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宇恒 唐堅 王棟
摘 要:當前,高校教育教學中,對漢語言文學課程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漢語言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通過對當前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漢語言 人文素質教育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漢語言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點學科,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的。但是由于受到很多不良風氣的影響,扭曲了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當代大學教育不僅僅要重視課堂知識的傳授,更應該不斷提升他們的內涵和修養(yǎng),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人才。
一、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人文素養(yǎng)問題
1.具有嚴重的人格缺陷
從對當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的大學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人格缺陷。表現(xiàn)為一般情況下的抑郁、孤僻、悲觀、怯懦,嚴重情況可能會導致輕生。這些人格缺陷的形成往往受到社會和家庭雙重因素的影響,沒有可以傾吐內心感受的對象,自己內心的情緒無法得到排解,最終導致人格缺陷的產(chǎn)生,這對他們平時的生活和學習都會造成影響,人際關系難以維持,甚至會做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2.思想腐化
據(jù)調查顯示,現(xiàn)在不少的女大學生以被包養(yǎng)、與人進行打架斗毆為榮,還進行炫耀,過分追求物質,攀比現(xiàn)象嚴重,這都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形象和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影響了社會各界對大學教育的質疑。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加強他們的專業(yè)知識來體現(xiàn)自我價值,在學校教育中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在積極的陽光的環(huán)境下得到肯定,從而不斷矯正他們的思想意識。
3.缺乏理想
大學生應該是正處于精力充沛,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樂于追求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的群體,但是現(xiàn)在的大學生在邁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就充滿著迷茫,整天無所事事,以打游戲、吃喝玩樂作為消遣時光的辦法,對未來發(fā)展漠不關心,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盛行,往往都是畢業(yè)之后才意識到自己虛度了年華,悔不當初,但已沒有任何意義。
4.對各大高校的調查研究得出,現(xiàn)在很多的學生所修的《大學寫作》一科,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提筆忘字的現(xiàn)象,而且一篇文章的錯別字相當?shù)亩?,例如我們的問卷調查出了五個詞語的填空題:行李,面臨,喧囂,印象,矗立,很多學生都寫成了行禮,面鄰,喧嘯,映像,貯立。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讓我們對大學生的素質堪憂。
二、加強大學生漢語言文化素質的重要性
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漢語言文化素質的重要性,首先應糾正人們的認識,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1.對“工具論”的糾正。人們往往認為語言的本質屬性是工具、載體、手段和形式,忽視了語言本身就具有的內容、道體、目的的性質。它是具有文化性、精神性和人文性質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大學漢語言教育中,要將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融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實現(xiàn)對學生意識的轉變。
2.對“優(yōu)劣論”的糾正。對漢語言優(yōu)劣的評論,從本質上講是對文化的一種偏執(zhí)評價。那些認為本民族語言低于或優(yōu)于其他民族的言論,都是一種現(xiàn)實功利主義、情緒化、簡單化的觀點。不管你如何去評價自己的語言,你都是在它的影響之下成長起來的,就算你想去剔除,它也已經(jīng)深藏在你的血液之中了,已經(jīng)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站在大局觀的角度上來講,所有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并無優(yōu)劣之分。
三、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方法
1.從教師的角度改進教學質量
我們要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最大程度的增加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理解和學習,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加大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讓他們在學習的同時對我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目標有一個大致的把握。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管理力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保證教學質量。加強對教師的選撥和引入,定期邀請知名專家教授進行講座,幫助教師更新教學方法和技巧。
2.對教學內容有所選擇
合理的教學內容對樹立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影響。教育是一個人長期發(fā)展的基礎,我們可以根據(jù)現(xiàn)在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有特色的教學內容,既能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又能對他們的文化素質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是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在課堂上,教師對教學內容做好補充說明,加強對知識的鞏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3.利用教學活動的開展,健全學生的人格
針對現(xiàn)在大學生存在的人格缺陷,開設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矯正。例如,針對有人際交流障礙、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愿與人溝通,性格孤僻的學生來說,我們可以組織一些演講比賽,詩詞比賽、或者情景教學等,讓學生主動開展相關內容的交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克服心理障礙,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4.編寫相應的漢語言文化讀本
語文不僅僅是語言文學或文章體式,還包含著宗教,經(jīng)濟,政治,歷史,哲學等文化含量飽和的漢語言文本,它的選文標準有兩個:一是文章好,包含文字的應用能力強;二是與文化含量,給人們帶來審美感受的同時,還能吸收到知識。
5.在漢語言文化教學中引入文化語言學的成果
文化語言學認為語言的文化價值不僅反映在詞匯上,更反映在語音、語法結構,譜系分類,語言的地區(qū)分布和文字的問題上。我們在進行漢語言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當代文化語言學的方法和手段,通過對漢語言詞匯、語音、語法、語言結構等自身的特點進行研究和分析,將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現(xiàn)給我們的大學生,讓他們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杜絕崇洋媚外的思想意識。
6.開設經(jīng)典文本講讀課
對經(jīng)典文本進行解析、考量,領會其中包含的漢語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本質內涵,這種對經(jīng)典的拜讀,不僅僅是一種贊賞,還包含著批判的精神,我們就像對待傳統(tǒng)文化一樣,要對經(jīng)典抱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精神,讓經(jīng)典真正為“我”所用。
結語
我國高等教育的大規(guī)模普及,使得我們的大學生源源不斷的增加,對大學生的素質也就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大學生的含金量已經(jīng)遠遠不如以前了,人們對大學生的評價也大都是消極的。所以對于高校的漢語言教育來講,就要幫助學生提升文化素養(yǎng),豐富語言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為社會輸送全面,優(yōu)秀的具有豐富知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蓋曉明.漢語言文字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6):107-110.
[2]王麗.芻議漢語言文字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才智,2015(2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