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煒 張?zhí)煜?/p>
摘 要: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是推動高校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力量,為此進行研究與調查便十分必要。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健康中國發(fā)展路線圖,而體育則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改善身心健康的重要舉措?;诖?,本文謹以天津市各高校為例,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以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為切入點,調查了天津市高校體育文化的發(fā)展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結論和建議。
關鍵詞:天津市高校 體育文化 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9(c)-0172-02
體育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于高校體育教育、體育運動、體育競賽等多種形式而發(fā)展的群體性文化,是高校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的身體素質與精神財富,也體現在高校在體育設施建設、體育制度建設與體育文化宣傳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是推動高校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力量,為此進行研究與調查便十分必要。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為探究天津市高校體育文化發(fā)展現狀,本文以天津市8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開展調查與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等。本次研究查閱了120余篇學術期刊與數據信息,并對其進行數據歸納與整合,以之作為本次研究重要的數據基礎。針對高校體育文化現狀調查,重點以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與制度文化三個方面為研究方向,設計調查問卷開展問卷調查,向學生發(fā)放的調查問卷為800份,回收問卷80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此外,為了更好地保障本次調查研究質量與效果,還采用了實地走訪、數據統計等方式作為補充。
2 研究結果
2.1 物質文化現狀
體育物質文化,即體育教育事業(yè)在發(fā)展中所不斷積累的物質基礎,包括體育資源與體育設施,例如體育運動器材、體育場館、體育文化讀物等,是體育文化發(fā)展與傳播的重要載體,實際上是依靠物質資源而發(fā)展的。體育文化中的物質文化,不僅僅包括承載體育文化發(fā)展對象物質資源,還包括這些物質資源中所蘊含的智慧與理念。
在本次調查中發(fā)現,天津市各高校中,籃球場面積最大,均包含有室內籃球館與室外籃球場,且每個該校均配備了足球場。除此之外就是羽毛球場與網球場。調查高校中,大多數建設有綜合性體育場館,但僅有個別學校建設了游泳池、瑜伽室、武術館與滑冰場。另外,個別學校的體育場館建設較為簡易,只具備開展常規(guī)性教學的條件,缺少專業(yè)體育教學對于標準場館的要求。除了體育場館之外,部分高校的體育運動項目還有待完善,需要強化場館建設與器材補充。另外,過半數高校內設置了體育文化宣傳欄,但宣傳內容更新不及時,大多數高校均沒有設置體育文化雕塑,由此看出高校體育文化宣傳設施建設的迫切性[1]。
2.2 制度文化現狀
體育制度文化就是指高校開展體育運動的“傳統”,是指高校在體育運動方面所形成的具備穩(wěn)定性、普遍性與重復性的體育運動,比如校運動會、常規(guī)性的體育競賽、專項性體育競猜或體育文化活動等。本次調查中顯示,各高校均有舉辦夏季及秋季運動會的傳統,多數高校定期舉辦單項體育競賽,但絕大多數高校均沒有舉辦常態(tài)化體育文化知識競賽的傳統,許多學生甚至缺少對于體育文化應有的認知,認為體育運動與文化建設是相對的。
天津市各高校在體育制度方面也需要加強管理工作。在調查與研究中發(fā)現,各高校在體育制度方面的制定與執(zhí)行較為樂觀,絕大多數高校制定了《體育教師工作規(guī)程》、《場地器材管理條例》、《體育教學制度規(guī)范》等,并很好地落地執(zhí)行,但同樣也存在部分高校存在體育教育與體育制度相互脫節(jié)的現象。
2.3 精神文化現狀
精神文化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主要部分。目前,天津市高校學生的體育價值觀調查中,基本上所有學生都認同體育運動對于身心健康的正面作用,并認同體育運動作為課余活動的重要內容。但同時,只有半數的學生認同體育運動在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中的作用,缺少體育運動對強化學生自信、培養(yǎng)學生個性方面的正確認知。另外,調查天津市各高校學生的體育素質,在體育基礎知識理論方面具備較高水平的學生占比超過半數,主要是因為教師在體育課程中對于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播,和將其列入高校體育成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但相較于基礎性的體育理論知識,接近80%的學生在體育運動專項技能方面卻在缺陷,部分學生所具備的體育運動專項知識,通常也只是由于對該項體育運動感興趣而自行了解的??梢粤私獾剑壳案咝W生對于體育知識的掌握過于片面。所調查的高校學生中,會自覺開展體育運動與身體素質鍛煉的學生占比不足30%,將近40%的學生表示日常生活中除了體育課程基本不參加體育運動,45%左右的學生表示偶爾進行體育運動。經常性觀看體育運動的學生不足30%,可見高校體育運動風氣還尚未形成。
3 調查研究結論與建議
3.1 強化設施建設
基于以上調查,對于天津市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工作,重點需要強化物質文化建設,尤其是高校體育設施的完善。比如,增加各高校體育場館的數量,增加單項體育運動器材及體育場館間建設。部分高校由于體育場館場地緊張,開放時間短導致經常人滿為患,因此可以結合高校學生對于體育物質文化建設的需求,適當擴張體育場館,并增加專項體育場館建設,比如游泳館、棒球場等,冬季可以對足球場進行澆注,將足球場打造成滑冰場,以滿足高校學生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需求。
3.2 創(chuàng)新課程模式
對高校體育運動教學模式加以優(yōu)化,引進先進的體育教學模式,重視大學生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加以實現。其一,可以采用體育教學的并列形式,針對大一、大二學生共同開展基礎體育運動教學與專項體育運動教學,以行政班為單位開展教學與管理,以強化大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其二,可以采用體育社團教學模式,大一、大二階段的體育運動教學為必修課程,大三、大四階段的體育運動教學為選修課程,并強化體育運動社團建設,為每個體育社團配備專業(yè)教練進行教學。通過以上方式,既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的興趣與能力,又能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3 強化環(huán)境建設
高校除了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及運動會之外,還應當強化體育運動制度建設,組織多樣化的體育運動與體育競賽,形成常態(tài)化制度,或定期舉辦高校體育文化節(jié),開展固定時間的體育文化宣傳、體育表演與體育競賽等,通過這種方式提高體育文化的宣傳效果。舉辦體育文化知識競賽,強化學生對于體育文化知識的了解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提高校園文化生活的豐富性,打造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強化校園凝聚力的建設,形成良好的高校體育運動風氣[2]。
4 結語
針對天津市高校體育文化的發(fā)展現狀,需要從強化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課程模式與強化環(huán)境建設等方面入手,滿足高高校體育文化建設與發(fā)展的需要,進而推動校園體育運動氛圍的形成,加強和完善高校體育場館及體育運動設施的配置,以此全面提高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9):113-114.
[2] 莫磊.普通高校體育文化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117-119.
[3] 謝玉波.天津市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現狀調查研究[J].運動,2013(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