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朋輩關系是大學生群里中重要的人際關系類型,和諧的朋輩關系在大學生成長長才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回顧最近幾年來國內外關于朋輩關系與大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研究,其研究領域包括朋輩關系與學校適應、問題行為及改善朋輩關系以及促進心理健康等問題。本文提出了改善朋輩關系的對策,如進行正確的人格教育、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等來促進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 朋輩關系 成長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該領域研究的重點集中于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良好的朋輩關系既可以促進個體社會認知和社會技能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增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消極的朋輩關系不僅對大學生學業(yè)成績和人格發(fā)展有阻礙作用,而且有可能導致不良行為、心理疾病乃至情緒問題的發(fā)生。
一、朋輩關系的現(xiàn)實狀況
在大學時期,同伴的影響首次超過了父母,如果朋輩關系不良或缺少朋友,他們就會感到自卑、孤獨。因次,對大學生朋輩關系的影響因素的探討,不僅可以增進我們對大學朋輩關系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朋輩關系,從而為其成年后的社會適應奠基一定的基礎。
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可以足不出戶了解天下大事,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罢背蔀榱水斚碌牧餍姓Z甚至是大部分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人們疏于社會交往、交流和溝通,這一現(xiàn)象在大學生中更為多見,這種狀況已經嚴重影響大學生群體的交往和良性關系模式的建立。
二、朋輩關系在大學生成長發(fā)展中發(fā)揮的重要意義
研究表明朋輩關系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和諧的朋輩關系,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情感交流的需求和促進情感的發(fā)展成熟;可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興趣愛好以及生活工作能力的發(fā)展;是當代大學生獲得將來走進職場、走進社會獲取經驗的主要來源;諸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證明良好的朋輩關系事關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 事關國家長遠發(fā)展, 應給予足夠重視。
三、改善大學生朋輩關系
青年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對于處于新時代的中國具有重要的意義。朋輩關系的健康與否以及如何改善朋輩關系是廣大學者、高校學生工作者研究的重中之重。
1.進行正確的人格教育
目前,人們從不同角度對人格進行界定,因此對人格教育也就會有不同的觀點。廣大學者認為,人格教育的基本內涵就是要通過教育幫助學生追求和塑造真、善、美的人格。詳細來講就是高校人格教育在內涵上不僅僅是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知識教育和道德情懷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適應教育、意志品質教育、人際和諧教育、社會發(fā)展教育等。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不斷創(chuàng)新人格教育方式方法,遵循學生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在學生認知、尊重、自我發(fā)展的需求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讓同學們更易于去接受,更好的投入學習生活當中,為朋輩關系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2.提高人際交往水平
2.1經常做“角色互換”式思考
在生活中我們應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或行動,這樣可以較為公平、公正地理解他人的想法。
2.2克服人際交往中的認知偏見
在我們的日常交往過程中,常見認知偏差有第一印象(首因效應)、光環(huán)效應、刻板印象、先入為主、投射效應等,這些認知偏差會對我們的人際交往造成大大小小的影響,大學生在入校的第一課就應該學習人際交往的相關知識,認識這些認知偏差并對照自身進行改善,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關愛同學、老師,保證自己的人際交往圈和諧美好。
2.3樹立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
一個人對人生的看法及其處世態(tài)度,會很大程度地影響他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和方式。悲觀消極的人或積極處世的人都會對人生做出不同的解釋,以不同的態(tài)度去看待周圍的人,看待世界。
2.4戰(zhàn)勝自卑和羞澀
自卑和羞澀也是比較常見的人際交往的阻礙。盡管本人與他人有強烈的交往欲望,但當他走進真實的生活時,卻會出現(xiàn)不敢進入社交場合,擔心他人的嘲諷、譏笑及拒絕,因而會出現(xiàn)莫名其妙的的緊張和恐懼,回避與他人的溝通交流機會,較為嚴重的有 “社交恐懼癥”。只有不斷克服自己的自卑和羞澀,走進社交,拓寬自己的交際圈,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的交往能力都將可以提升。
2.5培養(yǎng)良好的禮儀和風度
良好的社交禮儀和風度是成功交往的基本條件,它制約著你在交往對象心目中的印象,也制約著對方以何種方式做出反應。人的社交風度是其內在素質和修養(yǎng)的外部表現(xiàn),它包括待人態(tài)度、精神狀態(tài)、行為神態(tài)、儀表禮節(jié)等等,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感情、個性氣質、學識教養(yǎng)、道德品格乃至交往誠意。
3.豐富校園文化活動
發(fā)揮黨、團、班等引導交際的核心作用,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及時且積極開展活動,拓寬交友渠道,為學生加強了解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
4.加強朋輩關系的關注度
學??赏ㄟ^加強對朋輩關系的重視程度來改善同學們的朋輩關系,諸如進行“朋輩分享會”、“朋輩心理輔導”、“朋輩明星面對面”等活動,讓同學們在朋輩關系的各類活動中認識其重要性,投入其中,提升自我。
總之,和諧的朋輩關系在大學生成長發(fā)展過程中是一種積極推動器,因此在大學生活過程中對朋輩關系的重視應該是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課題,引導大學生不斷提升改善自身的朋輩關系,為自己的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瑩瑩,曾玉,張晶.朋輩關系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綜述.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3.(1)
[2]文士博,王利君,王世陽.基于“任務與學習”互動平臺的黨員輔導員理論學習循環(huán)模式[J]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3]邊社輝.鄭建輝.大學生朋輩教育模式及其運用應遵循的原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03)
作者簡介:王倩倩,(1990.7-),女,回族,西藏農牧學院,學士,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