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如何讓一年級學生將開始系統(tǒng)學習英語的實現(xiàn)在課堂上,需要在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下足功夫,而針對他們年齡小,短期記憶、機械記憶能力較強的特點,鞏固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將學過的英語用起來,把知識轉化成技能
在鞏固操練時,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畫畫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避免用漢語來解釋自己不能用英語表達的內容。
首先,要讓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在鞏固操練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分別提出不同的語言能力目標。對語言學習能力強,有能力完整的用英語把意思表達清楚的學生,不僅要求他們必須用英語完成交流,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拓展。對于語言能力稍弱的學生,能借助關鍵詞、準確的體態(tài)語、表情等完成交流、把自己的意思大體表達出來就要鼓勵。這部分學生中,有的學生很自信,雖然出錯多,但敢說,教師要加強監(jiān)督;對于個性較保守,缺乏自信,不敢說的學生,教師就要多提問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幫他們樹立自信心。對于語言學習能力較差,知識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樂于合作,學會傾聽,鼓勵他們認真積極的參與對話活動,盡量用關鍵詞,yes, no等積極的回應(有信息的交流)合作練習者。
其次,要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說”的能力。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運用中鞏固舊知識,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運用所學。在自由對話時,要充分應用課堂情景,不應過多受課本的限制及預定教學目標之囿。讀故事回答問題,一個問題不要問一遍,找個學生回答就完事。要充分運用故事情節(jié),組織學生談論他,讓每個學生通過這個過程習得英語。如:NSE教材第一冊“Wheres the rabbit?”一課?!癏ow old is toto?” “Wheres the pencil?” “Wheres the rabbit?” 等問題要反復問答,你一句:“Hello, toto! How old are you?” 孩子就自然的回答:“Im three.” 做到人人都能開口,至少知道“toto”“three” “in the bag”“on the chair”等。然后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小組,開展看圖說英語故事,看圖提問題、回答問題等。分組活動時,孩子們會不遺余力的展示他所有的知識,還會有一些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如:“panda in the bag. Hat on the rabbit.”等。
二、有計劃的引導學生進行模仿鞏固復習,使知識科學的復現(xiàn),以便學生在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言之有物
對小學生來說,模仿是英語語言輸出的主渠道,而錄音磁帶是學生主要和重要的聽力模仿材料。因此一年級教師首先要教會孩子如何聽錄音。在聽磁帶時,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聽,仔細辨別,反復模仿。遇到易出錯的地方,就提醒全班“Pay attention! Be quiet! Listen!”,讓孩子聚精會神的聽,然后說一說,感受一下,然后再聽,再說,再辨別,如此反復,直到學生能夠較好的模仿錄音。
三、給學生鞏固提高的時間和空間,對待孩子要寬容,要有耐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
首先,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在一年級小學生眼里教師的每一句話都是很權威的,所以教師首先要寬容,其次要慎言。學生的發(fā)音有時不到位,如“My name is…”他們總說的像“I name is…” “Whats this?”總說成“Whats lise?” 請不要說:他錯了——哪怕你非常的和顏悅色,唯恐傷了孩子的心——你沖著他說了一遍又一遍,每說一遍,孩子的自信心就減一分。你校正了一個單詞的代價是他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難道不行?”。你令他在小朋友面前多沒面子?。∑鋵嵱袝r孩子聽清了你說的,只是他的小舌頭、小嘴巴不夠聽話,發(fā)音不夠準?;蛟S再長大幾個月,他就能夠說的很漂亮。
其次,教師要有耐心。有時你覺得這個單詞很簡單,這個句子很容易,可學生就是學不會。這時候,不要著急,換個方法,再試幾次看看。如果還不行,請學生幫幫學生。其實,孩子最了解孩子,有時學生知道問題在那里。如果你找一個接受能力強的做一個“示范”,大夸他“wonderful”,其他學生就會競相模仿。有時,讓先學會的學生當小老師要比教師本人的教學效果還要好。爭當小老師本身對孩子也是一個動力。如果還不行,不要緊,暫時放下,明天再來解決。總之,保持耐心。畢竟,發(fā)火也于事無補。
很多一年級學生很喜歡學英語,遇到什么都要問問,“用英語怎么說?”每到這時,我都會想到“興趣的火花正在閃耀呢!” 所以教師不要因為勞累或這樣那樣的理由置之不理,而要幫助他/她,鼓勵他/她,但決不要用知識把孩子唬住。
四、在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要注意激發(fā)和保護學生積極上進的學習態(tài)度
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差距較大,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會拉大,因此,教師要避免在兩級學生間比較,而是要引導每個學生各盡所能,“努力學習”就是目標。教師要把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健康的心理、情感、學習英語的興趣作為第一目標。大家都知道,很多孩子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發(fā)展很不均衡。有的孩子運動能力特別強,但邏輯思維能力較若,有的學習運算能力突出,但語言表達能力較差。語言學習能力不同,知識目標當然不能一樣。學習能力特別差的孩子,等他年齡大一點,這方面的能力可能會增強。具備了較強的學習能力后,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開竅了”,知識的缺漏很快就會彌補上。但是,如果傷害了一顆稚嫩的心,這種傷害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各方面的發(fā)展。
五、在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評價手段”也起著極重要的作用
“磨刀不誤砍柴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剛入學的小學生幾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反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而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很有彈性,好習慣難以養(yǎng)成,壞習慣難以祛除。教師必須、也不得不在教學過程中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引導,一而再,再而三的教導學生,強化和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習慣。為了對這個過程進行完整的記錄,更準確和綜合的評價沒一個學生,教師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進行結合,把所有這些綜合體現(xiàn)在一張“星星圖”上。學生獲得的星(逐步涂色)不斷積累,直到組成字母,字母又組成單詞,Good, better,best——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又完成了學生平日成績的評價。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評價不能是教師一言堂,要引導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F(xiàn)在的孩子都是在唯我獨尊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總是放大別人的缺點,無視自己的缺點。為此,教師要引導要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引導學生互相取長補短。
谷超豪院士曾說“知識和能力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要注意有扎實的基礎,要注意復習和鞏固,不能急于求成?!?學英語與學其它學科一樣,注重鞏固環(huán)節(jié)突出課堂實效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