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軒
摘 要:快速力量練習是鐵餅運動員提高成績的主要途徑之一。合理有效的快速力量訓練能夠提高運動員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提高肢體的工作效率,從而有助于提高運動成績。本文為了探究下肢快速力量訓練對青少年鐵餅運動員成績的影響,梳理了下肢快速力量的訓練特點和青少年鐵餅運動員的身體特點。結合以上兩種特點通過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據統(tǒng)計法,對河北省滄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田徑隊的10名青少年男子鐵餅運動員進行為期8周的實驗,并進行分析。
關鍵詞:鐵餅 下肢 快速力量 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c)-0047-02
擲鐵餅是田徑運動中技術性較強的旋轉性運動項目,旋轉技術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運動成績。而專項技術的優(yōu)劣取決于參與運動肌肉之間的協(xié)作水平和對高速旋轉運動中身體的控制能力。青少年在生長發(fā)育期間,各項身體素質都屬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這些內容要求教練員要科學、有效地安排運動員進行訓練。作為力量訓練中重要的一部分,快速力量訓練是提升運動員成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過實驗,對青少年鐵餅運動員下肢快速力量訓練進行分析與研究,并為青少年鐵餅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河北省滄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田徑隊的鐵餅運動員,樣本含量10人,均為14~16歲的青少年男子運動員,且無傷病。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全國各體育學院學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相關書籍和網站,查閱大量有關運動訓練學、鐵餅專業(yè)理論等多方面與本論文相關文獻資料。了解下肢快速力量在鐵餅運動中的作用,為本文提供參考依據和理論支撐。
1.2.2 實驗法
在實驗開始前,對10名參與實驗的運動員進行下肢力量能力和投擲成績及成功率的測試:下肢力量能力測試指標包括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的遠度和1RM下深蹲和半蹲的重量。其中,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測試3次取最好成績;投擲成績及成功率測試指標包括6次試擲下,原地擲1kg鐵餅、旋轉擲1kg鐵餅的最好成績及試擲的成功率。
測試完成后安排三個階段為期8周的訓練。其中第1~6周為一般準備階段即第一階段,主要以各種彈跳類練習進行訓練,在負重練習時選擇運動員自身強度的60%~70%進行速率快、次數少的力量訓練;第7周為測試前調整階段即第二階段,主要以專項素質訓練為主,避免受傷,為第8周的測試做準備;第8周為測試階段即第三階段。第三階段的測試內容與實驗前測試內容相同。測試完成后收集相關數據進行整理。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實驗法所獲得的相關數據,利用SPSS 19.0軟件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
2 實驗結果
2.1 下肢快速力量訓練對青少年鐵餅運動員成績的影響
在8周的訓練以后,10名運動員的各項素質成績均有上升,其中在旋轉投1kg鐵餅、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和半蹲4個項目在實驗前后的成績存在明顯差異。出現差異的原因是參與實驗的運動員在實驗前的成績較低,經過基礎訓練之后成績出現明顯差異是正常的,并且在實驗階段針對下肢快速力量進行力量練習與身體素質練習。
2.2 下肢快速力量訓練對青少年鐵餅運動員投擲成功率的影響
8周的訓練后,運動員實驗前后旋轉投1kg鐵餅的平均成功率有所上升,且呈現顯著性差異。出現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在實驗的正常訓練階段,運動員主要針對下肢快速力量進行力量練習與身體素質練習。
3 分析與結論
從鐵餅投擲的技術來看,在單腿支撐旋轉階段要求右腿的擺扣和左腿的轉蹬相結合,形成超越器械;在騰空旋轉階段要求在短時間的騰空內,左腿積極向右腿靠攏,以增加下肢轉動的速度;在旋轉和最后用力的轉換階段要求右腳前腳掌快速落地并積極屈膝轉動,同時左腳靠近地面快速擺向落點;在最后用力階段要求右腿積極轉蹬,保證身體充分扭轉拉緊,以便在最后出手前能夠獲得最大的加速度。由此可見,在擲鐵餅過程中,腿和腳是帶動整個旋轉過程的主體,腿、腳的方向和位置對提高旋轉速度、完成工作效率非常重要。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快速力量強的運動員能夠快速、有節(jié)奏、大幅度地完成動作。通過下肢快速力量訓練,可以使下肢肌群的協(xié)調以及肌肉收縮的配合能力得到提高,在旋轉過程中和最后用力階段可以有效維持身體的穩(wěn)定,提高投擲的成績及成功率??焖倭α渴前l(fā)展和提高動作完成速度的基礎。它與鐵餅技術中的加速度節(jié)奏、自下而上地快速協(xié)調爆發(fā)用力和提高運動成績是密切相關的。若一般力量和快速力量結合起來進行訓練,不僅能促進最大力量素質水平和力量速度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比單獨進行快速力量訓練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只有通過快速力量訓練才能把獲得的各種力量能力轉換成另一種所需要的能力。下肢快速力量的練習不僅可以提高神經肌肉系統(tǒng)的興奮性、提高運動員的控制能力和本體感覺以及影響肌肉力量增長的因素,還可以提高下肢各個肌肉群的發(fā)展速度,增強各個肌肉群的爆發(fā)力量,同時提高下肢穩(wěn)定性,增強各個肌肉群的協(xié)調能力,進而保證最后用力時下肢有效的蹬轉幅度,使下肢的力量有效傳遞到腰髖、上肢,提高投擲的投擲成績。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青少年時期在身體結構上還未發(fā)育成熟。與成人相比,青少年的骨骼的特點是骨密質較薄,骨松質較厚;有機物較多,無機物較少,因此具有骨骼的彈性和韌性較好,不易骨折的優(yōu)勢。但是由于以上特點,導致青少年骨骼的堅固性差,承受壓力和張力的能力不如成人,容易在過大、過長時間的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彎曲和變形;骨骼所構成的關節(jié)也因骨骼的特性顯出關節(jié)囊薄,關節(jié)腔大,加上關節(jié)周圍肌肉、韌帶薄弱、松弛,使得關節(jié)的靈活性與柔韌性較好而牢固性與穩(wěn)定性較差;青少年的骨骼與成人相比,肌纖維較細,蛋白質較少,間質、水分相對較多,加上糖原物質儲備也較少,使得肌肉的橫斷面積較小,肌肉的彈性、伸展性、收縮時產生的力量都不如成人,而處于發(fā)育中的神經系統(tǒng)對肌肉活動的支配與調節(jié)還不夠完善。根據張英波關于人體主要運動素質與技能發(fā)展的敏感期的理論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鐵餅運動員動作速率的充分發(fā)展時期是在14~15歲之間,速度力量的快速發(fā)展時期是在14~18歲之間,肌肉力量的最大生長時期是在15~18歲之間。由此可知,鐵餅運動所需的快速力量高速發(fā)展時期正處于青少年的基礎訓練之中,所以在該階段對青少年進行快速力量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擲鐵餅運動的特點,鐵餅運動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力量素質。對于青少年鐵餅運動員來說,下肢快速力量訓練是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專項能力和運動成績和的主要手段。由于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在安排運動員進行下肢快速力量訓練時,需要根據青少年的身體發(fā)育特點,尤其是肌肉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訓練內容、負荷量及負荷強度。青少年鐵餅運動員的力量訓練要體現出重量輕、速率快、次數少等特點,并且可以與彈跳、速度結合起來進行練習,也可以與發(fā)展柔韌性、肌肉伸展的大幅度練習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在保證訓練效果的同時,也保證不會影響運動員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 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56-70.
[2] 張英波.擲鐵餅——現代投擲技術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 王玉珍.青少年鐵餅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28(3):112-114.
[4] 張疆之.快速力量概念及訓練方法釋義[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