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芊蕙
夢里我途經(jīng)狹窄的渡口,沿著落花小徑走向一個未知的地方,幽杳靜謐,奇幻神秘。終于到了路的盡頭,我尋到了這片領(lǐng)域的主人。
他是一道漆黑的影子,在柔光下被拉得修長。雖只能看見輪廓,我卻能感受到他的瀟灑超群,他就那樣在灰白布景下久久矗立。須臾,輕嘆一聲:“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p>
“風(fēng)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蔽仪椴蛔越麑Τ鱿戮?,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也已成了他身邊的一道細長的影子。
原來是你和你的影子世界。張先!
若把宋朝詞人比作一園怒放的海棠,張先就是其中悄然綻放的一枝梨花,不僅襯得海棠更加嬌美,也吸引著更多的游園人。詞人們常在詞中用到這些意象,如夕陽、燕子、美女,但張先卻獨喜歡影子。“云破月來花弄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边@三句成就了不可超越的“張三影”,標新立異得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張先愛影子,跟影子有著深深的緣,人影融和,一生相隨。
因為喜影,張先也關(guān)注像影子一樣平凡而轉(zhuǎn)瞬即逝的事物,傾聽它們的靈魂,與它們用心交流。比如“云破月來花弄影”,我們總是下意識地以月為主,往往忽略云。而張先則關(guān)注云,選擇從云的角度出發(fā),勾繪出了別樣畫面。
在山水間徘徊自樂時,一蓬柳絮就使張先文思泉涌,“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張先也和柳絮一樣隨風(fēng)而去。除了黑暗,世上無物能禁錮影子,因此也無物能束縛心中有光的張先。
張先是個風(fēng)流的人。私會尼姑,老年納妾,徘徊所愛,自然詞中多情,“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就是描寫女子的一句好詞。然而,也正因為這情史,有人對他不以為然,充滿質(zhì)疑。
但張先是按著心的指引行走,簾卷的不僅是花影,還有他的心中影。人人都有一片不變的心中影,那影子投射出了最真實的自我,保留著最初的純凈輪廓。一千年前,張先就尋到了自己的心中影。他寫自己想寫的詞,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張先不偉大,卻因為真實而出彩。
詞里影,形上影,心中影,融會貫通,給張先組成了一個虛擬世界——影子世界。
現(xiàn)實世界可聽可觸,卻一傅眾咻。人們不得不偽裝自己,察言觀色以求生存。但若一直壓抑自我無法發(fā)泄,人終會失去人的特性。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給精神休假的地方——影子世界。這里的事物全部以影子的形態(tài)存在。在這里可以號啕大哭,亦可放聲大笑;在這里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看人臉色行事;在這里沒有歧視和流言,只有真實和自我。如果心里能有這樣一片伊甸園,人又怎會愁腸百結(jié)?張先活在千年前,卻已經(jīng)懂得逍遙躲避。
但影子也畢竟是現(xiàn)實物象的投射,張先不可能永遠活在影子里,影子外的他必然也要面對各種非難與指責(zé),面對生活的艱辛與動蕩的生活。好在他有一個影子世界來慰藉心靈。不屑于鉤心斗角,不在意閑言碎語,活得問心無愧、快樂自在。這也讓我明白,應(yīng)該給自己留一片影子,好讓自己委屈的時候躲進去哭一場,害怕的時候逃進去避一避,沮喪的時候于其中積蓄能量,沉靜、洗滌自己的心靈,然后面對現(xiàn)實的世界,迎擊曲折和困難。這是張先所教給我的最寶貴的道理。
隔墻秋千,悠悠擺動,把自由的影子送到我眼里,又蕩漾到心里。
念那片墨影,思那位才子。
點評
張先,北宋著名詞人,以善于用“影”字而聞名,其詞作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朦朧美。解讀這樣一位古代文化名人,本不是高中生的強項,但本文作者卻獨辟蹊徑,從張先的“影”出發(fā),由此生發(fā)出了一個“影子世界”,借以代指與現(xiàn)實世界相對的理想世界。在那里,人們可以“不屑于鉤心斗角,不在意閑言碎語,活得問心無愧、快樂自在”。在作者看來,正是因為張先心中有這樣一個世界,所以他才能直面現(xiàn)實生活中的艱辛與動蕩。而自己也要學(xué)習(xí)張先,“留一片影子……沉靜、洗滌自己的心靈,然后面對現(xiàn)實的世界,迎擊曲折和困難”。作為一名高中生,能有如此獨到的見解,讓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