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陳潔
摘 要:當前,我國新一輪課改工作已進入全面落實階段,新課改核心緊緊圍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展開。教職人員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對教學策略進行優(yōu)化,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中科學是初中生學好理、化的基礎,起到良好的銜接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展開初中科學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便成為廣大初中科學教職人員需要認真研討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科學;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57-01
0
引言
伴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化與推行,教育機構愈來愈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初中階段的科學科目是一門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學科。對初中科學教學策略進行優(yōu)化調整,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致的激發(fā)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精神,進而實現(xiàn)科學素養(yǎng)全面提升的教學目的。
一、當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教職人員并未真正意識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雖然教職人員也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但未真正的將理論知識科學的運用到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較少,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些教職人員依舊采用以往的講課模式,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學氛圍較為低沉,學生學習興致低。要想改變這種狀態(tài),科學教職人員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進行教學策略優(yōu)化改革,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科學探究學習習慣。
(二)學生自身自學能力的缺失
首先,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無法捉住學習重點;其次,學習方法上存在較大的誤區(qū),缺乏相對應的教學指導,致使有些學生雖然學習用功,但收獲不大;最后,學生對科學課程興致不高,因為學生對科學學習興致不高,致使其缺乏自主探究動力,在課堂上出現(xiàn)瞌睡、分神的現(xiàn)象。
(三)學生課堂主體位置為真正凸顯
初中科學教職人員并未真正“放權”于學生,學生自主參與課堂討論、實踐的機會較少。教職人員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未能及時與學生溝通,教學計劃較為呆板,學生主動性得不到有效激發(fā)。
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教職人員對自主學習教學觀念的轉變
初中科學教職人員應意識到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職人員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根據(jù)學生興趣特點,科學的進行課件設計。在溝通過程中,努力營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只有平等和諧,教學計劃才能更好的展開,學生主體地位才能更好的凸顯。與此同時,科學教職人員也應不斷夯實自己,及時學習新興教學理念,并實時進行教學計劃優(yōu)化調整,提升學生主體地位。
(二)轉換課堂角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以往的科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對教職人員存有依賴心理,通常教職人員布置任務,學生才進行探究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要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師生間進行角色互換,主動賦權于學生,鼓勵學生當“老師”,幫助同學進行疑惑講解。此外,為鼓勵學生科學學習熱情,營建良好的科學探究氛圍,教職人員應放下身段,主動靠近學生,與學生做朋友,共同探討科學問題。只有師生間關系密切,學生才能大膽的提出問題,更熱愛學習、探究。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便會不知覺的養(yǎng)成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良好習慣。譬如:在進行“酸堿反應”教學時,為驗證酸堿指示劑是否被反應掉,教職人員提前準備好實驗器材、化學藥劑,并提出疑問,請求學生進行解答。學生滿懷興致的進行討論,設計實驗計劃,親自進行實驗操作,解答教職人員的疑惑。通過角色互換,教職人員設置問題,學生解答,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基礎知識的掌握。
(三)自主學習方法引導
(1)教職人員在進行科學課材設計時,應根據(jù)學生特點,合理地進行設計,應材施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在知識掌握快慢上是存有一定差異的,通過實行分層教學,科學的引導,有助于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學生在感受到收獲的喜悅后,便會自主的進行科學探究。
(2)教職人員可設置科學學習討論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并積極引導學生借鑒他人學習方法。教職人員要告誡學生,在學習他人學習方法時,不能機械搬弄,務必結合自身學習特點,探究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習慣。
(四)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
(1)科學運用合作探究教學。
初中科學教職人員應捉住初中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探究欲強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合作探究,拓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潛能。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互相交流、提醒,分享心得體會,有利于科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譬如:在進行“并聯(lián)線路的特點”講解時,通過將學生進行分組,優(yōu)秀生與后進生交叉分布,有利于學生間的互補;學生通過探討、分析、設置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得出結論,學生都通過互相合作,探究并聯(lián)線路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致的激發(fā)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將科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
教職人員可將科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切點,進行教學情景設置。將生活與科學相關聯(lián),不但為學生搭建了展示生活經驗的舞臺,而且還架起來生活與科學的“橋梁”。譬如:“紙鍋燒水”現(xiàn)象講解,學生非常感興趣,學生紛紛折疊紙鍋進行實驗,學生通過實際實驗得到水的沸點知識和物體燃燒條件。將科學內容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科學興趣的激發(fā)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教職人員應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與學生溝通,根據(jù)學生特點,設置教學計劃,實時進行教學策略優(yōu)化調整,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王靜霞.初中科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教學,2013(01):31-33.
[2]楊青云.初中科學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