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鄧美霞 張曉紅 趙鐵 羅茜 趙飛駿 尹衛(wèi)國
421001湖南衡陽,南華大學病原生物研究所 特殊病原體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劉文、鄧美霞、張曉紅、趙鐵、羅茜、趙飛駿);汕頭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粵北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尹衛(wèi)國)
梅毒的診斷目前主要依靠血清學診斷[1]。以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Tp)外膜蛋白和鞭毛蛋白為基礎(chǔ)的酶聯(lián)免疫法和化學發(fā)光法因其客觀、準確、耗時短,易于自動化和數(shù)字化等優(yōu)勢[2],在梅毒血清學診斷中得到了一定的應(yīng)用。代表性的診斷抗原包括 TPN15(Tp1071)、TPN17(Tp0435)、TPN47(Tp0574)、TPN44.5(TmpA,Tp0768)和Tp0663等膜脂蛋白[3-4],以及鞭毛蛋白 FlaB1、FlaB2 和FlaB3[5]。目前特異性血清學方法尚不能用于評價梅毒的療效[1]。臨床以非Tp為基礎(chǔ)的血清學試驗,如快速血漿反應(yīng)素環(huán)狀卡片試驗(RPR)和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等,主要用于梅毒的判愈實驗,但假陽性率較高。本課題組在前期動物實驗篩選Tp體內(nèi)誘生抗原過程中,發(fā)現(xiàn)Tp0462可能具有體內(nèi)誘生抗原的特點,并與Tp感染新西蘭兔血清和臨床梅毒患者血清標本有較好的反應(yīng)性。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們構(gòu)建重組蛋白Tp0462,鑒定其是否為體內(nèi)誘生抗原,同時建立間接ELISA法,以臨床患者血清標本進行Tp0462血清學診斷的評價,為尋求新的梅毒血清學診斷方法奠定基礎(chǔ)。
1.實驗動物:新西蘭兔(SYXK湘2010-0006)由南華大學醫(yī)學科學研究中心實驗動物部提供并飼養(yǎng),飼養(yǎng)室溫18~20℃,飼料和飲用水無抗生素。
2.菌株和質(zhì)粒:Tp Nichols標準株由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醫(yī)院檢驗科顧偉鳴主任和廈門大學中山醫(yī)院檢驗科楊天賜主任惠贈,并由南華大學醫(yī)學院病原生物研究所成功傳代保存。E.coli Rosetta(DE3)株、重組質(zhì)粒pET43.1a(+)/Tp92由本研究所成功構(gòu)建并保存。
3.主要試劑:Qiagen基因組提取試劑盒(德國Qiagen公司),Toxin EraserTM內(nèi)毒素去除試劑盒(美國GenScript公司),二喹啉甲酸(BCA)微量蛋白試劑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Ninety sixwell ELISA plates(美國Costar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山羊抗人/兔IgG二抗(美國Invitrogen公司),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梅毒初篩ELISA試劑盒(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RPR檢測試劑盒(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標本來源:336份血清標本來自于廣東省粵北市人民醫(yī)院和清遠市人民醫(yī)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的336例住院患者,男122例(36.3%),年齡0~92歲(中位數(shù)為51.5歲);女214例(63.7%),年齡0~80歲(中位數(shù)為34.5歲)。其中梅毒血清檢測陽性168例,由臨床醫(yī)生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及性接觸史確診為梅毒,包含一期梅毒36例,二期梅毒41例,三期梅毒12例,胎傳梅毒4例,隱性梅毒75例。梅毒血清檢測陰性168例,包括孕婦49例,體檢51例,鉤體病5例,EBV感染25例,風濕病28例,傷寒10例。受檢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過廣東省粵北市人民醫(yī)院和清遠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Tp Nichols株全基因組的提?。焊鶕?jù)Qiagen基因組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流程提取Tp全基因組DNA模板。
2.Tp0462重組蛋白的克隆表達、純化及鑒定:從 GenBank(http://www.ncbi.nlm.nhi.gov/)中 獲 取Tp0462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6.0軟件,結(jié)合pET30a(+)酶切位點圖譜設(shè)計引物,引入酶切位點和保護性堿基分別如下,P1:5′CGCGGATCCGTGCG CCGCATAGTCTGT3′(BamHI);P2:5′CCGCTCGAG TCAGTGTTGCCCGTTTTTGA3′(XhoI)。以提取的Tp Nichols株DNA為模板,P1和P2為引物,PCR擴增Tp0462,克隆構(gòu)建重組質(zhì)粒pET30a(+)-Tp0462,轉(zhuǎn)化至表達菌E.coli Rosetta(DE3),挑選陽性克隆在含50 mg/L卡那霉素的LB培養(yǎng)基上37℃培養(yǎng)過夜,次日取培養(yǎng)物1∶100轉(zhuǎn)種至其吸光度(A600)=0.6,20℃條件下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終濃度為0.5 mmol/L)誘導培養(yǎng)4 h。離心收集菌體,超聲波破碎菌體后分別收集上清液和沉淀,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電泳分析表達結(jié)果。大量誘導表達重組蛋白,鎳-次氮基三乙酸(Ni-NTA)親和層析柱純化表達產(chǎn)物,Western印跡法鑒定重組蛋白的抗原特異性,BCA試劑盒測定蛋白濃度,純化蛋白用于后續(xù)ELISA實驗。
3.體內(nèi)誘生抗原Tp0462蛋白的鑒定:18只新西蘭兔按體重大小編號并用分層隨機法分為活Tp接種組、紫外線照射法滅活Tp接種組、未接種對照組,每組6只,接種途徑為睪丸接種。睪丸出現(xiàn)紅腫及TPPA和RPR試驗均陽性判定活Tp接種成功。接種后8周內(nèi)每隔1周兔耳緣靜脈抽血1 ml分離血清備用。將10 mg/L純化重組蛋白Tp0462包被ELISA板,3 mg/L外膜蛋白Tp92包被ELISA板作對照,5%脫脂牛奶4℃孵育過夜,含吐溫20的磷酸鹽緩沖液(PBS-T)洗板3次,每孔分別加入100 μl 1∶200稀釋的各組兔血清37℃孵育2 h。PBS-T洗滌5次,加入HRP標記山羊抗兔IgG二抗(5%脫脂牛奶稀釋至1∶10 000)37℃反應(yīng)30 min。PBS-T洗滌5次后加入四甲基聯(lián)苯胺(TMB)顯色,20 min后加終止液(2 mol/L H2SO4)。Multiskan MK3全自動酶標儀讀取A450值,每個樣本復測3次。
4.建立Tp0462-ELISA并與其他梅毒血清診斷試驗進行比較:以10 mg/LTp0462蛋白包被ELISA 96孔板,5%脫脂牛奶4℃封閉24 h,PBS-T洗板3次。336份血清樣本為一抗(1∶100,以5%脫脂牛奶稀釋),每孔100 μl,于37 ℃孵育1 h,PBS-T洗板5次。HRP標記的山羊抗人IgG抗體為二抗(1∶10000),每孔100 μl,37 ℃孵育30 min,PBS-T洗板5次。37℃TMB顯色20 min,加終止液,在全自動酶標檢測儀上讀取A450值。同時對這336份血清分別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書進行TPPA試驗、珠海麗珠梅毒初篩ELISA試驗和RPR檢測。所有樣本重復測定3次,取平均值。
5.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Tp0462體內(nèi)誘生抗原性質(zhì)鑒定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兩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Tp0462-ELISA與TPPA、麗珠梅毒初篩ELISA試劑盒及RPR試劑盒的診斷評價比較,采用診斷試驗的四格表法分析;Tp0462-ELISAA450值與RPR滴度的相關(guān)性采用Spearman秩相關(guā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重組質(zhì)粒Tp0462-pET30a(+)在E.coli Rosetta(DE3)的表達條件:當37℃增菌至細菌生長對數(shù)期時,重組蛋白Tp0462表達最佳條件為0.5 mmol/L IPTG,20℃,180 rpm搖床誘導培養(yǎng)4 h(圖1泳道5)。用封閉液稀釋血清為一抗,采用Western印跡法鑒定重組蛋白,Tp0462僅與梅毒陽性血清反應(yīng),與陰性血清不反應(yīng)(圖2)。大量誘導表達后,將超聲裂解后的重組蛋白Tp0462的上清液經(jīng)Ni-NTA親和層析柱純化,SDS-PAGE分析,采用不同濃度咪唑洗脫后,對應(yīng)在相對分子質(zhì)量37 000左右有1條明顯的單條帶且純度在85%以上。
接種約第2周,活Tp接種組新西蘭兔睪丸出現(xiàn)明顯紅腫,且血清TPPA試驗及RPR試驗均為陽性,說明感染成功?;頣p接種組血清Tp0462特異性抗體水平從第2周起急劇上升,5周后趨于平穩(wěn),而滅活Tp接種組及未接種對照組一直處于低水平且無升高趨勢(圖3A)。經(jīng)兩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不同組間Tp0462特異性抗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 574.9,P<0.05),且隨時間有一定的變化(F=158.8,P<0.05)。處理效應(yīng)和時間效應(yīng)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59.9,P< 0.05),即不同處理組Tp0462特異性抗體水平隨時間變化的趨勢不同。組間兩兩比較顯示,活Tp接種組Tp0462特異性抗體水平高于滅活Tp接種組及未處理組(P<0.05),而滅活Tp接種組與未處理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56)。
圖1 重組載體Tp0462表達的SDS-PAGE結(jié)果 M:蛋白Marker;1:E.coliBL21(DE3)/Tp0462;2:Rosetta(DE3)菌 ;3:pET30a/Rosetta(DE3);4:pET30a(+)-Tp0462/Rosetta(DE3),20 ℃條件下0.5 mmol/L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誘導上清液;5:pET30a(+)/Tp0462E.coli Rosetta(DE3),20℃條件下0.5 mmol/L IPTG誘導沉淀;6:pET30a(+)-Tp0462/Rosetta(DE3),37 ℃條件下0.5 mmol/L IPTG誘導上清液;7:pET30a(+)/Tp0462E.coli Rosetta(DE3),37 ℃條件下0.5 mmol/L IPTG誘導沉淀
圖2 重組蛋白Tp0462的純化鑒定 M:蛋白Marker;1:表達菌裂解液;2:流出液;3:20 mmol/L咪唑洗脫液;4、5:50 mmol/L咪唑洗脫液;6:100 mmol/L咪唑洗脫液;7、8:500 mmol/L咪唑洗脫液
圖3 不同接種組Tp0462蛋白和外膜蛋白Tp92特異性抗體吸光度(A450)隨時間的變化。n=6 3A:Tp0462特異性抗體水平變化,活Tp接種組高于滅活Tp接種組及未處理組(P<0.05),而后兩組間無明顯差別;3B:Tp92特異性抗體水平變化,活Tp接種組與滅活Tp接種組無明顯差別,但這兩組均高于未處理組(P<0.05)
活Tp接種組與滅活Tp接種組兔血清Tp92特異性抗體水平從第2周起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5周后趨于平穩(wěn)(圖3B)。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顯示,不同處理組間Tp92特異性抗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 926.8,P<0.05),且隨時間有顯著變化(F=102.5,P<0.05)。處理效應(yīng)和時間效應(yīng)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6.1,P<0.05),即不同處理組Tp92特異性抗體水平隨時間變化的趨勢不同。組間兩兩比較顯示,活Tp接種組Tp92特異性抗體水平與滅活Tp接種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27),但2組均高于未處理組(P<0.05)。
Tp0462-ELISA對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隱性梅毒診斷陽性率分別是86%、98%、12/12和89%。臨床診斷陽性但Tp0462-ELISA反應(yīng)呈陰性的個體中,患者年齡均大于40歲,且RPR滴度均小于1∶4(表1)。
以TPPA法為金標準,用Tp0462建立的間接ELISA法檢測336份血清的靈敏度為91.7%,特異度為98.8%,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8.7%和92.2%,符合率為95.2%(表2)。ROC曲線分析,曲線下面積達到0.997。
與梅毒初篩ELISA試劑盒相比(表2),Tp0462-ELISA檢測336份血清標本的符合率為92.3%,Kappa值為0.846,大于0.75,顯示一致性極好。與上海科華RPR試劑盒相比(表2),Tp0462-ELISA檢測168份梅毒陽性血清標本的符合率為83.9%,Kappa值為0.293,小于0.4,一致性較差。Tp0462-ELISA檢測168份梅毒陽性標本的A值與RPR滴度分布經(jīng)Spearman秩相關(guān)分析,rs=0.286,P=0.02,沒有相關(guān)性。
表1 Tp0462-ELISA對臨床各期梅毒患者的診斷陽性率
表2 Tp0462-ELISA與TPPA、梅毒初篩ELISA試劑盒(LZ-ELISA)及RPR試劑盒的診斷評價比較
目前臨床上梅毒的診斷主要依賴于血清學檢測,如TPPA、ELISA等[6]。TPPA試驗是目前公認的梅毒確證方法,但其價格昂貴,數(shù)據(jù)不易保存,難以自動化且不能用于療效和再感染的判斷。市售的膠體金法雖然簡便快速,但存在低濃度難以檢出,假陰性反應(yīng)等問題。TRUST/RPR一般用于梅毒的療效判斷,但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嗜異性抗體等因素容易引起假陽性反應(yīng),且不能作為梅毒的確診試驗。而以Tp為基礎(chǔ)的血清學試驗尤其是ELISA和化學發(fā)光法操作簡便,重復性、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好,且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但對于相同的標本,不同試劑盒之間因檢測的對象不同(IgG/IgM抗體)結(jié)果可能會不完全一致[7]。此外,目前的ELISA試驗還無法用于梅毒療效的判斷。因此,本研究希望從Tp菌體中尋找到既可以用于梅毒的診斷,又能用于梅毒療效判斷的蛋白。
活Tp感染和滅活Tp接種誘導機體產(chǎn)生免疫應(yīng)答的抗原存在一定差異,活Tp在感染階段可能新合成分泌了一些抗原到菌體內(nèi)外或細胞質(zhì),以調(diào)控宿主細胞信號轉(zhuǎn)導通路,介導Tp與宿主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在梅毒感染早期的炎癥反應(yīng)及宿主體內(nèi)持續(xù)慢性感染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由于這些抗原蛋白是在活Tp早期感染階段合成分泌的,并不是Tp菌體膜蛋白,我們稱其為體內(nèi)誘生抗原。本研究初步證實,Tp0462可能為一種體內(nèi)誘生抗原。這類抗原與以往的膜蛋白是不同類型的抗原,其診斷性能可能與以往的診斷抗原有著不同的特點。
Tp0462由392個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40 000,與Tp0136、Tp0134等屬于同一家族[8]。它是一種目前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經(jīng)生物信息學分析,推測Tp0462具有信號肽,可能是一種分泌蛋白,且具有多個抗原表位區(qū)。用Tp0462蛋白建立的ELISA檢測336份血清,具有較高的靈敏度(97.0%)和特異性(98.8%)。ROC曲線下面積為0.997,提示Tp0462診斷價值較高,可以作為梅毒的診斷抗原使用。但Tp0462在一期梅毒和隱性梅毒檢測中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86%和89%,提示該蛋白不太適用于早期感染和潛伏感染診斷。因胎傳梅毒只有4例,未進行分析,我們會在后續(xù)研究中繼續(xù)收集胎傳梅毒標本進行評價。
與目前診斷金標準TPPA及麗珠梅毒初篩ELISA試劑盒相比,Tp0462-ELISA法具有較高的符合率。本研究顯示,Tp0462-ELISA檢測結(jié)果為假陰性的血清樣本有14例,對應(yīng)患者年齡均大于40歲,我們推測年齡可能與這一結(jié)果有關(guān),也可能與這部分患者抗體水平低下有關(guān)。且樣本RPR的滴度均小于1∶4,提示有可能與血清抵抗(血清固定)現(xiàn)象有關(guān),也就是這部分患者可能經(jīng)歷了梅毒感染到治愈的過程,導致了Tp0462-ELISA-IgG結(jié)果從陽轉(zhuǎn)陰。后續(xù)研究中,我們將收集隨訪的各期梅毒患者(從就診到治愈期間)標本來驗證。
傳統(tǒng)的ELISA試驗雖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但不能用于區(qū)分既往感染和現(xiàn)癥感染,亦不能作為梅毒判愈的指標。以非Tp為基礎(chǔ)的血清學試驗主要有TRUST試驗、RPR試驗和性病研究實驗室實驗(VDRL),測定的是反應(yīng)素,它們的滴度變化通常與疾病的活躍程度有密切關(guān)系,可作為梅毒的判愈實驗。反應(yīng)素包含了卵磷脂、膽固醇和心磷脂,而這些物質(zhì)并不是在Tp感染后所特有的,因此這些試驗一般不用于梅毒的診斷。這些血清學試驗在肝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以及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患者和一些老年人中常常會出現(xiàn)假陽性。RPR和VDRL的靈敏度取決于疾病的進程,有報道稱在一期梅毒中二者的靈敏度分別為86%和78%,而在二期梅毒中二者的靈敏度可達到100%[9]。本試驗中,RPR試驗與Tp0462-ELISA法的符合率為83.9%,但Kappa值僅為0.293,小于0.4,一致性較差,反映了這兩種方法在梅毒初篩中的差異性[10]。RPP/TRUST的主要意義在于評價梅毒的治療效果以及判斷梅毒再感染。如若找到某種蛋白,既可用于梅毒的診斷,又能評判梅毒治療效果,無論從梅毒診斷還是從降低梅毒治療的成本來說,都將是一種福音。
本研究篩選的Tp0462在與TPPA試驗及麗珠梅毒初篩ELISA試劑盒比較中顯示了良好的診斷性能。與TPPA試驗結(jié)果相比,Tp0462-ELISA試驗診斷靈敏度(91.7%)和特異度(98.8%)均較高,反映了其作為梅毒初篩試劑盒極高的靈敏度,可防止漏檢。此外,我們建立的Tp0462-ELISA與麗珠梅毒初篩ELISA試驗的符合率達92.3%,Kappa值(0.846)亦較高,但Tp0462-ELISA的A450值與RPR滴度變化均呈弱正相關(guān),尚無法替代傳統(tǒng)的臨床判愈試驗(RPR、TRUST)。如前所述,單個蛋白的診斷效果可能比不上多個重組蛋白聯(lián)合檢測,因此本研究下一步準備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和動物實驗,篩選出更多Tp體內(nèi)優(yōu)勢抗原及Tp0462的優(yōu)勢表位肽段,合成多聚肽,并建立ELISA方法,期望合成的Tp多抗原多聚肽能在梅毒的診斷中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能為將來梅毒臨床判愈試驗提供新的研究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