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珍,蘇麗嫻,黃佩嬋
(廣東省開平市中心醫(yī)院,廣東 開平 529300)
腦出血是因患者腦血管病變引起的,是患者腦實質內(nèi)部出現(xiàn)非外傷性血管破裂導致[1]。一般而言,腦出血患者預后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吞咽障礙、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等,其中吞咽障礙較為常見,致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為此,在腦出血患者治療中,應注意對患者早期吞咽障礙進行認真篩查,從而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此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文現(xiàn)對2017年4月~2017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60例腦出血患者進行探討,分析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及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
1.1 臨床資料 將2017年4月~2017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60例腦出血患者選為觀察對象,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n=30)、干預組(n=30)。對照組患者中,女13例,男17例;年齡46~79歲,平均(59.32±2.16)歲;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8例,丘腦區(qū)6例,額顳葉6例,腦干6例,小腦4例。干預組患者中,女14例,男16例;年齡46~78歲,平均(59.75±2.35)歲;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10例,丘腦區(qū)7例,額顳葉5例,腦干5例,小腦3例。借助SPSS 18.0軟件對患者性別、年齡、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處理,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即①間接篩查:取患者坐位,觀察患者保持注意力的時間,同時觀察患者發(fā)音、吞咽口水、咳嗽次數(shù)等,共15項,每項計分1分。間接吞咽之后才可以直接吞咽,若未完成,說明患者吞咽障礙較為嚴重。②直接篩查:A.糊狀食物檢測:包括是否吞咽、聲音改變、延遲吞咽、不自主咳嗽、流口水5項,每項計分1分,測試3~5次之后,若患者無法吞咽、吞咽后流口水或者超過2 s、不自主咳嗽或者聲音改變,計分0分。若計分5分,需進行下一步測試。B.液體食物檢測:檢測項目與計分標準與糊狀食物檢測一致,需逐漸增大飲水量,即3 ml、5 ml、10 ml、20 ml、50 ml。若計分5分,需進行下一步測試。C.固體食物檢測:檢測項目與計分標準與糊狀食物檢測一致,10 s內(nèi)吞咽小片面包,測試3~5次。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給予患者適當?shù)乃幬镏笇c生活護理。在此基礎上,干預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內(nèi)容如下,①心理干預:腦出血是一種致殘率、致死率高的病癥,導致患者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為此,在臨床治療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充分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給予恰當?shù)男睦硎鑼?,增加溝通次?shù),讓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關懷、被關愛,以此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更加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3]。②飲食干預:患者術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吞咽障礙,應時刻注意患者飲食,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對于未出現(xiàn)吞咽障礙的患者,指導患者多食用易吸收、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禁食油膩、辛辣的食物;對于輕度吞咽障礙的患者,指導患者食用流質食物或者軟質食物,以此減輕吞咽障礙;對于中度吞咽障礙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將食物做成不需要咀嚼的糊狀,且禁止患者食用液態(tài)食物與藥物;對于重度吞咽障礙的患者,在征求患者意見后給予鼻飼[4]。如果患者偏癱,護理人員應協(xié)助患者進食,取患者半坐位,墊起患者一側肩膀,于床旁喂食,盡可能于患者健側喂食,在喂食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tài);如果患者咳嗽、氣促、吞咽困難等,應馬上停止喂食,并進行恰當處理。③健康宣教:詳細向患者說明有關疾病、治療等知識,叮囑患者及其家屬有關注意事項,以此提高患者依從性。④吞咽功能鍛煉:指導患者逐漸學會卷舌,反復運動,進而激發(fā)舌肌功能,提高舌頭靈活性[5]。若患者熟練卷舌運動后,逐漸增大運動強度,進而讓患者達到自行進食的效果。同時,指導患者進行發(fā)聲、吹氣訓練,在發(fā)聲訓練中,選擇爆破音詞匯,維持唇部最佳生理外形;在吹氣訓練中,取一個吸管,捏住低端,讓患者吹氣,反復練習20次。此外,指導患者進行空吞咽訓練,即取一棉簽浸入冰水中,護理人員輕碰患者軟腭、舌根、咽后壁,以此協(xié)助患者予以空吞咽訓練。⑤口腔護理:能夠自行漱口的患者,應隨時協(xié)助其漱口,保持口腔濕潤;無法自行漱口的患者,應定時進行口腔護理,每日早晚各1次。⑥家屬參與指導:積極和患者家屬溝通,向其說明護理干預的重要性,并指導其展開相關操作,從而為患者提供相應的支持與鼓勵,以此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早期吞咽障礙程度、疾病知識知曉率、護理依從性、生活質量、營養(yǎng)狀況、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比較。①采用吞咽功能評估量表(GUSS)對患者早期吞咽障礙程度進行評估,總分為20分,無吞咽障礙20分,輕度吞咽障礙15~19分,中度吞咽障礙10~14分,重度吞咽障礙0~9分[6]。②采用自制問卷評估患者護理依從性,滿分為100分,完全依從>85分,部分依從60~85分,未依從<60分,依從性=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③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74)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7]。④營養(yǎng)狀況指標為血清前清蛋白(PA)。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借助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對患者觀察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早期吞咽障礙程度對比 干預組患者早期吞咽障礙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早期吞咽障礙程度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early swallowing disorder i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對比 干預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jù)為93.33%、73.33%,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ing compli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組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對比 干預組患者血清P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jù)為(195.61±10.65)mg/L、(159.25±11.24)mg/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861 6,P=0.000 0)。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x±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lif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分)
2.5 兩組患者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對比 干預組患者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jù)為6.67%(2/30)、26.67%(8/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0 0,P=0.037 6)。
腦出血患者出現(xiàn)吞咽障礙,致使患者生活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患者進食,導致患者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8]。所以,在腦出血患者治療中,要盡早篩查患者吞咽障礙情況,進而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護理干預,以此提高治療效果。除此之外,還要充分認識到吞咽障礙的危害性,給予恰當護理,從而提高患者預后。
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提倡給予全面性、綜合性護理干預,以此防范與減輕吞咽障礙,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此外,若腦卒中患者出現(xiàn)吞咽障礙,易導致口腔內(nèi)食物殘留,促進細菌生長,進而因為口腔不衛(wèi)生而滋生細菌,引發(fā)胃液逆流出現(xiàn)高酸度誤咽物及吸入性肺炎,致使患者治療效果不佳,為此,在臨床中,加強口腔護理的實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9-10]。同時,還要加強吞咽功能的鍛煉,從而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本文研究表明:干預組患者早期吞咽障礙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患者,護理依從性、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評分及血清P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通過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及護理干預的實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 范艷妮,宋晶.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腦出血患者護理中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4(S2):542-543.
[2] 潘賢妃,王海英,童巧薇,等.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和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3):135-137.
[3] 張虹.腦出血偏癱患者護理中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應用評價[J/OL].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S1):541-542.
[4] 韓琴,夏文廣,張陽普,等.腦出血后吞咽障礙患者早期行康復護理的療效觀察[J].當代護士,2017,14(7):113-115.
[5] 段雪瓊.術后腦出血患者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及對其施以康復護理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29):199,201.
[6] 陳君霞,王慧梅,劉楊君,等.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8):146-149,153.
[7] 張霞,苗傳娜,馬麗紅,等.圍術期優(yōu)質護理配合心理護理干預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4):95-98.
[8] 李景.早期吞咽功能訓練對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0):255-256.
[9] 孟慶花,魏杰梅,張傳蓮.腦出血患者并發(fā)吞咽障礙的早期護理干預[J].菏澤醫(yī)學??茖W校學報,2015,27(1):60-61,77.
[10]林寶珠.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預防便秘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