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夕
3月18日,臺灣著名作家李敖辭世,就在外界紛紛悼念之時,他的長女李文發(fā)了7點聲明,表示會打親子關系的訴訟爭取認祖歸宗。其實,這并不是她第一次和李敖的現(xiàn)任太太、家人們之間的關系緊張,就在稍早前,李文就宣布要打親子訴訟,相關證明文件已準備好,而她不過只是為了認祖歸宗,還大方坦承就是要與小媽、同父異母弟弟、妹妹爭財產(chǎn):“我就是不甘心,就算要到5%財產(chǎn)我也開心?!崩畎降氖俏春?,作為李敖的私生女李文就跳出來爭奪財產(chǎn),她和父親李敖到底有著怎么的愛恨情仇呢?
1961年,李敖在大學期間認識了王尚勤。王尚勤被同學們稱為?;ǎ撬心泻⒆有哪恐邢矚g的女孩類型。當時李敖在寫作上的才情已經(jīng)嶄露頭角,一段時間的交往后兩人的情絲暗長。一方面李敖在寫作上有天賦,而另一方面他因為過激的言論成為當局的眼中釘,考慮到李敖被捕的危險,王尚勤決定只身前往美國。臨行前的幾天,兩人依依不舍,偷嘗了禁果。
到達美國之后,王尚勤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她將消息告訴了李敖,李敖建議她打胎,但是由于當?shù)胤刹辉试S打胎,王尚勤不得不生下了李文。不久后,李敖被抓入獄,為了不牽連女兒,李敖讓王尚勤帶著李文到美國四姐家寄居。王尚勤獨自撫養(yǎng)女兒,李敖只能用金錢來彌補對母女的虧欠,負擔起李文的房子,以及在美國讀書的費用。
有一次,李文問媽媽,“其他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的爸爸為什么不和我們住在一起?”王尚勤無語淚流,在思考了片刻之后,她還是向李文介紹起了她的父親,“你的爸爸是臺灣的一個作家,叫李敖,之所以他不來見你,他是有自己的苦衷!”此后,有空時,李文就摩挲起父親的照片,她渴望著見面的那一天。
半年后,李敖被釋放出獄,李文返回臺灣,住在祖母的屋里。之前,李文多么渴望能見到父親,可是和父親在一起之后,她又有太多的難以接受:李敖吃飯沒有禮儀,吃飯要看四張報紙不理旁邊的人,還有他的語言暴力,穿衣土,神經(jīng)病發(fā)作,定時炸彈,沒有耐心,總是穿一樣的褲子,情緒化等。
王尚勤之所以帶著李文回到臺灣,是希望可以和李敖奉子成婚的,可是她很快發(fā)現(xiàn),李敖已經(jīng)移情別戀,和他打得火熱的是一個叫吳海蒂的女孩。眼看著母親被李敖拋棄,幼小的李文怒火中燒,可是她又能怎么樣呢?“既然爸爸已經(jīng)拋棄了我們,我們還是離開臺灣回美國。”盡管王尚勤有太多的不舍,可是她實在不想再呆在傷心之地。
回到美國之后,李文清理了和父親相關的一切物品。一方面,李文極力撇清和李敖的關系,另一面她又通過媒體了解著父親的一些情況:上世紀六十年代,以筆為生計的李敖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職業(yè)后,開始做起了販賣舊家用電器的生意,最困難的時候連李文的學費都支付不起。在李敖陷入人生低谷時,給予他鼓勵與安慰的紅顏知己是小蕾??墒抢畎讲]有和小蕾結婚,取而代之是胡茵夢。只是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3個月就結束了。
王尚勤回到美國之后,為了迅速走出情殤,嫁給了文乃見。開始一段時間,李文從文乃見那里體會到了融融的父愛,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文發(fā)現(xiàn)文乃見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家伙,在王尚勤在家時,他一副善父的形象,可是一旦母親離開,文乃見就對她動手動腳,進行性騷擾?!鞍职?,你為什不來救救我?”李文在給李敖的信件中傷心地寫道,可是信件發(fā)出去之后,卻是石沉大海,“難道父親不要我了嗎?難道他又被抓進了監(jiān)獄了嗎?”直到半個月后,李文終于等到了父親的來信,“這樣的事情你應該告訴你的媽媽,而不是我!”李文痛徹心扉:爸爸不要我了,我不過是他風流快活的累贅。
可是李文又怎么敢把這樣的事情告訴母親呢!直到有一天,王尚勤在李文的筆記中發(fā)現(xiàn)了端倪,她毅然結束了和文乃見的婚姻?!拔奈?,如果我的婚姻是以你受到傷害為前提,我寧愿不要?!眿寢尩脑庥?,讓李文把仇恨集中到了李敖的身上:如果不是他移情別戀,他們一家三口該多幸福啊。
一方面,李文恨父親對自己和母親的無情拋棄,一方面,當她聽到李敖和胡茵夢離婚的消息后,又燃起了一家三口團圓的希望。她瞞著王尚勤給李敖寫了一封信:爸爸,難道你真的不想和我們住在一起嗎?當我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和父母手拉手逛街時,我是那么地羨慕!然而這封信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到李敖的手里。
就在李文期待著父親的回復時,她在報紙上看到了讓她心碎的消息:1983年,李敖認識了還是學生的王小屯,只是一個背影就讓李敖發(fā)誓“一定把她追到手”。由于李敖比王小屯大30歲,因此王小屯的家人堅決反對。最后終因王小屯“非李敖不嫁”,家人才不得不同意。1988年6月,二人舉行了婚禮。1992年8月,他們的兒子李戡出生。1994年冬天,女兒李諶也來到人世。
有一次,李文在報紙上看到李敖抱著李戡溫馨的照片,她淚流滿面,在她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這樣抱過她。李文向母親抱怨父親過去對她的不管不問,她甚至有到臺灣責問李敖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她從小就失去了父愛。王尚勤安慰李文:李敖也不容易,你就不要跑到臺灣興師問罪了,這樣會讓他的家庭曝光在輿論的漩渦中。母親的退讓更讓李文把恨發(fā)泄到了李敖身上。
“是自己的就一定要爭取回來!”在李文看來,母親是臺灣人,李敖也是臺灣人,雖然她出生在美國擁有美國的國籍,可是依然流淌的是臺灣人的血液。于是她給李敖寫信希望可以解決戶口的問題,可是李敖卻拒絕了她:“別人都希望獲得美國的國籍,可你卻希望到臺灣來?!逼鋵?,李敖拒絕李文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從小就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李文脾氣不好,他擔心她和小媽、弟妹產(chǎn)生沖突。為了彌補李文的缺憾,李敖就給她錢買跑車??墒抢钗男枰牟皇清X,她渴望的是能在父親的身邊,得到父愛。
李文等待著和父親相聚的機會,可是卻等來了壞消息:王小屯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表示李戡是李家第一個博士。當李文從網(wǎng)絡上看到這樣的新聞時,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她作為李家的第一個博士,卻被王小屯排除在外,她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道:我也是博士,她的這句話對我不尊重,根本是沒有把我這個李家長女放在眼里。
在隨后的一次接受采訪時,當記者詢問王小屯認不認識李文時,王小屯回答:“我不知道你指的是哪個李文?”李文怒火中燒,可是她只能抑住怒火,因為她在臺灣所有有關機構的檔案文件中都沒有她和父親的關系登記。
2001年,李文的奶奶在臺灣病危,李敖緊急召回了在美國念書的李文,在飛機上,李文準備了太多想和父親說的話,可是見面之后她又不知道說什么好,就在四目相接時,她在父親的頭上看到了絲絲白發(fā)。隨后幾天,李敖和李文有了幾次推心置腹的談話,從把她們母女她拋棄在美國,到這些年的不管不問,到“我唯一能做的是在金錢上彌補,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從李敖的欲言就止中,李文第一次體會到了父親的無奈,他希望用這種時間和空間上的分隔,讓她和他現(xiàn)在的家庭盡可能的少有交集,父親李敖作為名人,他有太多的顧忌需要考慮。
2005年,李敖到北京演講,突然生病住進了醫(yī)院,因打類固醇臉面腫大得厲害,愛面子的李敖不想見人。當時李文已經(jīng)定居在北京,知道情況后她第一時間研究了美國醫(yī)療資料,找到了5種可醫(yī)治李敖病癥的藥。
在醫(yī)院里,李文和父親再次見面,4年的不見,李文壓抑了太多的話,她告訴父親這幾年在北京定居的生活,她生活得很好,父親不要牽掛。李敖突然淚流滿面。
父親的身體狀況,讓李文做出了一個決定:回臺灣定居,自己已經(jīng)錯過了和父親在一起的這么多時間,她要在父親剩下的時間好好陪伴他??墒钱斃钗陌堰@一決定告訴李敖時,李敖卻拒絕了她的好意:“我們最好別再見面,你知道我現(xiàn)在的家庭……”李文倔強地說:“即使我們不再見面,我也會回到臺灣定居,至少我們心靈上的距離會近一些?!?/p>
回到臺灣之后,李文沒有主動去見父親,她通過新聞了解父親的近況,李敖住院了,她托二姑捎去從美國弄來的藥,李敖每次的回話都不多,除了謝謝就是我會按時吃藥的。
2015年春節(jié)時,李文受邀為春節(jié)特刊《致父母》撰文,回憶了父親對她的影響,“我最不喜歡被貼的標簽,就是李敖的女兒。我希望別人對我的稱呼是:李文博士、英語教授、作家、禮儀專家、演講人、嘉賓主持人、維權者、監(jiān)督人、形象顧問、購物專家、名媛,以及城市不文明現(xiàn)象批評者……”表面上,李文極力想撇清她和李敖的關系,可是沒有人知道這是她對親情回歸的渴望。
都說知女莫如父,在一次采訪時,李敖第一次聊起了李文,講述了這幾十年對他們母女的不管不問。從新聞視頻上,看到父親顫顫巍巍地說出這段話時,李文第一次感動得落淚:在父親的內心深處是有自己和母親位置的。
2017年4月李敖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說,“假如死的話,絕對會很快樂地死掉”,隨后他公開了一封親筆信,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在李文看來,其中的家人自然包括她和母親,可是讓她失望的是,父親最后并沒有邀請自己和母親。她只好給李敖的郵箱中發(fā)了一封長信,一天后她收到了回信,回信很短:謝謝女兒,我想我們的下次見面要在天國了。
2018年3月18日李敖辭世,王小屯沒有通知李文,這讓李文很窩火,她隨后發(fā)7點聲明,表示會打親子關系訴訟,爭取歸宗李家定位。在親子訴訟的同時,李文也向后媽、弟妹喊話,要求看遺囑“至少我要知道爸爸要給我小文多少錢”“對于要打親子訴訟,我最重要的是求身份認同,我希望能看到遺囑,我有權知道爸爸未來安放骨灰的地點,同時我要知道爸爸要給我多少錢,如果是0,那我就要吵?!睂τ谧约旱纳矸輪栴},李文表示,自己會去臺北地方法院提出“親子鑒定”,還自己一個李家的位置。
有網(wǎng)友認為李敖才病逝,還沒安葬,李文就說出這種話,感覺很沒有人情味。其實李文接受西方很多文化教育,性格開放,她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意愿,也不是立馬就打官司。她是不是真的要維權,還得靜觀其變。
編輯鄭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