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曉靜
摘 要:物理課程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關鍵作用。概念是學科基礎,也是教學重難點,文章探究優(yōu)化概念教學的策略和概念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途徑:概念提要、明確目標;結合實際、突出難點;方法指導、深化理解。
關鍵詞: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教學策略;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4-0054-01
物理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離不開理論支撐,高中階段的理論學習主要以概念為主,學生只有夯實了這一基礎,才能具備思考探究的條件,靈活解決問題。實際教學中,學生在構建物理概念時候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容易陷入理解誤區(qū),產生混淆問題,無法抓住本質深化理解。對此,教師要結合學情,緊扣教材,深入鉆研,嘗試創(chuàng)新教法,優(yōu)化概念教學,活化講解與引導,幫助學生扎實掌握。
一、 優(yōu)化概念教學的策略
(1)鉆研課標,緊扣教材。中學物理課程標準是物理教材編寫的依據,要格外重視,將其看作理論指導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充分發(fā)揮前者的規(guī)范、指導作用。清楚課標內容后,就要鉆研教材,明確概念要點,注重講解的啟發(fā)性,引導學生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的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習題,促進其運用訓練,加以深化。
(2)注重引入,揭示本質。概念的“引入”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思維的激活起關鍵作用,能幫助其明確目標,清楚了解概念學習的目的與如何運用。之后,就要圍繞概念本質展開探究,挖掘事物的個別屬性與本質屬性,以此促進理解、吸收。
(3)厘清關系,鞏固消化。概念教學中,經常會有相似的概念,相互之間存在聯系,容易混淆,為了幫助學生分辨,要采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其探究、區(qū)別。以“電勢和電勢能”為例,電勢的大小是通過電場中的電荷所具有的電勢能大小來體現,因此在比較時要側重“反映的物理現象不同”和“決定它們大小的因素”展開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其在原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及時查漏補缺,鞏固認知,促進概念的消化、吸收。
(4)聯系實際,深化理解。學習概念之初,學生缺乏相關的認知經驗,難以完全消化,在記憶部分存在問題。對此,就可聯系實際,借助生活問題引導運用,加強學生認知體驗,嘗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以此加深印象,形成較完全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調控問題難度,注重層次,盡可能地從教材出發(fā),幫助其夯實基礎,充分理解,優(yōu)化教學。
二、 概念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途徑
(1)概念提要,明確目標。關于“速度”的概念,學生在初中就已經接觸過,當時簡單理解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進入高中以后,這一概念被拓展,分為“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而且涉及的運動不再是單一的勻速直線,增加了曲線運動,在這一過程中著重強調速度的瞬時性和矢量性。因此,教學時要抓住這些區(qū)別,引導學生重新定義速度: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和時間的比值,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段位移和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為運動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物體在某一時刻附近無限小的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稱為物體在該時刻的即時速度。由此,學生就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得到拓展,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其本質,了解到高中教材中提及的速度大多是“即時速度”,問題探究要從速度瞬時性出發(fā),在弄清它是表示物體在哪一瞬時的速度再展開探究。
(2)結合實際,突出難點。“速度”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概念,對于學生后續(xù)探究有重要意義,教師對其講解要細致、到位,確保學生理解、掌握。就概念本身來講,其存在重難點,重點在于理解變速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也就是即時速度的概念。難點在于建立即時速度的概念以及對速度矢量性的理解。在講解時,教師可以引入大量生活實例,從“平均速度”與“即時速度”的概念入手。比如,舉生活中物體變速直線運動的例子,強調“物體在做變速運動時,快慢是不斷變化的”這一點,并且模擬小車下坡,證明其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學生意識到“平均速度只能描述變速運動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在此基礎上提問:“如果要精確表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快慢,應使用哪一物理量?”由此引入“即時速度”的概念,并展開講解。
(3)方法指導,深化理解?;趯W生已有認知,在平均速度的基礎上掌握瞬時速度,就可參照教材采取“取極限”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當所取的時間間隔越來越小,即趨近于零時,相應的平均速度就趨近于某一個固定數值,這個數值趨近于零時平均速度的極限值,即運動物體在該時刻的即時速度。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可以引入實例,讓其對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進行區(qū)分,在辨析中理解,通過計算得出結論:所取的時間越小,相應的平均速度就越趨近于某一固定的值。由此,學生便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初步建立即時速度的概念。
三、結束語
總之,概念教學的優(yōu)化是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幫助學生厘清知識要點,夯實理論學習,還能加深其對學科的理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在不斷地深入、探究中提升學科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乃辛.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有效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5(02).
[2]孟擁軍.深度教學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