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安州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內科 四川 綿陽 622655)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類疾病發(fā)病率與日俱增,其中慢性心力衰(慢性心衰)因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而逐年遞增。慢性心衰是種由多種病因引發(fā)的,以運動能力下降、疲乏無力和勞力性呼吸困難為特點的綜合征。若未接受積極有效的治療,此類患者將出現各項器官功能退化、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有研究指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可有效預防且逆轉慢性心衰患者心肌肥厚與重構,而合用抗醛固酮類藥物能夠糾正單用ACEI伴發(fā)的“醛固酮逃逸現象”,從而阻止慢性心衰的惡化。本研究采用螺內酯與貝那普利聯合給藥的治療方法,探究此治療方法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響。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間于我院住院治療的97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納入標準:符合我國2014年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2];年齡大于60歲。排除標準:已存在功能認知障礙、精神異常者;患有其他器質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者。所有患者家屬均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65.6±3.2)歲。觀察組49例,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66.2±4.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內科常規(guī)治療手段:去病因、正常休息、限鹽,給予強心劑、β受體阻滯劑等。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14)2.5~40mg/d,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用量,且隨著治療天數逐漸增加用藥量。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上給予患者螺內酯片(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070)口服治療,20mg/d。兩組患者均接受3個月的治療。
治療3個月后,對比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同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的變化情況。
1.3.1 臨床療效 (1)顯效:治療后心功能恢復為Ⅰ級,或心功能改善Ⅱ或Ⅱ級以上;(2)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級,但未達到Ⅰ級功能;(3)無效:用藥前后心功能分級無變化。
1.3.2 心功能指標 治療前后均兩組患者均接受心臟彩超檢查,檢查指標包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每博輸出量(SV)、心排血量(CO)。
采用SPSS21.0進行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臨床療效等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分析。檢驗水準α值取雙側0.05。
觀察組顯效40例,有效3例,無效6例;對照組顯效27例,有效4例,無效17例。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87.76%)顯著高于對照組(64.5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LVEF、SV、CO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SV、CO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組內治療前比較,aP<0.05;與組間同時間點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 LVEDd(mm) LVESd(mm) LVEF(%) SV(mL) CO(L/min)觀察組(n=49)治療前 56.51±4.24 47.74±4.55 33.62±2.21 52.14±2.03 3.12±0.21治療后 46.81±3.94ab 42.90±3.86ab 48.25±3.71ab 77.34±2.98ab 4.27±0.33ab對照組(n=48)治療前 57.60±4.07 48.62±3.33 32.67±2.35 53.13±2.26 3.10±0.43治療后 53.86±4.12a 46.12±2.12a 39.48±4.34a 67.34±3.08a 3.78±0.45a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計,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為1.3%~5.6%,且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病率略高于發(fā)達國家[3]。目前針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復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配合運動療法,以減輕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因此選用療效確切的藥物是治療慢性心衰的重中之重。
螺內酯屬于利尿藥,可通過拮抗醛固酮對腎小管發(fā)揮作用,能發(fā)揮保鉀利尿的作用,有助于減輕心臟前負荷,也可同時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RAS)系統活性、交感神經系統激活介導的心機細胞內鈣超負荷,從而減緩心肌肥厚和心肌纖維化[4]。貝那普利是一種雙通道ACE抑制劑,通過抑制RAS系統,減少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的生成,降低血管阻力和減輕水鈉潴留,適合于各種類型的心力衰竭治療,特別是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患者[5]。
LVEDd、LVESd及LVEF等指標是評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87.76%)顯著高于對照組(64.58%);兩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LVEF、SV、CO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SV、CO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螺內酯聯合貝那普利能顯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且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螺內酯聯合貝那普利可作為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用藥,能顯著改善機體的心機功能,值得推廣。
[1]尹璐,康曉新,曲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心衰[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3):307-309.
[2]王.《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解讀[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6,44(5):14-16.
[3]張源明,梁平.心力衰竭的治療策略:目前的定位及選擇[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1):4678-4679.
[4]魏剛房萬菊周湘忠等.螺內酯聯合美托洛爾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室重構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4):451-455.
[5]曾廣偉,秦超師,康曉軍,等.貝那普利聯合螺內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7,46(9):1288-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