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深化改革,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對于我國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英語教學。英語作為國際中普遍的交際語言,更是國家之間的溝通的橋梁,由此可看出,英語教學對于我國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小學時期作為學生英語的的啟蒙階段,此時的學生更容易接受英語學習,不過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還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诖?,本文關于小學英語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融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教學,不僅可以有效的促進小學生學習進步,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健全的發(fā)展。在現(xiàn)階段的新課改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促使學生全面性發(fā)展,提高學習的熱愛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不僅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正因如此,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還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個性化發(fā)展。
一、小學英語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當今的社會發(fā)展中,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備受家長的寵愛,但是在進入小學之后,小學生因為未經(jīng)歷過磨難在,致使小學生在校園學習的競爭中,競爭壓力過大、思維方式不同等原因逐漸的遇到各種心理問題。一旦這些心理問題無法及時的解決不僅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影響,甚至一些學生難以在接受生活的挑戰(zhàn),形成行為障礙[1]。正因如此,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勢在必行。同時由于小學英語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好奇心強,所以利用小學英語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的接受程度會比較高。此外,在小學英語佳偶俄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比如:在英語的知識競賽或者英語演講中,這種競爭力方式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強心,還可以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抗壓能力,幫助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小學英語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不僅需要拳迷昂新的個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還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前準備,設計合理的教學情景,提高課堂互動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教師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質(zhì)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中,教師作為課堂大引導者,教師需要遵循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從而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對于學生的影響頗深,所以只有教師自我的心理健康素質(zhì)做好,才可以在無形中影響到學生。具體的提高方法有: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書籍的閱讀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識理論。其次,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站學習,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質(zhì)。第三,實踐性,在設計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自我所學靈活的應用到活動中,從而通過實踐獲取經(jīng)驗,不斷的完善自我[2]。像在教師教授課程《My family》課程中,教師對于自我的家庭成員介紹一下,然后談談自我的家庭幸福,但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間可以穿插一則小矛盾的故事,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明白這是一種無法避免的事,還可以提高學生提高事物接受能力。
(二)教師創(chuàng)設和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對于小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教師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中的心理健康教學時,教師需要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自身的行為舉止,感染學生,促使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具體的方法:一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采用情景教學法。如:《My Birthday》一課教授為例,教師為該月出生的學生慶生,并且將整個英語課堂作為生日派對的現(xiàn)場,學生們?yōu)檫^生日的學生邊拍手邊唱生日快樂歌“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雖然沒有生日禮物,只有全班學生和教師陪著,但是讓過生日的同學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二是教師可以采用課堂設問法[3]。如:以《This Is My Day》課文為例,教師對于學生一天的生活詢問,教師問“Students, what did you do today?”有學生回答“It was a great day today. I play table tennis and football.”…,但是有一位女同學卻回答“I'm not happy that there is no favorite game today”,教師此時就可以利用自我所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開導學生,以便學生解開心結,快樂學習生活。第三,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探索學習,從探索中獲取經(jīng)驗,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教師深入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教師在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外界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教材中的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層次的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從而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班級中轉(zhuǎn)來一位新同學,教師介紹說:“Today, we have a new partner in our class.”同學和教師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新同學,并且班長主動站起來相信同學介紹自己“My name is Li Hua and I am the squad leader of this class.WhatI don't understand later can find me”[4]。這樣即表現(xiàn)了對于新同學的照顧,又可以讓新同學快速的融入到班集體中,而新同學也可以感受到班集體對于他的關愛。因此,一些書本中簡單的資源應用到生活中,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的心理能力加強,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要先明確心理教育在小學英語中的必要性,提高教師的憂患意識,從而帶動教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學英語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小學生環(huán)境適應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抗壓能力,從而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維. 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 考試周刊, 2017(75):112-112.
[2]丁鳴鳴.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教書育人, 2017(7).
[3]鐘莉. 小學英語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知識窗(教師版), 2017(2):76-76.
[4]何花.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6(2):189-189.
作者簡介:蒙銳敏(1980一),女,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qū)人,本科,小學英語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和英語的教研和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