(diào)查簡表和腦卒中影響量表在腦卒中康復臨床中應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29(5):455-459.
[6] 楊正義,萬麗紅,簡麗霞.高血壓患者預防腦卒中阿司匹林服藥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7):867-870.
[7] 劉晶,金香蘭,鄭宏,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12):1361-1365.
[8] 俞迪紅,賴春梅.脈血康膠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動脈溶栓術后凝血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33(12):2988-2990.
[9] 程顏梅.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情況及其機制[J].山東醫(yī)藥,2016,56(28):83-85.
[10] 葛永春,趙合慶,史俊,等.脈血康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的二級預防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6,26(21):83-86.
[11] 鄭崢,陳興泳,程瓊,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療進展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3):322-326.
[12] Sousa CN,Meneses LN,Vasconcelos GS,et al.Reversal of corticosterone-induced BDNF alterations by the natural antioxidant alpha-lipoic acid alone and combined with desvenlafaxine:emphasis on the neurotrophic hypothesis of depression[J].Psychiatry Research,2015,230(2):211-219.
[13] 楊芳,劉倩倩,王麗娟,等.中國人群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部分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40(3):626-632.
[14] Manszewski T,Singh K,Imiolczyk B,et al.An enzyme captured in two conformational states:crystal structure of S-adenosyl-L-homocysteine hydrolase from Bradyrhizobium elkanii[J].Biological Crystallography,2015,71(12):242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