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洋
摘 要:電梯作為人們出行的便捷化垂直運載設備,在如今社會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而對電梯進行監(jiān)督(定期)檢驗是確保電梯的生產制造質量、維修保養(yǎng)質量,進而提高電梯使用安全性。本文結合多年的實際檢驗現場與工作經驗,對電梯建議中的電梯底坑空間尺寸進行問題匯總,結合相應的檢驗依據及設計規(guī)范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措施,避免因此問題造引起電梯安全使用問題。
關鍵詞:電梯檢驗 底坑空間 尺寸問題 整改措施
中圖分類號:TU8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2(b)-0032-02
電梯的使用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前社會熱門話題及重點關注對象,所以對電梯安裝、電梯維修保養(yǎng)及使用狀況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檢驗是必然的安全責任要求。在實際電梯檢驗中,電梯底坑空間尺寸及檢驗項目易被忽視,就存在多種電梯底坑空間尺寸問題對電梯的安全運行造成潛在危害。對此,本文筆者結合相關設計圖紙、檢驗依據及標準規(guī)范就此問題予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措施避免安全隱患的存在。
1 實際問題情況
底坑空間,是電梯監(jiān)督檢驗項目。檢驗人員初次進現場檢驗時,需查閱電梯井道布置圖和底坑土建圖的空間尺寸、部件位置等等與實際現場比對;查閱緩沖器型式試驗報告和選型要求與實際現場比對;可通過測量緩沖器頂部端面至底坑平面高度的實際值,推算底坑空間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常易出現的問題:一是緩沖器選型不對;二是底坑空間尺寸高度不夠。直接影響到電梯安全運行和檢修時人員無法在底坑作業(yè),在緩沖器試驗或模擬電梯墜落部件保護時,易造成轎廂護腳板觸地損壞。
2 對應的檢驗依據
2.1 底坑尺寸
TSG T7001-2009《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之底坑空間§3.14項規(guī)定:轎廂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底坑空間尺寸應當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底坑中有一個不小于0.50m×0.60m×1.0m的空間(任一面朝下即可)。
(2)底坑底面與轎廂最低部件的自由垂直距離(H垂)不小于0.50m,下述之間的水平距離在0.15m之內時,這個距離可減小到0.10m。
①垂直滑動門的部件、護腳板和相鄰的井道壁。
②轎廂最低部件和導軌。
當水平距離大于0.15m但小于0.5m時,此垂直距離可按等比例增加至0.5m。
2.2 緩沖器行程(H行)
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第10.4項——轎廂和對重緩沖器的行程規(guī)定:
(1)術語“完全壓縮”是指緩沖器被壓縮掉90%的高度。
(2)線性蓄能型緩沖器可能的總行程應至少等于相應于115%額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離的兩倍,即0.135V2(m)。無論如何,此行程不得小于65mm。
(3)耗能型緩沖器可能的總行程應至少等于相應于115%額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離,即0.0674V2(m)。如采用減行程緩沖器時,可采用轎廂與緩沖器剛接觸時的速度取代額定速度,但行程不得小于:
①當額定速度小于或等于4m/s時,行程為0.0674V2(m)的1/2。無論如何,此行程不應小于0.42m。
②當額定速度大于4m/s時,行程為0.0674V2(m)的1/3。無論如何,此行程不應小于0.54m。
2.3 轎廂護腳板高度(H護)
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第8.4項——護腳板規(guī)定:轎廂護腳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不應小于0.75m。
2.4 數據理論推導
根據上述標準規(guī)范的數據要求,可推導出理論參數范圍。
(1)緩沖器的高度范圍H緩:緩沖器行程距離H行/壓縮比。
①線性蓄能型緩沖器(≤1.0m/s)時,。無論如何,不得小于72mm。
②耗能緩沖器時,可被壓縮部分高度為。但采用減行程緩沖器時,
當額定速度小于或等于4m/s時,。無論如何,此行程不應小于0.46m。
當額定速度大于4m/s時,。無論如何,此行程不應小于0.60m。
(2)無壓縮時,緩沖器頂部端面至底坑平面高度Hp:
其中:H護為轎廂護腳板高度;
H垂為底坑底面與轎廂最低部件(護腳板)的自由垂直距離;
h1為轎廂撞板與轎廂內水平面的垂直距離;
H行為緩沖器行程距離。
當數據參數取要求最小值時,即H護=0.75m;H垂=0.10m;h1=0.20m(制造時,已確定)能計算出在緩沖器無壓縮時,緩沖器頂部端面至底坑平面高度Hp的最小值。
①線性蓄能型緩沖器:H行最小值為65mm(0.065m)。
②耗能緩沖器。
當額定速度小于或等于4m/s時,H行最小值為0.42m。
當額定速度大于4m/s時,H行最小值為0.54m。
在現場檢驗時,檢驗人員可測量緩沖器高度H緩和緩沖器頂部端面至底坑平面高度Hp與理論計算值比較,如符合則表面底坑空間設置有效。
3 整改措施
針對此類問題,檢驗人員在使用單位申報電梯安裝資料時,需仔細查看對應的圖紙尺寸設計和設備選型,力爭從根源消除此類問題的發(fā)生。若不能,需施工單位在樓體土建實施過程中,需多次去現場監(jiān)督電梯井道底坑土建情況確保按圖施工。監(jiān)督檢驗時,若發(fā)現問題應當填寫檢驗問題整改單,要求電梯安裝單位協商生產單位對緩沖器更換,或者協商土建單位進行底坑空間整改。待問題解決完成后,復檢合格電梯才能交付使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梯底坑空間尺寸問題是監(jiān)督檢驗項目,屬于固有不可變性的問題。問題緣由多是土建設計圖紙與電梯井道參數要求不符合,應在土建技術交底工作中明確電梯底坑空間參數要求。電梯底坑空間的合理化設計能滿足維修人員在檢修過程的安全距離需求,能保證電梯在緩沖器試驗時電梯不發(fā)生轎廂護腳板觸地問題,滿足電梯底坑空間與下極限距離對轎廂緩沖器之間的關系符合要求,從而確保電梯的安全使用和運行試驗。
參考文獻
[1] 張翔.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一些問題及其檢驗依據[J].中國電梯,2016(17):59-62.
[2] TSG T7001-2009,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S].
[3] 龍志健.電梯頂部和底坑安全空間測量的要點分析[J].機電工程技術,2017(3):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