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功
摘 要:近幾年,縣級城市火災的發(fā)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造成群死群傷或文物焚毀的案例值得我們警醒,筆者從縣級城市火災發(fā)生的特點、原因和措施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目的主要是引起人們對縣級火災防控的重視,抓住火災防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打好火災防控的殲滅戰(zhàn),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安全支撐。
關鍵詞:縣級城市 火災防控
中圖分類號:X92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近年來,城市火災頻發(fā)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很大損失,教訓極為深刻。特別是縣城和集鎮(zhèn)在具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重效益輕安全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雖然大中城市火災發(fā)生率近幾年呈下降態(tài)勢,但縣城和集鎮(zhèn)的火災發(fā)生率有逐年上升的勢頭,給我國安全發(fā)展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下面從火災發(fā)生的特點、原因和對策措施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縣級城市火災發(fā)生的主要特點
1.縣城和城鄉(xiāng)結合部發(fā)生火災的概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從2016年全國發(fā)生的火災情況來看,縣級城市或新建城區(qū)共發(fā)生火災9.4萬起,同比去年下降十分之一;從城市和農村發(fā)生火災的比例變化來看,城鄉(xiāng)結合部發(fā)生火災的比例有增大趨勢,從 2015年的29.7%上升到31%。
2.物流倉庫及住宅車間發(fā)生火災造成的傷亡和損失較大
從發(fā)生火災造成的損失看,2016年住宅發(fā)生火災損失7.5億元,占火災損失的20.1%;工廠發(fā)生火災損失大約7億余元;倉庫發(fā)生火災造成的損失約6億元;在商場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因火災而造成的損失5.2億元。從傷亡人員的分布看,民房因發(fā)生火災致人死亡的1269人、受傷700余人; 商場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因火災導致人員死亡107人、致人受傷134人;企業(yè)廠房因火災致人死亡41人、致傷55人,教訓極為深刻。
3.家用電器安裝使用不當造成的電氣火災發(fā)生的概率較高
從縣級城市發(fā)生火災的原因看,2016年因為違反電氣操作規(guī)程安裝使用等引發(fā)的火災占全年發(fā)生總量的三分之一,因為居民用火做飯或明火作業(yè)不慎導致的占發(fā)生火災總量的五分之一。近幾年從發(fā)生較大火災的原因來看,電氣火災共發(fā)生43起,人為放火的共11起,居民用火導致火災的7起,吸煙不慎的2起,玩火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火災6起。
二、縣級城市發(fā)生火災的主要原因
火災的發(fā)生雖然有其偶然性,但深挖問題的根源,也有其必然性。筆者主要認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對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視,第一責任人思想不敏感
有的單位主管思想陳舊,舍不得在消防安全上投入資金,使得一些明顯的火災隱患沒有得到及時整改;有的單位違反消防法或消防安全規(guī)定,擅自改變房屋用途或改建擴建,私自裝修等從不向公安消防部門申報;有的單位對新建建筑不按圖紙設計施工,有的單位工程完工后不報請消防部門檢查驗收就擅自營業(yè);有的單位沒有將明白人放在重要崗位上,從而導致消防沒有應急預案,或者有預案也不經常進行演練,對內部員工進行消防培訓也不經常,致使員工缺少消防知識,不會啟動消防設備,不會使用滅火器材,不會組織人員安全疏散;有的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流于形式,安全工作靠運氣,一旦發(fā)生火情就亂成“一鍋粥”,小火情釀成了大悲劇。
2.人員違反電氣操作規(guī)程,盲目蠻干導致電氣火災頻發(fā)
從近幾年統(tǒng)計來看,縣級城市因電氣原因引發(fā)的火災屢見不鮮。有關資料顯示,全國因電氣原因引發(fā)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32.2% 。比如:有的居民安全常識不掌握,把電暖器、電爐等大功率電器與窗簾、沙發(fā)等可燃物靠的過近,發(fā)生了火災;有的把剛使用完溫度還很高的電熨斗、電吹風等擱置在可燃物上;有人將余熱未散的電熨斗、電吹風,立即裝入可燃的包裹內,因溫度過高引起火災;有些單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安全檢查不到位,處罰跟不上致使一些員工在公眾場所違規(guī)使用的電熱杯、電爐子等大功率電器等造成火災的也層出不窮。
3.消防安全投入不夠,選用低劣的裝修材料是火災發(fā)生的誘因
在縣級城市應當建設一級或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嚴格限制建設四級耐火等級建筑,但有些有人或單位在裝修中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比如大量使用木板和塑料、化纖等材料,致使建筑耐火等級降低。在特定條件下,這些材料在火災中不但會延長燃燒時間,助長火勢,還會分解出大量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在極短時間內就可使人中毒死亡。
三、縣級城市火災防控的主要措施
1.黨委政府落實第一責任
縣各級黨委政府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要求,建立健全各級消防工作領導機制??h政府主要領導每半年至少聽取一次工作匯報、檢查一次工作??h政府將消防設施建設、消防力量發(fā)展、隱患綜合整治等工作納入年度政府目標責任和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為民辦實事的內容。
2.社會單位落實主體責任
社會單位法定代表人是本單位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明確消防安全管理部門,配齊專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落實全員全崗消防安全責任機制,完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火災隱患自查自改、員工消防宣傳培訓、日常應急疏散演練制度,做到“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
3.嚴格重點單位管理
經營性的重點單位(場所)一律在明顯位置設置消防安全公開承諾標牌,向社會公布場所消防安全狀況,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落實新員工消防安全崗前必訓、一般員工每季度培訓和全體員工每半年疏散演練制度。按樓層、部位或區(qū)域劃分消防管理網格,明確網格管理人員的職責任務、防范措施,形成由單位主要主管領導到部門、到每個具體消防安全責任體系,真正做到消防工作處處有人管、時時有人抓。
4.提升消防基礎設施保障能力
結合棚戶區(qū)改造、市容市貌改善等工作,同步改造道路、給水管網、電網等公共基礎設施。依托市政自來水管網在水源缺乏的平房胡同區(qū)域預設消防供水管道,增設室外消火栓、消防水喉,配置消防水帶、水槍等器材,確保消防應急用水。購置適合平房胡同火災撲救需要的“小、靈、巧”消防車輛裝備,提高快速到場處置能力。
5.建強用好小型微型消防站
縣級城市應在各個街道建立小型微型消防站,購買車輛裝備、招聘專職消防員,實行24小時備勤,提高快速到場、快速處置能力。對于條件較好、人員裝備齊全、戰(zhàn)斗能力較強的微型消防站,采取政府補貼、政策扶持等方式,支援周邊區(qū)域初起火災撲救。針對社區(qū)夜間值班力量不足實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保安公司、治安志愿者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夜間巡更。
6.加強平房院落綜合治理
街道及相關部門要逐戶摸排,掌握用電用氣及私搭亂接等隱患問題,制定整改方案。開展電氣線路改造,更換老化線路,淘汰不合格電器,有條件的加裝電氣火災監(jiān)控設備。胡同內每隔25米設置一個公共消防器材箱,箱內至少配置4具4公斤ABC型干粉滅火器,平房院落每戶至少配備一具干粉滅火器,每個廚房至少配備一塊滅火毯。規(guī)范電動自行車車安全管理,在室外設置獨立的車棚進行集中存放、集中充電、集中管理。
7.加強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
將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與屬地城市管理網、社會服務網、社會治安網有效銜接、有機融合、一體運行,完善運行機制,落實保障措施,整合樓門院長、治安志愿者、治保積極分子、保安員、巡邏員等群防群治力量,定崗、定人、定責、定措施、配器材,每日組織開展巡查檢查,制止不安全行為,消除動態(tài)隱患,報告突出問題,處置突發(fā)情況。依托基層綜合服務管理信息平臺,規(guī)范消防網格“信息采集、事件立項、任務派遣、任務處置、結果反饋、核實辦結”工作流程,形成隱患“發(fā)現、上報、整改、反饋”閉環(huán)式管理。
總之,只有堅持傳統(tǒng)做法與科技手段、精細管理與精準防控、嚴厲打擊與嚴密防范、專項整治與基礎防控相結合,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完善措施手段,補齊工作短板,才能建設適合縣級城市的立體化火災防控體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9年出版
[2]《北京市消防條例》2011年出版
[3]《中國消防》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