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鴦 姚秦英 陳婷婷
神經性耳鳴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頑癥之一,近年來發(fā)生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嚴重者可伴有眩暈、耳聾等,對患者的生活、心理、睡眠造成了一定的困擾[1]。目前神經性耳鳴的病因尚不清楚,耳部微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及代謝障礙可能是耳鳴發(fā)生的主要病因[2]。神經性耳鳴的臨床治療方案較多,但尚未發(fā)現能夠徹底治愈耳鳴的藥物[3]。中醫(yī)理論認為肝腎與耳具有密切的相關性,腎為先天之本,生髓藏精,開竅于耳[4]。本研究在西醫(yī)治療神經性耳鳴的基礎上加用自擬益腎養(yǎng)血通竅湯,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神經性耳鳴患者12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62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男性34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50.4±6.8)歲;平均病程(5.7±1.4)個月;聽力障礙分級:正常29例,輕度18例,中度15例;單側耳鳴41例,雙側耳鳴21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 32例;平均年齡(50.7±6.5)歲;平均病程(5.9±1.5)個月;聽力障礙分級:正常31例,輕度19例,中度12例;單側耳鳴45例,雙側耳鳴17例。兩組患者之間的性別、年齡、病程、聽力障礙分級、患側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中關于神經性耳鳴的診斷標準[5];②年齡18~65歲;③病程>1個月;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外傷、糖尿病、血液病等引發(fā)的耳鳴;②伴有耳部占位性病變;③精神類疾病的患者;④伴有嚴重器質性病變的患者;⑤肝腎功能不全患者;⑥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⑦對服用藥物過敏的患者。
對照組采用右旋糖酐40氯化鈉注射液(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34)進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每次250ml;甲鈷胺注射液(福建金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740)進行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0.5mg;鹽酸氟桂利嗪膠囊(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003)口服,每日臨睡前1次,每次0.5mg;連續(xù)治療15天為一療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自擬益腎養(yǎng)血通竅湯,基礎方:熟地黃30g、山萸肉30g、當歸 15g、女貞子 15g、炒白芍 15g、路路通 15g、山藥12g、川芎 12g、地龍 10g、石菖蒲 10g、王不留行 6g、炙甘草6g、枳殼6g。加減法:對于瘀血阻絡嚴重者加用土元、炮山甲、沒藥;對于體胖、舌淡白胖嫩、苔白滑潤者加用海藻、昆布、浙貝母;對于伴有頭暈目眩的患者加用牡蠣、龍骨、珍珠母;對于潮熱盜汗的患者加龜板、知母、地骨皮;對于兼面色光白、形寒肢冷的患者加用制附子、肉桂;對于倦怠乏力、中氣不足、飲食較差的患者加用炒白術、黨參、黃芪。將上述藥物水煎取汁共400ml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連續(xù)治療15天為一療程。
觀察并比較兩組神經性耳鳴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的中醫(yī)癥候變化、耳鳴分級評分。臨床療效根據《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的評定標準[6]:①治愈:耳鳴癥狀完全消失,語言頻率恢復至病前水平或者正常水平;②顯效:耳鳴癥狀基本消失,語言頻率提升至少25dB,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基本沒有影響;③有效:耳鳴癥狀有一定程度改善,語言頻率提升至少15dB;④無效:耳聾、耳鳴情況基本沒有改善,語言頻率提升低于10dB。中醫(yī)癥候變化包括耳鳴耳聾、心悸氣短、腰酸膝軟、頭暈目眩四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評分0分、2分、4分、6分,0分患者沒有癥狀,2分患者癥狀較為輕微或者偶爾發(fā)生,4分患者癥狀較為嚴重或間斷出現,6分患者癥狀非常顯著或者持續(xù)出現。耳鳴分級評分參照《耳鳴嚴重程度評估與療效評定參考標準》中對于耳鳴的分級[7],共分為五級,Ⅰ級(得分1~6分)、Ⅱ級(得分7~10分)、Ⅲ級(得分11~14分)、Ⅳ級(得分 15~18分)、Ⅴ級(得分 19~21分),得分越高則提示耳鳴情況越嚴重。
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定量數據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或Z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神經性耳鳴患者的愈顯率85.5%顯著高于對照組神經性耳鳴患者的6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神經性耳鳴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與對照組神經性耳鳴患者的90.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性耳鳴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神經性耳鳴患者中醫(yī)癥候各項評分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療程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神經性耳鳴患者中醫(yī)癥候各項評分均得以顯著改善(P<0.05);對照組神經性耳鳴患者耳鳴耳聾、頭暈目眩癥狀得以顯著改善(P<0.05);治療1療程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中醫(yī)癥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性耳鳴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變化
治療前,兩組神經性耳鳴患者耳鳴分級量化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療程后兩組神經性耳鳴患者耳鳴分級量化評分均得以顯著改善(P<0.01);治療1療程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神經性耳鳴患者耳鳴分級量化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神經性耳鳴患者治療前后耳鳴分級量化評分比較
治療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聽力障礙恢復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聽力障礙分級比較
神經性耳鳴指的是在沒有外界聲音刺激時發(fā)生的異常聲音干擾,可能與患者耳部微循環(huán)障礙、神經異常、過敏等因素引發(fā)聽覺末梢神經異常放電、閾電位降低等因素有關[8]。此外,由于自主神經發(fā)生紊亂容易引發(fā)焦慮、抑郁等情緒的發(fā)生,導致睡眠障礙及其他慢性疾病[9]。據報道[10],8%左右的神經性耳鳴患者存在伴有睡眠障礙,1%左右的患者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對神經性耳鳴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對于改善人們的生活、工作、心理狀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神經性耳鳴的發(fā)病機理較為復雜,涉及到聽覺系統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改善耳蝸血液循環(huán)、內耳能量代謝、生物反饋、電刺激及抗焦慮抑郁藥物等療法進行治療[11]。
本研究中耳鳴分級評分參照《耳鳴嚴重程度評估與療效評定參考標準》,該標準主要反映耳鳴產生的主觀障礙程度,共包括出現的環(huán)境、持續(xù)時間、對睡眠的影響、對工作生活的影響、對情緒的影響、對耳鳴的總體感受6個維度,其療效評估標準主要通過耳鳴的恢復程度進行評估。而《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則對耳聾、耳鳴情況均納入其中,因而本研究中選擇其作為療效評估標準。
傳統中醫(yī)理論認為神經性耳鳴屬“耳鳴”“耳聾”范疇,耳為腎竅,腎精虧損是引發(fā)耳鳴的關鍵原因[12]?,F代中醫(yī)學家認為神經耳鳴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中痰濁瘀阻為標、腎虛精虧為本,治療中應以益腎養(yǎng)血通竅為基本大法[13]。本研究中益腎養(yǎng)血通竅湯即在此基礎上擬定而成,方中熟地黃、女貞子、山萸肉、山藥具有益腎填精的功效,路路通、王不留行、地龍具有化瘀通絡的功效,川芎、當歸、白芍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全方共同作用益腎養(yǎng)血、開竅通絡。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神經性耳鳴患者的愈顯率85.5%顯著高于對照組神經性耳鳴患者的69.4%,治療1療程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神經性耳鳴患者中醫(yī)癥候各項評分均得以顯著改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中醫(yī)癥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神經性耳鳴患者耳鳴分級量化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該結果提示益腎養(yǎng)血通竅湯聯合西醫(yī)治療神經性耳鳴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
神經性耳鳴的治療中常用右旋糖酐40氯化鈉注射液、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甲鈷胺注射液等以改善患者的內耳血液循環(huán),改善供血供氧,增強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糾正紊亂的耳神經功能,因而本研究中以此作為對照組?,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熟地黃、女貞子、山萸肉等具有調節(jié)免疫力、改善內分泌的作用,川穹、當歸等具有抗血栓、抗凝、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王不留行、路路通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等功能,石菖蒲具有降低血黏度,改善局部灌注量、改善缺氧等功能[14]。所以,以益腎養(yǎng)血通竅為基本大法的組方能夠達到改善血流、調節(jié)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等作用,治療神經性耳鳴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益腎養(yǎng)血通竅湯聯合西醫(yī)治療神經性耳鳴具有明顯優(yōu)勢,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
1 翟所強,方耀云,楊偉炎,等.骨參舒耳片治療感音神經性耳聾耳鳴Ⅱ期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2,20(1):18-24,41.
2 王勝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神經性耳鳴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6(2):90-92.
3 李曉忠,賀志鳳.西藥內服結合中醫(yī)針灸及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性耳鳴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5,11(19):103-104.
4 魏妍慧,鄒廣華,龔建齊,等.益氣補腎活血開竅湯治療神經性耳鳴43例[J].陜西中醫(yī),2014,(7):862-863.
5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39-440.
6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 [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
7 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yī)耳鼻喉口腔科專業(yè)標準審定委員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耳鳴嚴重程度評估與療效評定參考標準 [S].世界中醫(yī)藥,2008,32(2):320-325.
8 成福香,趙崎慧,王冠宇,等.益腎養(yǎng)血通絡法聯合耳后注射治療神經性耳鳴療效觀察 [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21):2 368-2369,2370.
9 李娜.治療神經性耳鳴耳聾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33(17):3622-3623.
10 曾慶紅,胡琳.中西醫(yī)綜合治療神經性耳鳴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33):33-34.
11 王蘋.自擬益氣補腎活血通竅湯治療神經性耳鳴22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2):44-44.
12 趙晉華,霍海濱,張世霞,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神經性耳鳴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2,34(24):3819-3820.
13 宋世雄,王長垠,殷春萍,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神經性耳鳴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3,28(7):1435-1436.
14 姜岳波,黃彬,鄭志新.耳鳴耳聾中醫(yī)治療的研究進展[J].針灸臨床雜志,2013,12(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