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娜
【摘 要】
就像人與人之間用來溝通的語言一樣,音樂在現(xiàn)代人們的生活當中已經(jīng)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學比起其他的學科來,將更加有力,更能滲透到學生的靈魂深處。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不妨在課堂上通過對音樂的欣賞,歌詞的理解等一系列的活動,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
【關鍵詞】
小學音樂 德育教育 素質培養(yǎng)
在當下,德育教育已經(jīng)成為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不只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甚至也囊括了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點點滴滴地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中。而在這其中,音樂教育則是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渠道,這是因為音樂教育的手段是音樂藝術,能夠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素質教育。
因此,我們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善于運用音樂學科的特有的屬性,并深入下去,去挖掘音樂歌曲中所蘊藏的素質教育元素,然后用恰當?shù)姆椒?,把這些思想和情感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在感受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心靈的啟迪、意志的鍛煉。
一、提高音樂教師的自身認識
作為當代的一名音樂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所肩負的責任,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音樂教學與德育教學相結合。具體來說,教師教學應重點把握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善于把握教學內(nèi)容
可以說,課堂是教師的舞臺,是施展才華的地方,在時間方面要求嚴格,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這就需要每位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教學內(nèi)容以及課程有精準的把握,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和不足。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自己的威信,通過有趣的內(nèi)容,帶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將音樂教學與道德教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二)轉變角色,更新觀念
作為一名當代的小學音樂教師,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要貫徹新課改的教學觀以及學生觀。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把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的傳統(tǒng)教師身份,轉變?yōu)椤皩W生學習的促進者”,善于與學生交流溝通,與他們成為朋友,了解每位學生的想法,運用音樂的力量去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勇氣
如今的時代是網(wǎng)絡的時代,網(wǎng)絡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社會的各個領域滲透。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小學音樂教師,要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就要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功能,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來武裝自己,不斷開拓通過音樂手段加強德育教育的教學范疇,使同學們能更好地在音樂的熏陶中接受德育教育。
二、利用音樂課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音樂課堂是重要的教學陣地,音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個領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滲透。
(一)通過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在課堂當中,教師應當從多種角度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品質。我們可以運用教材,以愛國主義為中心,從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等方面,通過生動的音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情感。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它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因此,在教學時,我先給同學們介紹了一下這首歌曲的歷史背景。這首歌原本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該影片主要向我們講述的是,日本侵略我國東北三省時期,中華民族正處在一個生死危機的關頭,一些知識分子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直到最后勇敢地走上前線奮勇殺敵。通過這部分教學,我先讓同學們了解我黨是在怎樣的惡劣條件下成立的,又是怎樣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各種努力成為今天的泱泱大國。簡單了解歷史之后,我再讓同學們回憶一下,在什么樣的場合下我們才能聽到國歌?有的說奧運會,有的說開學典禮等……接下來,我鼓勵同學們勇敢地舉手回答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獝畚覀兊淖鎳??”就這樣,整個教學過程都在熱烈的氛圍中進行,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越來越濃。在這樣的氛圍下,我開始教他們一句句唱起來,讓愛國主義情節(jié)和美妙的音符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在學生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二)通過歌曲的欣賞,陶冶學生的情操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音樂欣賞運用于教學當中,是要將一些經(jīng)典的音樂作品呈現(xiàn)給學生,培養(yǎng)同學們天真、純潔的情感,并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在欣賞《快樂的小熊貓》時,我讓同學們想象:由我?guī)ьI同學們?nèi)サ搅舜笊?,我們在大森林里都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各種想象都可以,也可以通過擬人的手法把小動物們都當作我們的朋友,想想看大家在大森林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在分成小組討論后,我引導同學們想象:如果是在動物音樂會上,第一位出場的選手是誰呢?會不會是可愛的大熊貓呢?大熊貓是什么樣子的呢?它表演的節(jié)目又是什么樣的呢……讓同學們大膽聯(lián)想,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同學們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興趣馬上就調動起來了,聽得都特別認真。在感受樂曲所表現(xiàn)的歡快、溫馨的意境的同時,他們還在想象中融入了很多因素,如動物朋友之間的友善、團結、努力等。就這樣,不僅陶冶了學生們的情操,還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三)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對美德的熱愛
在生活中許多微小的事情都是我們經(jīng)常忽略的,特別是傳統(tǒng)的美德。比如,重視親情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它也常常和感恩之情聯(lián)系在一起。
《不再麻煩好媽媽》是一首旋律活潑、朗朗上口的曲子。因此,在教學前,我就先讓同學們描述一下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樣子,回憶一下她為自己做過什么,而自己又為她做過什么……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同學們盡情地發(fā)言。然后我用英雄模范示范、現(xiàn)實生活及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良好行為舉例等方式來引起他們的思考。接著,我再開始課程的講授。這樣,既讓同學們輕松地感受到了音樂的歡快,同時也明白了尊老愛幼是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
(四)通過新型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德育教學中,審美教育是德育教學的先決條件,而音樂教育又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元素。音樂能夠讓學生學會用耳朵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用身體感受周圍一切美好的事物,進而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從而順其自然地滲透德育教育。
在《四季的歌》這節(jié)課中,我便運用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將課程中講述的語言和春夏秋冬的各具特色的美景結合起來。這種方式讓同學們通過音樂和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顏色美、聲音美,以及動態(tài)美,從而培養(yǎng)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幫同學們樹立正確的音樂美學思想。
三、營造和諧的校園音樂氛圍
一個和諧的校園音樂氛圍,對學生德育熏染的作用不可小覷。它不但能夠讓藝術氣息充滿整個校園,還能讓學生在這樣良好的環(huán)境下感受道德的魅力,提高素質修養(yǎng)。具體來說,學??梢酝ㄟ^以下幾個途徑來創(chuàng)設校園音樂氛圍。
(一)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
正常來說,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校園廣播站。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媒介,通過這個媒介,我們可以在課間時間播放一些陽光、健康、向上的音樂,甚至可以通過調研,找到一種合適的音樂來替代枯燥的上下課鈴聲,進而活化校園的氣氛,以激發(fā)學生的斗志、振奮精神。
(二)積極開展適當?shù)募w活動
對于學校來說,也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辦一些主題式的歌唱比賽,如慶祝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歌唱愛國情懷的、歌頌美德的等,形式也不必拘于一格,獨唱、合唱、聯(lián)唱、器樂演奏等都可以。這樣就會對德育教育和音樂教育的融合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的來說,音樂教育不單單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育人的理念。如果善加利用,音樂課堂將以其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去陶冶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心靈、激勵他們的斗志,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音樂教師,要主動、積極,充分發(fā)揮音樂這一學科的育人功能,真正做到以樂促德,將音樂教學和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求實現(xiàn)更好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創(chuàng)新教育——面向21世紀我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抉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