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霞
〔摘要〕高一女生小可(化名)幾年來一直被相似的噩夢困擾,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因為小可從小成長的環(huán)境使她變得缺乏安全感,經(jīng)常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在咨詢伊始,小可的抗拒、否認阻礙了咨詢的有效推進,后來在咨詢師有效的甄別和處理下,咨詢順利推進,小可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關鍵詞〕噩夢;高一女生;心理咨詢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5-0058-03
被噩夢困擾多年的小可
“老師,我總是做相似的夢,每次夢的結局都是我自己死了,而且每一次的死法都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呢?”高一女生小可在另一位同學的陪伴下來找我咨詢。
小可看上去瘦瘦的,眼睛不大,說話的時候嘴角不自覺帶著笑意,語速比較快,口齒伶俐,表達清晰。
我問小可:“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做這樣的夢呢?”
“大約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了,幾乎每天晚上都做這樣的夢。”小可回答。
我點點頭說:“哦,那確實很長時間了,這件事情對你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小可說:“我曾經(jīng)試過自殺……”
我點頭示意小可繼續(xù)說下去。
“我曾經(jīng)用刀割過自己的手腕,還試過上吊?!?/p>
我并沒有表現(xiàn)出驚訝,以免她尷尬,很平靜地繼續(xù)說:“嗯,然后呢?你當時的感覺是什么?”
“當時覺得很疼,還想到我的爸爸媽媽還活著,如果我死了他們怎么辦,就沒再繼續(xù)下去?!?/p>
老師,你說的我都知道
聽了小可的描述,我微笑著點頭,接著說:“其實每個人每天晚上都會做4~6個夢,我們能記住的最多只有一兩個,甚至一個都記不住。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夢是我們潛意識的投射,可能與你白天的一些活動、情緒有關。”
聽到這里,小可連忙說:“老師,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自己之前也看過一些心理學的書,但是我覺得這些跟我沒什么關系!而且我之前做過一個夢,夢到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看到一家文具店,文具店里的東西都很復古。后來我跟我爸爸說起這個夢的時候,我爸爸說那里以前確實有一家這樣的文具店,是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已經(jīng)很多年了?!?/p>
我說:“或許以前爸爸跟你說起過這件事?”
她很肯定地說:“沒有!”
我說:“哦,那你的意思是可能存在某種超現(xiàn)實的東西嗎?”
她說:“那倒也不是,就是覺得挺神奇的?!?/p>
我發(fā)現(xiàn)當我跟她談到夢境與現(xiàn)實是有一定關聯(lián)的時候,小可馬上變得對抗起來,不論我說什么,她都一再否定。我隱隱覺察到小可是在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或許這正是解決她問題的切入點。
已經(jīng)到了下課的時間,我跟小可說今天放學后正好我值班,她可以來找我,我們繼續(xù)聊。
復雜的家庭背景
放學后,小可果然又來了,這次她是自己來的,看得出,小可非常想解決自己的問題。
小可坐下來,我微笑著對她說:“夢這個東西真的很奇妙,我也經(jīng)常會做夢,一覺醒來回憶夢境,覺得特別神奇。有的時候會夢到一些我平時都想象不到的東西,夢好像是一個偉大的導演。而且,我發(fā)現(xiàn)似乎經(jīng)常存在這樣的聯(lián)系:如果我最近壓力比較大,事情很多的時候,就會做一些很驚險的夢,在夢里我會很緊張地去應對;如果我最近一段時間覺得特別輕松、情緒好,夢里出現(xiàn)更多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p>
我留心小可的反應,她在認真地聽我說話。
我接著說:“其實,你如果只想問我為什么你會做這樣的夢,這預示著什么,我還真不能給你一個完美的解釋,因為我畢竟沒學過周公解夢?。ㄐΓ?。我能做的就是跟你一起分析一下在你的實際生活中是不是發(fā)生了一些對你來說意義非凡的事情,引起了你情緒的變化,從而導致了這些夢境的出現(xiàn)?!?/p>
聽我說了這么多,小可的話匣子終于打開了。她告訴我,在她還沒上幼兒園時父母就離婚了,那時小小的她也感受到了父母的感情并不好,她也可以接受父母分開的現(xiàn)實。但是,媽媽在走的那天騙她是去給她買糖,從此沒有再回來。這在她小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覺得媽媽欺騙了自己。上小學之后,她就開始一年跟著爸爸、一年跟著媽媽,而且媽媽四處打工賺錢,她也跟著媽媽四處奔波。到目前為止,上學十年間換了十位班主任,沒有一位班主任能夠真正了解她,她也不會主動尋求幫助。從小學到初中,她都在不太好的學校里上學,學校里面同學之間打架是家常便飯。因為總受欺負,她也逐漸學會了打架,而且每次出手都特別狠。直到有一次,她們班有一個同學因為用刀捅傷別人被勒令退學,她才意識到自己再這樣下去可能就不能上學了而就此收斂。
小可的媽媽后來再婚了。有一次媽媽不在,小可在睡覺,繼父試圖強奸她。由于她睡眠很輕,早早就聽到了異樣,故意說夢話嚇走了繼父。后來跟媽媽說這件事,媽媽當時也很生氣,說要跟那個男人離婚,但是僅僅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被繼父哄回去了。通過這件事,小可覺得媽媽以前說的“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是自己”這些話都是騙人的,她更愛的是繼父。媽媽是一個特別脆弱的人,無論在外面、在家里受了什么委屈都會跟小可哭訴,小可很小的時候就習慣了媽媽對自己的依賴。小可的父親信佛,總是會跟小可說,等到他去世的時候,讓小可幫他找和尚來做法事替他超度。每次父親這樣一說,小可都會特別傷心內(nèi)疚,總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陪伴好父親,他才總會想這樣的事情。因為上高中有戶口的要求,她不得不把戶口從爸爸那里遷到了媽媽家,當時爸爸是不太高興的,但她還是這樣做了,這件事讓她對爸爸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
哭出來吧
小可在敘述的過程中,我更多時候是在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不斷鼓勵她講出自己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小可說到某些細節(jié)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很傷心了,但是她一直忍著沒有哭出來。我把紙巾遞到小可跟前,輕輕地告訴她:“小可,這里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只有我們兩個,沒有別人,我就像是一個樹洞,你可以把想說的都說給我這個樹洞聽。想哭也可以盡情地哭出來,哭,是一種宣泄。你這么多年的委屈、疲憊、害怕、傷心、內(nèi)疚都會隨著淚水流淌出來?!?/p>
在我的引導之下,小可慢慢地哭出來了,我輕拍小可的肩膀,給她力量。
我接著說:“小可,老師看得出來,你是一個特別堅強的孩子,但是再堅強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其實,萬物都是相通的,我們的心理就像是一根箭弦,你不斷地去給這根弦加壓,它終會有斷掉的時候。你應不時地去放松,而不是時刻保持警惕狀態(tài),那樣總有一天會崩潰的?!?/p>
小可點點頭。
我說:“小可,你現(xiàn)在跟著老師一起說:我雖然很堅強,但是也有脆弱的一面,我要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父母……”我沒有想到說出這句話對小可來說居然這么難,我抓著她的手,不斷地鼓勵她,她試了好幾次,才最終說出口,然后大哭起來。
我告訴小可:“承認自己有脆弱的一面,不是就此向困難和命運妥協(xié),而是在休養(yǎng)生息,調(diào)整自己。
小可想了想說:“其實我對自己沒信心,我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強大?!?/p>
我說:“對,你只有敢于承認自己脆弱的一面,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p>
最后,我提醒小可:“以后如果再遇到有人侵犯自己,一定要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以后如果再遇到問題和困擾,還可以來找我?!?/p>
咨詢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小可離開時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神情。
案例反思
第一,面對來訪者對咨詢師輔導的否定,咨詢師需要進行有效甄別并及時處理,因為這或許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本案例中,小可開始時一再否定咨詢師,這是因為咨詢師的分析正切中了她問題的要害,也是她內(nèi)心不愿意去接受的“自己也有脆弱一面”的事實。她對咨詢師說,她不能脆弱,必須時刻都是堅強的。因為她的父母都需要她,他們都已經(jīng)那么脆弱,她如果再表現(xiàn)出軟弱,那么他們就沒有辦法再生活下去。但是,人不可能時刻都是堅強的,她也如此,所以她才會一直做噩夢。針對小可自我保護式地否定咨詢師,我在進行了有效甄別后,決定要先使她意識到這種自我保護無益于解決問題,然后再通過共情、澄清、復述、反問等方式打破她的這種不恰當?shù)淖晕冶Wo,使談話更接近于問題內(nèi)核。
第二,咨詢中,應及時鑒別同伴的影響并作出恰當?shù)奶幚怼?/p>
在本案例中,第一次咨詢時小可是在同伴的陪同下來的。在咨詢開始前我曾經(jīng)問過小可是否要在同伴的陪伴下咨詢,小可很肯定地說:“想要同學陪伴?!蔽彝饬?,但是我發(fā)現(xiàn)同伴在場會影響咨詢的效果,因為小可似乎故意粉飾自己內(nèi)心以及自己的成長環(huán)境。所以在第一次咨詢結束時,我對小可說:“如果你下次過來,我希望我們可以單獨聊一聊?!?/p>
第二次在沒有同伴陪同時,小可明顯更愿意說出她的心里話和更真實地表達自己。小可后來說到,其實她與那位同學并不是特別親密,只是原來在同班同宿舍,后來那位同學去學了理科,搬出了宿舍。小可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朋友一起跟來了,她不好意思拒絕朋友。所以在個別咨詢中,應盡量避免其他人在場,以排除不利于咨詢的消極影響。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通遼第五中學,通遼,028000)
編輯/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