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遠 邱兆森 申翔
摘要:軟巖隧道在高地應力下,極易產生大變形,通過采取短臺階初支快速成環(huán)工藝,加強過程工藝控制,配合其它強化措施,能有效控制了圍巖變形,保證施工安全、有序。
關鍵詞:軟巖大變形;短臺階;初支快速成環(huán)
軟巖隧道在高地應力下環(huán)境下,施工中極易產生大變形,造成初支混凝土開裂、掉塊,拱頂掉塊坍塌等,存在極大安全隱患。針對軟巖大變形地質特征的復雜性以及大變形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圍巖量測數據分析,研究大變形成因機理,制定了短臺階快成環(huán)施工工藝。
1短臺階快速成環(huán)法概述
短臺階法是以三臺階法為基本模式,共分三個臺階,六個步驟,所謂三臺階即上、中、下臺階,六個步驟分別為上臺階、中臺階左側、中臺階右側、下臺階
左側、下臺階右側及仰拱。短臺階法施工,上臺階長度控制在5m以內,初支封閉成環(huán)距離掌子面控制在18m以內。各部位的開挖與支護沿隧道縱向錯開,平行推進。
2施工工藝
上臺階開挖完成后,滯后5m后開始第二臺階左、右部開挖及支護,形成左、右兩側開挖及支護相互交叉的情形;同樣方法開挖第三臺階。
⑴開挖上臺階即采用機械開挖附圖中①部,縱向開挖進尺每循環(huán)一榀0.6m。開挖高度控制點,從上臺階拱腳至拱頂中心開挖高度為4.5m;施做①部上臺階周邊的一次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鋪設鋼筋網,架立HW200鋼架(距離每節(jié)鋼架端頭20cm處,均各打設2根鎖腳錨桿,利用邊墻的φ32自進式長錨桿),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后鉆設φ32自進式長錨桿及φ42徑向注漿管;施做下一循環(huán)超前支護(Φ89超前大管棚加大插角Φ42小導管,超前大管棚與小導管交錯布置,每環(huán)各38根)。
⑵開挖中臺階左側即開挖附圖中②部。中臺階開挖進尺每循環(huán)不大于3榀(1.8m),開挖高度為4m;施做②部邊墻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鋪設鋼筋網,架立雙層HW200鋼架(距離鋼架墻腳以上30cm高度處,緊貼鋼架兩側邊沿按下傾角30度打設φ42鎖腳錨管),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后鉆設長錨桿。
⑶開挖中臺階右側即開挖附圖中③部。開挖進尺每循環(huán)不大于3榀(1.8m),開挖高度為4m;施做③部邊墻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鋪設鋼筋網,架立雙層HW200鋼架(距離鋼架墻腳以上30cm高度處,緊貼鋼架兩側邊沿按下傾角30度打設φ42鎖腳錨管),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后鉆設長錨桿。
⑷開挖下臺階左側即開挖附圖中④部。中臺階開挖進尺每循環(huán)不大于3榀(1.8m),開挖高度為3m;施做④部邊墻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鋪設鋼筋網,架立雙層HW200鋼架(距離鋼架墻腳以上30cm高度處,緊貼鋼架兩側邊沿按下傾角30度打設φ42鎖腳錨管),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后鉆設長錨桿。
⑸開挖下臺階右側即開挖附圖中⑤部。開挖進尺每循環(huán)不大于3榀(1.8m),開挖高度為3m;施做⑤部邊墻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鋪設鋼筋網,架立雙層HW200鋼架(距離鋼架墻腳以上30cm高度處,緊貼鋼架兩側邊沿按下傾角30度打設φ42鎖腳錨管),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后鉆設長錨桿。
⑹開挖隧底即開挖附圖中⑥部,每循環(huán)開挖進尺不得大于2.4m,開挖高度3.4m,開挖后及時施作仰拱初期支護,使初支盡早地封閉成環(huán)。
⑺待在一次支護封閉成環(huán)后施做二次支護,當累計變形值約為預留變形量的50%~80%(15cm~24cm),且變形趨于收斂時,施做二次支護;當一支變形未達到預留變形量的50%(15cm),且已經收斂,可不施做二支,二支空間采用二襯同級混凝土回填,后續(xù)段落可考慮降低變形等級;當變形發(fā)展較快,且無收斂跡象,或出現一支護噴砼剝落嚴重,鋼架扭曲嚴重,影響施工安全時,及時聯系四方現場核實,確定一支補強措施。
⑻初支封閉成環(huán)達到18m時,滯后⑥部一段距離后(距離仰拱初支封閉端頭6米),灌注Ⅶ部仰拱及矮邊墻,仰拱分段長度為6m。
⑼灌注仰拱填充至設計厚度。
⑽施工防排水;一次性灌注Ⅷ部(拱檣)襯砌。
2.1開挖進尺控制
⑴嚴重大變形段地質較差,開挖后圍巖自穩(wěn)能力差,因此要嚴格控制開挖進尺。遇到軟弱圍巖時,上臺階每循環(huán)開挖進尺得大于1榀鋼架間距(0.6m),下臺階每循環(huán)開挖進尺得大于3榀鋼架間距(1.8m),仰拱每循環(huán)開挖進尺得大于3m,開挖后及時進行噴錨網支護。
⑵施工過程中的工序銜接
施工過程中上臺階始終是施工的重點,上臺階的圍巖好壞直接決定著上臺階的開挖進尺,上臺階的開挖進尺又直接決定著下臺階的開挖進尺。因此施工過程中要集中力量進行上臺階的開挖,抓好工序循環(huán)。上臺階的距離控制在5m之內,中下臺階的距離控制在10m之內,下臺階要及時跟進,把仰拱端頭到掌子面安全步距控制在18m之內。不僅有利于加快工程進度,而且盡早的封閉成環(huán)最大程度的保證施工安全。
2.2仰拱初支及時跟進
嚴重大變形地段地質情況較為復雜,因此仰拱初支要及時跟進,快速成環(huán),仰拱距掌子面的距離要控制在18m左右。
仰拱初支開挖時一次開挖5榀鋼架間距(3m),開挖后及時支護封閉成環(huán),然后再向前開挖。開挖2個循環(huán)之后,施做仰拱及填充混凝土。
3大變形控制效果
通過推進短臺階快速成環(huán)工法,初支成環(huán)由之前的35~50天縮短至20~25天,大大縮短圍巖時間效應,根據現場監(jiān)控量測數據顯示,某斷面累計拱頂沉降為79.4mm,累計上臺階周邊收斂為61.3mm,累計下臺階周邊收斂為81.9mm,變形得到有效控制,實踐證明,采用短臺階縮短初支封閉成環(huán)時間對于控制圍巖大變形,具有明顯的效果。
4結束語
短臺階快速封閉成環(huán)施工工藝對控制軟巖大變形非常有效,但現場施作干擾較大,施工進度緩慢,仍需要不斷摸索,加強熟練程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廣明.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隧道施工技術[J].現代隧道技術,2012,49(4).
(作者單位: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