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摘 要]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其中講到了每個人都有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的需要。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這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有的甚至會變得心理扭曲,做出危害他人和社會的事情。而反觀我們的學校教育,受到老師喜歡的,多是班級為數不多的幾個學習成績好的“優(yōu)等生”,班級的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改變以往“唯分數論英雄”的評價方式是重點,發(fā)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成為優(yōu)秀學生的機會,校園才能變得群星閃耀。
[關鍵詞] 心理需要;個體差異;評選制度
周末和幾位班主任到楊港附近的困難學生家走了走,順便了解了解他們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來到陳同學家,他母親在家,和我們聊起孩子的學習,“孩子小學時我和他父親就在外打工,家里沒人管,基礎沒打好,學習老是跟不上,初二第二學期開學第一個月就告訴我不想上了,我叫他再努力地拼一個月試試,后來期中考試成績有進步,學校還給他發(fā)了一個學習進步之星的獎狀,拿到獎狀,孩子別提多開心啦,感覺勁頭比以前足多了,再也沒提過不想上學的事兒,學習也主動多了,你看這不他表哥周末在家,到他家問題目去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初二(2)班另一位男生,每次看到他負責拖教學樓底樓地面的時候,都是那么的認真專注,看到碎紙片之類的垃圾他總是先用手揀出來,再把地面拖得一塵不染。后來我通過和他的班主任交流了解到,這孩子性格比較內向,盡管學習非常努力,但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比較自卑,不喜歡說話。在期中表彰會上,我給他頒發(fā)“熱愛勞動之星”榮譽證書時,他那激動的眼神,和那聲微微顫抖的“謝謝”,讓我至今難忘。自那次大會以后,他的性格明顯開朗了許多,問題問得明顯多了,學習上遇到什么困難,他會主動來找我,老遠看到我總會喊一聲“校長好”。其實在學習中,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每次期中期末考試之后進行優(yōu)秀學生表彰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來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讓受到表揚不再只是優(yōu)生的專利,哪怕是基礎最差的學生,只要你品質好、勤奮,你就能得到學校、教師、同學的認可,得到獎勵。
教育面對的不是空洞、抽象符號意義上的人,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的人格、智慧和情感的具體的人。學生作為成長中的個體,其人格、情感和智慧的健康成長,理應成為學校教育的最終歸宿。所以我們今天的教育者理應始終保持一種“回到原點思考”的樸素心理,切實改變“只看分數不看人”的錯誤做法,用積極、客觀、公正、多元化的評價來引領我們孩子的成長。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在《調動人們的積極性的理論》中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其中講到了歸宿感和愛的需要,它就是指人類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一些欲望,如渴望友愛,感覺被信任、被尊重、被關注等。這類需要不同于淺層次的自然需要,它是人內心深處的需要,在“需要層次理論”中居于最高地位。作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就要多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今天的教育正從“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發(fā)展,教育應關注全體學生的成長,當全體學生都能茁壯成長的時候,教育才算真正發(fā)揮了它的教化的功能。天生其人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正像愛因斯坦說過的,無論是藝術作品還是科學成就,都源于個性。獨特的個性品質如果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就可能磨煉出學生個人的專長。
2017年3月,南方醫(yī)科大學又發(fā)生了一起大學生殺害同學的案件,一個曾經優(yōu)秀的學生,怎會持刀捅向自己的同窗?包括2013年復旦大學醫(yī)學院的寢室投毒案件,事后分析這些“優(yōu)秀”學生的心路歷程,透過他們亮麗的成績和看起來乖巧的性格,我們似乎看見了一顆千瘡百孔并最終陷入毀滅的心。為什么這樣的學生一路走來都會被學校、教師當成是“優(yōu)等生”呢?難道曾經的學校、曾經的教師一直不曾看見他們內心的迷茫與掙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何嘗不是“只看分數不看人”的教育的受害者?早在2004年,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師大顧明遠教授就曾發(fā)出倡議,廢除“三好學生”評選制度。一個班級就十來個甚至幾個三好學生,而評價的標準往往是由“三好”變成“一好”,包括不少教師和家長都這么認為,作為一個學生只要成績好就行,根本不關注什么德、體、美、勞,導致少數“學習優(yōu)秀生”出現了高分低能、思想道德品質缺失的問題。每一個孩子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世界上并沒有真正完美的人。每一個人都有所長有所短,這就要求我們在評價學生的時候,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很多時候,教師的一句話、一個表情都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在評價體系的建立上,教師不妨做些有益的嘗試,力爭讓我們對學生的評價能更加人性化、多元化。每次期中期末考試之后,我們在評選優(yōu)秀學生時,都力爭人盡其才,保證評價的多元化。另外,定期評選“學習優(yōu)秀之星”“學習勤奮之星”“學習進步之星”“文明禮貌之星”“文體之星”“勤儉節(jié)約之星”“熱愛勞動之星”“愛護公物之星”“助人為樂之星”……通過舉行莊嚴隆重的表彰儀式,力爭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同時又能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做到自信而不自大。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一馬當先不如萬馬奔騰,群星閃耀,讓學生在理性的基礎上個性飛揚,這樣的校園、這樣的教育、這樣的生命一定很精彩!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楊港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