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英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闡述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設計原則和教學過程,并介紹初步成效及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英語 課堂 游戲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C-0139-03
當前高職英語課堂大多是以詞匯和語法等語言形式為主要內(nèi)容的“3P”教學模式,教師唱獨角戲,只有少數(shù)學生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課堂活動多數(shù)只是機械重復、機械操練,很少看到游戲的應用,學生容易分心和疲勞,不能真正激發(fā)學習興趣。玩游戲是人的天性,課堂學習如果順著人的天性,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適當?shù)挠螒颦h(huán)節(jié),不僅使英語教學過程變得有趣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而且能創(chuàng)造一種興致勃勃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減輕學生的疲勞感,增強學習專注度。
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開學初,筆者對所任課班級學生做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其中一項問卷內(nèi)容為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分數(shù)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6.6%的學生是79-70分之間,23.3%是69-60分之間,70%是59分以下,可見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授課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甚至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難以融入課堂,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有些因為中學沒學好英語,有很強的自卑感。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高,導致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不高。
高職英語課堂所采用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是導致教學質(zhì)量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一種功利傾向,那就是在應試教育的支配下,考什么教師就重點教什么,考什么學生就用心學什么,教學內(nèi)容都是圍繞著考試來進行,教學方式多數(shù)是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教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乏味。在課堂上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玩手機、睡覺或干其他與課堂無關的事,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
此外,由于大學擴招的影響,任課的老師普遍反映班級人數(shù)過多,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內(nèi)容設置游戲競賽,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緩解基礎差的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消化吸收學習內(nèi)容,感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由厭學轉(zhuǎn)為樂學。
二、高職英語課堂中游戲教學的應用過程
在高職英語課堂中應用游戲教學,首先要對游戲教學進行設計,然后再根據(jù)設計開展教學。
(一)游戲教學的設計原則
1.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原則。筆者在講授“Stopping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這一課時,在“Warming up”這一部分設置了一個互動的小游戲。教師說“Hello,I am Mr. Black”(在黑板寫下Mr. Black,并隨手拿起一支粉筆當作煙假裝抽起來,時不時還咳嗽一下。)“Are you interested in me?If you say Yes,then please ask me any questions you like.”學生剛開始沒有反應過來,但看見教師的抽煙狀,就非常感興趣,紛紛發(fā)問:“Mr. Black,why do you call yourself Mr. Black?”“Mr. Black,may I ask you how many packs of cigarette do you smoke a day?”“Mr.Black,are you a heavy smoker?”“Mr. Black,do you think smoking is harmful for your health?”……教師運用課文內(nèi)容回答學生的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調(diào)動了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2.形式多樣化原則。選擇的游戲要講究多樣性,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設計新穎多樣的游戲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設計一些新鮮的、有趣的或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如:Bingo,The wall has ears,Hangman,Simon says,Words match,F(xiàn)ollow me,Missing words,Who has best memory?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生學了新單詞或短語,教師往往會讓學生讀幾遍,反復跟讀學生會覺得乏味。這時如果設置一個小游戲:Golden finger,每三個學生為一組,教師讀單詞,學生復述的同時,在同一本書的單詞表上快速找出這個單詞,最快找到這個單詞的學生獲勝。把枯燥的讀單詞與快樂的游戲結合,學生心情愉悅,注意力很快又集中到課堂中來。
3.面向全體原則。設置的游戲盡量照顧到每個學生。正如有學者所說,“德國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和活動,很多是分給‘一個組而不是‘一個人,老師根據(jù)‘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來確定組內(nèi)學生的分數(shù),要想得到好的分數(shù),小組內(nèi)的學生必須懂得如何根據(jù)小組成員的特點進行有效分工?!被顒用嫦蛉w,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都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
4.與新技術相結合原則?,F(xiàn)在的孩子“思想快、反應快、打起計算機也快。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觀念靈活、轉(zhuǎn)變得快、適應得快。過去很多完全沒錯的教育方法,放到今天,都可能出問題”?,F(xiàn)在的學生生活在新時代,他們期望課堂活動豐富多彩、不斷有新鮮感,教師要多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課堂游戲,如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節(jié)省很多板書的時間,而且還有動畫效果。比如“Family”這一課,課文引入的時候,教師通過多媒體顯示一些名人小時候與其家人在一起的相片,讓大家猜猜他是誰,學生在猜的過程中興致勃勃,學完課文后,教師又設置了任務,讓學生分小組制作關于自己家庭或名人家庭的簡單課件,并在課堂上用英語介紹。學生通過自己上網(wǎng)查找資料,小組合作,課件展示,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個任務完成得非常好。
5.真實性原則。很多學生學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考試通過則放棄對英語的學習,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動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角度思考,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真實的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比如在“Food”這一課,學習課文及課文中出現(xiàn)的菜名,教師講授如何用英語翻譯中文菜名的方法后,在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1分鐘內(nèi)用英文寫一寫自己最愛吃的一道菜,然后同桌互問互答“Whats your favorite food?”最后志愿者在黑板上用英語寫出自己最喜歡的那道菜,其他同學口頭翻譯菜名,說得最快最準確的同學獲勝。
(二)課堂教學課例
本次課例的主題為“Self Introduction”。對象為高職一年級學生,約45人。教學過程為:通過復習自我介紹的句型,講解寫作技巧,學生完成課堂寫作,教師給予點評。以下分別是傳統(tǒng)教學與游戲教學的教學過程:
1.課堂教學過程一。步驟為:第一,復習。教師引導學生說說寫自我介紹用什么句型,部分基礎好的學生能說出關于姓名、年齡、籍貫及愛好的句型。第二,講解寫作技巧。教師講解新的知識點,啟發(fā)學生要注意細節(jié)的描寫,描述要具體。第三,練習。學生現(xiàn)場寫作,并交由教師批改。第四,點評。請兩名學生在黑板上抄寫自己的作文,全班同學共同批改,并作出評價,教師最后點評。
2.課堂教學過程二。步驟為:第一,課前熱身游戲。學生甲乙丙三人一組上講臺自我介紹,學生甲先自我介紹,接著學生乙介紹自己后,還要把學生甲介紹給全班同學,最后學生丙介紹自己,接著再把學生甲乙分別介紹給大家。這個自我介紹的游戲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在介紹他人的時候,學生有時會犯he / she不分的錯誤,或不記得前一個同學說的內(nèi)容,就現(xiàn)場問“Your name,please?”“ Your hobby?”其他同學就會發(fā)出善意的提醒及開心的笑,通過非機械的幾次重復,學生既練了口語,又練了聽力,也練了膽量,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第二,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寫出自我介紹的句型,在規(guī)定時間討論后,各小組成員爭先恐后沖上講臺依次在黑板上寫下本小組的討論成果,教師進行簡單點評。第三,完成寫作。學生經(jīng)過熱身、討論后,在15分鐘內(nèi)隨堂完成一篇自我介紹的作文并上交。第四,設置游戲講評作文。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采取讀范文講評的方式,筆者講評的時候也是采取朗讀的方式,但不同的是,設置了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Who is he?”能在教師朗讀范文三句之內(nèi)猜出來的可為本組贏3分,此外還可以讓有表現(xiàn)欲望的學生代替教師來朗讀,最后再對該篇作文簡單開展自評、他評、教師評。
以上兩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過程一是筆者以前使用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既復習了舊知識,又講授了新知識,當堂進行了寫作操練,還進行了范文講評;雖設置了課堂活動,但只有基礎較好的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度不高,基本上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師生間缺乏真正的交流。課堂教學過程二課前熱身融入了游戲教學,學生覺得新穎,興趣很高,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接著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對討論后的成果印象深刻,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能主動上黑板寫出該小組的討論成果;最后完成寫作后,設置聽范文猜猜他是誰的游戲,猜出來的學生興奮不已,成就感很強,絕大部分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練了聽力,又練了朗讀,對點評也印象深刻。
三、游戲教學的初步成效
(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在開學初對實驗班進行了第一次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為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分數(shù)如何,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情況。問卷表明只有36.6%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一個學期后,對學生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53.4%的學生認為高職英語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所提高,比開學初提高了16.8個百分點,只有極個別學生對英語毫無興趣。
在高職英語課堂中融入游戲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改變,大部分學生肯定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的可行性。一個學期后,83.3%的學生認為高職英語課堂氛圍活躍,86.7%的學生認為游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促進了自己的學習。
(二)提高了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
該學期課程結束后,筆者查看了學生的網(wǎng)上評學,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這學期的教學比較滿意,表1所示為學生網(wǎng)上評學的具體內(nèi)容。
四、結語
在高職英語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需注意以下問題:教師在課堂游戲前講清楚規(guī)則,有利于課堂游戲的順利開展;游戲設計的目的須明確,以便達到教師預期的效果;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游戲的時間不要拖延太長;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和學生一起簡單地開展自評、他評、教師評,表揚好的方面,指出不足,做到準確、公正、客觀、全面。
總之,通過課堂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在愉快的情緒中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點,基礎差的學生也能通過游戲和小組的幫助緩解緊張情緒,大部分學生能由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對英語的興趣提高顯著,能將英語的學習延續(xù)到日常生活中。
【參考文獻】
[1]趙楠.德國教育的“美麗與哀愁”[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3
[2]劉墉.世說心語2劉墉教育秘笈[M].南寧:接力出版社,2008
[3]胡慶芳.日本課例研究在美國的移植、變異與未來[J].外國教育研究,2006(4)
[4]王志敏.外語學習動機激發(fā)策略的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