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祥
摘 要:聽說讀寫是語文課堂訓(xùn)練的抓手,其實數(shù)學課堂也是以此為抓手來展開課堂教學的。聽,作為教學活動展開的抓手,被放在各項基本能力之首,卻往往為很多老師忽視。老師一言堂的灌輸式課堂已被時代淘汰,你說,我說大家說的,沒有主心骨式的課堂,看似熱鬧,實則毫無教學價值,也違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原則。那么我們需要如何改變教學的切入口,改“說”為“聽”呢?本文認為,只有通過教師的傾聽,把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引導(dǎo)學生說教學的重點處,課堂的精彩處和教學中的不明白之處,才能獲得真正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洗耳恭聽;突出重點;捕捉精彩;掃除誤區(qū)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7-054-1
美國通用公司前總裁卡耐基曾經(jīng)說過這么一句話:“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弊鳛橐粋€小學教育者,我們不光要會滔滔不絕的向?qū)W生講授知識點,更要善于傾聽花開的聲音,把課堂陣地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把更多寶貴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做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掌舵者。但聽之有道,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談?wù)勔韵滦牡谩?/p>
一、洗耳恭聽,突出教學重點
案例: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內(nèi)容時,我出示練習題“一個玩具8元,可以怎么付錢?”
生1:直接付一張8元就行了?(全班一片嘩然)
生2:錯了,沒有8元的人民幣。
生1:怎么不造一個8元的人民幣,這樣不就很方便了嗎?(針對這一問題,所有學生都進入了沉思,看向我。)
師:不如讓銀行把3元,4元,7元等100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都印全了,不是更好?
生3:不好,那么多人民幣記起來多不方便。
師:是啊,多不方便,思考下,銀行選擇印發(fā)1元,2元,5元的人民幣有什么道理嗎?
生4:可以用這些人民幣拼出其他價格。1+2=3元……
生5:……
師:是啊,用1,2,5三個數(shù)能方便的加出10以內(nèi)的所有數(shù)。再想想以角作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
生6:1角,2角,5角,也能相加拼出其他的價格。
師:那整十元的人民幣呢?
生7:有10元,20元,50元,還有100元。也能加出各種價格。
師:有道理,今天又學到了非常寶貴的知識。
課上,我沒有打斷孩子看似天馬行空的回答,而是認真傾聽,鼓勵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想法大膽說,踴躍說,主動說,提高他們數(shù)學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拓展數(shù)學學習的空間,使學習在學生的說中,教師的聽中得到升華。在學生表達的關(guān)鍵處,與教學的重點的連接處,進行追問,四兩撥千斤,為學生鋪設(shè)跳板,讓問題從書本中來,到學生中去,再讓問題由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步步深入,水到渠成的突出教學重點。讓知識的累積在不經(jīng)意中呈螺旋上升。這種你來他往,教師在關(guān)鍵處的點播的討論式的學習課堂氛圍活躍,能有效的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達欲望,老師猶如放風箏者,任風箏自由飛翔,“線”始終在手,收放自如中,一步步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的重點在一次次的追問中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腦海里。洗耳恭聽方能有效干預(yù)教學走向,落實教學的重點。
二、洗耳恭聽,捕捉教學精彩
案例:比如教師在教學“乘法分配律的應(yīng)用”中在練習“25×48”一題時,說了一句:“25×(40+8),計算很簡便。”馬上就有學生說:“把25×48看成25×4×12不是更簡單了嗎?”當場教師高興地表揚了他,并且對大家說:“教學相長,他想的比老師的好,老師應(yīng)該向他學習。”
這一教育契機的捕捉,盤活了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受到了很好的啟發(fā),思維的深度,廣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孩子們因為表揚,激起了思維的火花,豎起小耳朵,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課堂中教師成為一個掌舵者,孩子們在彼此的發(fā)言中,質(zhì)疑、反駁、爭論,總結(jié),解決了一個個的知識點。教師傾聽他們的表達,在偏頗處指正,給孩子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震撼,給他們樹立傾聽的榜樣,讓他們體驗傾聽的價值。沒有學會傾聽的教師,就沒有學會傾聽的學生,要想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懂得傾聽學生。除此之外,再也無法找到其它更好的辦法了。課堂中,給孩子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表達的機會,老師多一點傾聽的耐心,少一點一廂情愿的灌輸,每個人的課堂都會迸射出不一樣的精彩。
三、洗耳恭聽,掃除教學誤區(qū)
案例:教師在教學《商不變規(guī)律》時,學生在選擇信息后,通過猜想、驗證得出: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擴大或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商不變。這時有一學生提出:“老師,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規(guī)律不對,24÷5=4……4、(24×2)÷(5×2)=4……8,這兩個式子就不相等,所以24÷5≠(24×2)÷(5×2)”。
學生一個人的問題質(zhì)疑了教師和另外同學,學生們的興趣更濃了,竟提出這么一個驚人的問題。這時,學生就會通過小組合作,不斷交流,不斷提煉,不斷展現(xiàn)自己。從中學生不但學會了“猜想——驗證”的探究方法,而且還會擁有一種“心中悟出始知深”的感覺。教師通過傾聽抓住了課堂生成資源,學生通過傾聽走出了學習的誤區(qū),習得了學習的方法,一箭雙雕,事半功倍,如此教學,我們何樂不為呢。
數(shù)學是理性的課堂,就注定了他的枯燥,但是我們老師可以利用傾聽,給孩子搭建一個表達的平臺,讓原本的“傾聽者”——學生,變成探索者,表達者,讓他們成為課堂中的主角,資源的生成者,讓原本的表達者——教師,成為課堂的“傾聽者”,關(guān)節(jié)的點播者。讓學生思維時刻處于運轉(zhuǎn)狀態(tài),你一言我一語,帶動全班投入到數(shù)學思維的頭腦風暴中,讓枯燥變得燥熱。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說:上天賜人以兩耳兩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寥寥數(shù)語,形象而深刻地說明了“聽”的重要性。教師如何成為“聽風者”,既關(guān)系到教學的效率,又關(guān)系到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跋炊牎崩響?yīng)成為教師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成為教學中的基本指導(dǎo)思想,并落實到每一堂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