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嘉
【摘要】我國新編教材改革的一大主要特點就是強化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該特點給高中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實驗是主要的生命科學探索途徑,而作為非常重要的一門實驗科學的生物學,生物實驗教學所發(fā)揮的作用可謂是不言而喻?;诖耍疚膶Ω咧猩飳嶒灲虒W方法進行了簡要論述,以其有助于教學效率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 生物實驗 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63-01
學習生物知識本質上就是了解并探究生命規(guī)律、生命現(xiàn)象,要充分尊重生物的客觀存在,立足于實際來對生物的生命特點、結構以及規(guī)律進行認識和了解。學習生物知識不可僅僅依靠死記硬背、外部灌輸,還應當對生物實驗進行觀察,前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生物知識理性的抽象,后者則可以使他們學習到生物知識可觀的具象,只有將兩者密切的予以結合才能夠真正的達到理想的生物教學效果。因此,要通過實驗教學讓高中生了解、認識、學習、掌握生物知識,從根本上領悟到所學每一物種的生命規(guī)律。
一、明確實驗目的,激發(fā)學習動機
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講,目的是人才去行動的一大結果,動機是激勵人采取行動的內在動力。而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只有先讓學生明確所做實驗的目的,才能產生自主參與動手實驗的動機,繼而強化實驗教學效果。但是在高中實驗課程的開始階段,學生對生物實驗相對較為陌生,認識不到生物實驗的重要性,因而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不僅要明確要求學生全面了解教科書中的實驗目的,同時還要真正知道該生物實驗在生活、生產等相關方面的具體應用。
二、掌握實驗方法,發(fā)揮示范作用
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真正學會觀察,而要想學會觀察就需要掌握實驗方法,因為不得要領的觀察往往難以達到實驗教學目的。對此,在讓學生明確每個實驗的目的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當向學生詳細講解實驗內容、步驟、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生物實驗有條不紊的進行??梢哉f,教師給予的實驗方法是學生進行實驗的方向與路標,但對于難度較大的一些生物實驗,即便是給出實驗方法,學生往往也難以抓住要領,這就需要教師親身的進行實驗示范,通過實驗示范的方式使其看到整個實驗過程,然后再讓學生動手做一遍該實驗,切身體會獲得實驗成果的喜悅。需要強調的是,實驗示范通常是教師來做,但為了進一步提高示范效果,可以換成學生來做,培養(yǎng)實驗示范學生骨干,在實驗課上將其示范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三、全面分析教材,把握實驗類型
新教材把課內外的小實驗、教師做的演示實驗以及學生做的分組實驗在教材的有關章節(jié)合理的穿插,成為教學內容尤為重要的部分。在課文前面亦或是課文中間的分組實驗通常稱之為探究性實驗或探索性實驗,將安排在課文后面的稱之為驗證性實驗。課內外小實驗、演示實驗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分別歸為以上兩種實驗類型。對于探究性實驗,具體指的是在不知道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借助于動手實驗、分析、探究所得出的實驗結果,繼而形成科學概念的認識活動。此類實驗內容基本上均是未學習過的新知識,因而學生往往會感到新鮮、好奇,學習興趣會得以調動。實驗過程就是學習、探索新知識的過程,經過實驗過程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探究性實驗不受諸多影響及限制,在未知的情況下進行,學生可以獨立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培養(yǎng)觀察、分析、操作以及解決問題等能力;對于驗證性實驗,指的是實驗人員在知道實驗結果的前提下所進行的以提高相關能力、加強有關知識、驗證實驗結果為目的的一種重復性實驗。此類實驗具備結果已知、目的明確、步驟規(guī)范、易達成實驗目的的特點。驗證性實驗不易受到課時因素或者季節(jié)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可以實現(xiàn)課程的靈活安排。但是驗證性實驗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不易提升實驗教學質量。所以,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對上述兩類實驗進行充分把握。
四、注重自我發(fā)現(xiàn),做好外部評價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需要在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以及自我發(fā)現(xiàn)過程的基礎上予以建立,生物實驗教學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使其多思多辨、多動手實踐的學習過程。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則是讓他們切身體會實驗課程中實驗對象的清晰真實,體會實驗過程的趣味性,體會通過參與實驗過程的具體收獲,體會知識建構和科研活動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熱愛科學情感的培養(yǎng)。舉例來說,在細胞膜與細胞核的實驗過程中,要對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進行觀察,教師不僅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根據(jù)生物教材中的相關內容規(guī)范的進行實驗,還應當鼓勵他們在具備同效同理的前提下根據(jù)自身的想象來選取實驗材料,這樣學生的自我想象、自我發(fā)現(xiàn)在得到可信的實驗結果后,其學習熱情便隨之得以激發(fā),并感染到其他學生,繼而強化實驗教學成效。除此之外,在生物實驗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都要啟發(fā)學生對自己以及對其他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xiàn)、收獲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然后教師再給出總結性評價,從而向班級上的每位學生盡可能多的輸入外部評價,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精神。
五、愛護實驗儀器,節(jié)省實驗材料
每個生物實驗前后,教師都應當要求學生養(yǎng)成洗手的良好習慣,以防止在實驗中污染實驗標本、試劑、儀器等,繼而避免造成實驗誤差,與此同時,還應當要求學生不做任何與實驗無關的動作,防止出現(xiàn)損壞儀器甚至意外事故等狀況。要教育學生節(jié)約使用實驗材料,嚴禁將實驗儀器帶出實驗。此外,為確保實驗儀器、材料及其他相關實驗用品不丟失,還可以在實驗前給每個實驗小組發(fā)放登記表,讓他們在實驗前后根據(jù)登記表來核實實驗儀器、實驗材料等。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讓學生真正的明確實驗原理和實驗目的,切身的投入到實驗的整個過程中,并且通過實驗過程分析、討論實驗結果,才能夠真正的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才能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實驗教學為高中生物教學搭建了一個有著很強開放性、可操作性的平臺,為教學人員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教學活動框架,所以,教師要提起對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視,多角度、多方位的完善生物實驗教學,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物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甘舒敏.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7,81(5):154-155.
[2]高筱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26(3):565-567.
[3]孔瑞林.探討高中生物課堂實驗教學[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6(4):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