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志剛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語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滿堂灌輸、閱讀課文暢談感想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于現(xiàn)代化教學培養(yǎng)目標。新課標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受到更廣泛的關注與重視。本文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點方面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點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0-0075-01
1.閱讀教學及當前存在問題
朱子有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充分強調(diào)了閱讀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首先需要充分展開“讀”的活動,通過教師的解讀,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知文學魅力,并培養(yǎng)感受文本、理解文本、欣賞并能夠獨立評價文本的過程。但當前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節(jié)約課堂時間,加快教學進度,教師往往獨自完成閱讀文本的過程,有些學生甚至沒有通讀過課文,因此在課堂中也無法專注重難點知識。此外,教學過程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在滿堂灌輸中,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狹窄,關于教材文本的問題設置也無法繼發(fā)學生的探索與思考欲望,長此以往,學生逐漸產(chǎn)生對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排斥心理。針對此,教學反思尤為重要,教師需要綜合教學實際,把握閱讀教學要點,優(yōu)化教學策略。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點
2.1 注重教學貼近生活。
小學時期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外部世界尤其是生活觀察有限,對教材文本中提及的事物無法切身體會,因而也無從深化作者的情感表達。對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貼近生活,帶領學生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比如,在教學人教版課文《畫楊桃》一課時,因部分學生并未食用過或是見過楊桃,因此只能從教材中感知不同角度楊桃的視圖不同。針對此,教師可以在市場中購買一顆小楊桃,將其放置在講臺中,現(xiàn)場模擬還原教材,請學生在教室不同地方觀察,并簡筆畫出自己眼中的楊桃,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更加深學生自信,了解到一方面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另一方面,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
2.2 加強知識拓展,吸引閱讀興趣。
教材文本中的經(jīng)典例文,不僅文字優(yōu)美、寫作技巧高超,且故事創(chuàng)作的背后都包含作者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與情感體驗。語文閱讀教學中,單純文本教學與解讀可能會使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無趣,針對此,教師可以拓展知識,在課堂中增添閱讀文本背后的故事,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教學人教版課文《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普及魯迅先生的一些生活趣事,比如魯迅非常愛吃甜食,舍不得吃掉別人送給他的柿餅,但會等到女士來訪時邀請別人吃?;蛘咚约翰恍捱叿偸峭浝戆l(fā)的事跡。分享這些生活小事,一個脫離于書本的鮮活的作者形象躍然紙上,能夠拉近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2.3 正確引導,有效點評。
小學階段,學生的字詞句積累尚處于基礎階段,對教材文本的解讀并不深入,往往只能探索到教材的淺層含義,這需要教師發(fā)揮組織作用,設置有效提問,有效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比如在教學人教版課文《桂林山水》一課時,可以事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導入音頻文件,播放舒緩的純音樂曲調(diào),布置閱讀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這篇文章圍繞的主題是哪一句”,同時請全班學生集體朗讀課文,這種帶著問題的閱讀有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認真審視文本。閱讀完畢之后,請學生回答問題,在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答案后,繼續(xù)提問文中的“桂林山水”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山、什么水。這些基礎性問題主要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教材內(nèi)容中心。而全文閱讀之后,教師則重點引導學生精讀片段。精讀教材需要學生獨立完成,或選擇默讀、或選擇小聲朗讀,并有效設置問題,諸如“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詞匯來形容?”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尚不足,教師需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保證學生在完成精讀的過程中獨立回答提問,而非不等學生思考就滿堂灌輸固定答案。在點評學生的回答時,教師也可以就學生的回復進行延伸,比如學生指出作者描寫漓江水的“靜”的特點時運用了波瀾壯闊的大海的詞句,教師可以發(fā)問“作者為什么這么安排?”“這里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種植根于教材文本,但學生不能直接照搬教材回答的問題也是點評的一種方式,以問題回答問題,引導學生更進一步的思考,更有助于挖掘閱讀文本,加深學生的理解。
3.小結
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點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討。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關鍵,其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嚴格把握技巧要點,諸如注重教學貼近生活、加強知識拓展以吸引閱讀興趣、正確引導,有效點評等。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對課堂的組織肩負重大責任,需要綜合班級學生學習能力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 楊孝華.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J]. 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3).
[2] 周玉觀,龍玲,鄧李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亞太教育,2016(34).
[3] 李鳳珍.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 2017(02).
[4] 徐東,張磬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探討[J]. 華夏教師,2016(11).
[5] 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