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平
時尚是一種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應新,衣著隨時尚流行,飲食也隨時尚風行。
宋之前,人們飲末茶,之后飲葉茶,我的祖父輩們飲紅茶,父輩飲花茶,我則飲綠茶,不是不喜歡紅茶花茶,是我周圍的人皆飲綠茶,隨大流唄。綠茶之中,一陣飲碧螺春,一陣飲龍井,前一陣子還時髦過一種叫“青山綠水”的茶。以前沏茶時是先放茶后注水,現(xiàn)在則是先注水后放茶,我不知其中的道理,也是隨大流。喝酒同樣如此,困難時期,南北多用散裝的紅薯酒,之后是瓶裝的高粱白。一地與一地也不同,有尚曲酒者,有尚燒酒者,且每個階層似乎都有自己的崇尚。我與一位外地學友久別重逢,席間他堅持要喝洋酒,因為他富了,喝完后意猶未盡,于是改成了燒酒,終于露出了草根本色。
高糖高脂高蛋白曾是國人飯桌上的追求,可時下人們對此避之不及。以肥肉為例,過去官方有種說法:“中國是塊肥肉,誰都想吃?!蹦菚r幾乎所有的人都將肥肉當做美食。割肉要膘,掛油更佳。羊身上最肥的地方是尾巴蓋,由油脂構成,蒙古跤手中的奪魁者其獎賞就是一條尾巴。豬身上最肥的地方在肚下,此處宜制紅燒肉塊。炒菜若想提味,非豬油不可,煉了油的肉渣,還可入餡做餃子包子。若將豬油一匙直接入碗面中,那才夠滋味。梁文薔是梁實秋先生的女公子,抗戰(zhàn)時在重慶的南開中學念書,那時她的最高享受便是一匙豬油,“偶然母親托人給我?guī)硪恍」藜欲}的豬油,我就可以拿一勺白白的豬油拌在熱飯中,香噴噴地滑滑地就可以吃下一大碗飯。這是很難得的享受?!蔽乙苍鴮⒋说认硎苎耘c時下的年輕人,遭來的是好一頓奚落揶揄,“真惡心!”但那時胃里的確迫切需要這樣的東西,今人即便有所需,也會不自覺地受到心理排斥而不敢為。誰操縱了這種心理暗示,并使之成為大眾的集體無意識,時尚,還是時尚。
如今油炸的天津麻花、高糖的聞喜煮餅、高膽固醇的爆炒肥腸、純肉的狗不理包子等等傳統(tǒng)名吃的失落,皆與人們胃口的時尚有關,胃口的變化即導致了飲食的變化。時尚在變,你跟著時尚不得不變,但有一些東西卻不會變。無論他人如何的不屑微視,如今一盤炒雞蛋、一碟豬頭肉仍是我的最愛,因為那是我孩童時代的極膳,這種食品的烹飪意味著要過年了,或有貴客登門了。一個人成年以后的口味,幼年時期即已形成,更確切地說,你的口味,就是你母親的廚藝。
選自《編輯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