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娜·也爾肯
摘要:文章從句式“怎么V1怎么V2”入手,分析了句式中V1、V2的內(nèi)部語義關系:依賴關系、引發(fā)關系、對比關系、條件關系,進而分析了該句式的結構特點。
關鍵詞:怎么;動詞;語義關系;句式結構
201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小品《學車》中,蔡明說:“每次見他,我心里砰砰砰,怎么看怎么像李易峰?!贝苏Z一出,引起哄堂大笑。近期,句式“怎么V1怎么V2”強勢挺進網(wǎng)絡流行語中。文章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怎么V1怎么V2”用到的語用學策略,探究了其語義關系及結構演變規(guī)律。文章主要討論了以下四個句式。
句式1。有的營業(yè)員說:“只要能多賺錢,在開發(fā)票時,顧客要怎么開我們就怎么開。”
句式2。可王濤卻有如神助,怎么打怎么有,很快以21∶14、21∶16結束戰(zhàn)斗。
句式3。沒別的辦法,事情只好怎么來怎么走吧。
句式4。所謂公正,就是無論何時何地,不管是對人、對事、對己,都遵循正確的原則,講公道正派,該怎么辦怎么辦。
一、句式“怎么V1怎么V2”的內(nèi)部語義關系探析
(一)依賴關系
句式1的含義是依據(jù)V1的情況進行V2。句式變化如下:
例1,怎么想怎么做——依據(jù)想的做
例2,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寫——依據(jù)想的寫
例3,大家怎么演習的怎么做——依據(jù)演習的做
根據(jù)以上句式變化可得到結論:第一,V1、V2的內(nèi)部語義關系是依賴關系。V2依賴V1,V1在前,V2在后,位置不能替換。比如“怎么想怎么做”,先想后做,存在事理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不能替換V1、V2的順序。第二, V1、V2的施事者有兩種情況:一是V1、V2由同一個施事者發(fā)出,如例3;二是V1、V2由不同的兩個施事者發(fā)出,如句式1中V1的施事者是顧客,V2的施事者是營業(yè)員。
(二)引發(fā)關系
句式2的含義是無論V1的情況發(fā)生何種變化,V2都不改變。句式變化如下:
例1,怎么努力怎么不行——無論怎么努力都不行
例2,怎么過怎么覺得不適應——無論怎么過都覺得不適應
例3,怎么看怎么順眼——無論怎么看都(覺得)順眼
根據(jù)以上句式變化可得到結論:第一,V1是行為,V2是結果,結果是獨立的,不會因為行為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該句式重在表達結果,可將V2前的“怎么”改為“都”。比如“怎么努力怎么不行”,意思是不管怎么努力,結果都是不行。第二,V1、V2的內(nèi)部語義關系是引發(fā)關系,V1引發(fā)V2,因此V1在前,V2在后。如例2中“過”引發(fā)了“覺得”?!坝X得”是心理動詞,句式變化后可作為標記。例3雖沒有用“覺得”作為標記,但可以看作是省略了“覺得”。第三,V1、V2的施事者有兩種情況:一是V1、V2由同一個施事者發(fā)出;二是V1、V2由不同的兩個施事者發(fā)出。
(三)對比關系
句式3的含義是之前這樣進行V1,之后仍按照V1進行V2。句式變化如下:
例1,怎么來怎么回去——這樣來還這樣回去
例2,怎么吃進去的怎么給我吐出來——這樣吃進去的還這樣吐出來
例3,過去怎么演的,現(xiàn)在還怎么演——過去這樣演的,現(xiàn)在還這樣演
根據(jù)以上句式變化可得到結論:第一,V1、V2的內(nèi)部語義關系是對比關系,表示V1、V2對比后,突出V2。比如例1,“來”與“回去”相對比后,強調“回去”。第二,V1、V2具有相反的方向性。比如例1中的“來”與“回去”,可單獨放進句子里;或者在動詞后加趨向補語,以加強對比效果,如“吃進去”“吐出來”。
(四)條件關系
句式4的含義是哪種方式V1,就選那樣的方式V2。句式變化如下:
例1,怎么省力怎么干——哪種方式省力就選那樣的方式干
例2,怎么有效怎么來——哪種方式有效就選那樣的方式來做
根據(jù)以上句式變化可得到結論:第一,V1、V2的內(nèi)部語義關系是條件關系,V1是 V2的條件。比如例1,“省力”是“干”的條件。第二,V2帶有選擇性,要選擇一個最有利于V2的方式。其中“省力”“有效”都是對施事者有利的。
二“怎么V1怎么V2”句式的結構特點
第一,V1后V2前可插入“就”“就要”“便”等副詞,表示時間上的承接關系。第二,V1后 V2前可插入副詞“也”“還”,表示對比之后強調V2。第三,V1后V2前可以插入“的”,凸顯前面已發(fā)生動作的方式。
參考文獻
[1]岳輝,孫本成.完句機制創(chuàng)擬下“V1+和+ V2”構建謂語的條件新釋[J].華夏文化論壇,2018(1):237-247.
[2]王素改.動賓式“V1著V2”結構探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