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要】在良好的文化閱讀氛圍的熏陶下,每位學生都會成為閱讀的愛好者,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也會大大提升。教師在教學時還應(yīng)該注重引導學生以讀為根本,教會學生精讀和泛讀,讓學生學會理解的讀,傳情的讀,讀出情感,讀出韻味,從讀中體會到文學的優(yōu)美,從讀中體會到中國語言文字的獨特之美。
【關(guān)鍵詞】傳統(tǒng)文化視角 小學語文 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01
教師應(yīng)該給予學生一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僅僅閱讀課本文章會嚴重阻礙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會下降,因此學校應(yīng)該設(shè)定專門的閱讀室來供學生閱讀,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清雅的閱讀場所和閱讀空間。
一、引導學生“讀”
經(jīng)常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chǔ)。課內(nèi)閱讀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側(cè)重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方法的指導是必須的,但要掌握這種閱讀方法,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并形成一種習慣。學生在運用多種閱讀的同時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fā)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能夠達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因此,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皶x百遍,其義自見?!闭Z文教師在課堂上大多會采用自由朗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等閱讀方法,這樣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真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我覺得不妨試試以下方法:(1)通讀,整體感知課文。(2)掃描,把握重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3)精讀,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喜歡的句段,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點批注。(4)摘抄,把文中寫得最好的詞句段落摘錄下來。
二、教會學生“品”
在讀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學會品味課文。(1)品味語言,抓住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段落身臨其境地去閱讀,去想象,去感悟,去欣賞。(2)品味情感,讓學生走進課文,進入角色,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體會邱少云被火包圍著作者的心情時,我先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地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自己的戰(zhàn)友被火燒死的情形,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然后再閱讀作者心里難過的這段話,這樣讀者自然和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了共鳴??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要多動腦筋,大膽創(chuàng)新,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靈活運用以上四種方法,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是學生為興趣而自主獲取信息的一種學習途徑,課外閱讀主要是學生為需要而閱讀,為實用而閱讀,它關(guān)注的是文章的內(nèi)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如今小學生課外閱讀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課外閱讀則是指教材以外的輔助性閱讀、自主選擇的各種作品的閱讀,這種閱讀大多是在課外由學生獨立完成,下面我談?wù)勑W生課外閱讀的一些個人體會。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jīng)常伴有標劃、批注、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閱讀能夠充實一個人 ,將小學生愛鬧愛玩的多余精力運用到閱讀中,使他們徜徉在書的海洋里。當然,閱讀還可以增加自身的修養(yǎng),可以使人博學多才,可以答疑解惑,讓學生對于未知的未來有一個美好的展望。閱讀還可以使人更加了解世界,了解人類,了解自己,讀書可以引領(lǐng)我們到很多去不了的世界,讀書可以作為無聊時的消遣,也可以作為取得文憑的工具,當然小學語文不需要考慮文憑一說,但它卻能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隨著網(wǎng)絡(luò)的崛起,小學生的課外時間被各種影像,動畫片所吸引,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有了閱讀的興趣才會提升閱讀的質(zhì)量。
三、鼓勵學生“評”
我們在閱讀、品味、分析后,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評論。“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思想內(nèi)容,鼓勵學生批判地繼承,敢于評價敢于創(chuàng)新,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只要言之有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了,但光有興趣而毫無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書海中"瀟灑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課外閱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常有家長反映:老師,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而他也都喜歡看,可怎么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問題大多由于學生的閱讀方法不對。因此,我們教師應(yīng)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會讀書,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yǎng)。
1.指導寫讀書筆記。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shè)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wù),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2.指導速讀。在現(xiàn)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yīng)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yīng)指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積極的語文閱讀課堂應(yīng)該是積極的,學生有獨立思考,合作,自主學習的時間,課前有自己的感悟,探究和發(fā)現(xiàn),課上會與老師同學積極探討,對于學術(shù)問題敢于積極發(fā)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或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這才是一種學生積極閱讀學習的狀態(tài),一種健康的學習方式。最后,教師應(yīng)該注重學生閱讀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心情。
參考文獻:
[1]李國棟.《閱讀教學的理論困境》[J].《語文教學通訊》,2016年第5期.
[2]郝毅.《探析建構(gòu)主義指導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J].《科教文匯》,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