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道祥
“和大人一起讀”是新教材的亮點之一,每冊教材都安排了8篇這類課文,體裁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歌謠、故事等。此編排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學生喜歡語文,喜歡讀書。當下,對于農村的廣大教師來說,教材意識不強,著力不夠;對家庭來說,多數(shù)家長外出務工。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落實教材安排,強化“和大人一起讀”意識
“和大人一起讀”中的“大人”指的是教師、父母、家庭其他成員或親友。作為教師應該明白教材這樣安排的目的,要有“一起讀”的意識,作為家長或其他家庭成員要減少玩手機、上微信、看電視的次數(shù),經常拿起孩子的書本,參與到“一起讀”的行列中來,營造語文學習的氛圍,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讀書榜樣。
制定計劃,明確要求
按照《教師教學用書》的要求,體現(xiàn)教材的編排,語文教師要把“和大人一起讀”列入自己的教學計劃,有閱讀理念、學情分析、達成目標、閱讀過程與方法,切不可忽視它的存在或一掃而過。教學時,可以通過不拘形式的朗讀、講讀、提問或對話閱讀,引領學生一起讀。
方法到位,注重實效
由于“和大人一起讀”或者“我愛閱讀”中的課文體裁不一,有童謠、童話、寫景文、故事、成語等,這就要求在一起讀的時候,要因材施法。比如,《小兔子乖乖》(一上語文園地一)這是一篇童謠,朗讀時就要突出其特點。
問讀
教師:孩子們!都說小兔子可愛、乖乖,小兔子咋乖乖的呢?讀一讀吧!學生讀:不開,不開,我不開……教師:遇到大灰狼,小兔子就是門不開!要是媽媽呢?學生讀:就開,就開,我就開 ……教師:小兔子乖乖,孩子們也乖乖!
對讀
教師:老師先讀,大家接著讀。教師讀: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禳c兒開開,我要進來。學生讀:不開,不開……教師讀:小兔子乖乖……我要進來。學生讀:就開,就開……這就把門兒開。
男女生輪讀
男生讀:小兔子乖乖……女生讀:不開,不開……誰來也不開……
情境讀(結合書中四幅情境圖)
男生扮演大灰狼,敲門,“小兔子乖乖……我要進來?!迸缪菪⊥米淤N著門,“不開,不開……誰來也不開”。女生扮演兔媽媽,“小兔子乖乖……我要進來?!蹦猩缪菪⊥米訙蕚溟_門,“就開,就開……這就把門兒開?!边@種朗讀,既突出了童謠的特點,又增加了學生的讀書樂趣。
《三只白鶴》(一下語文園地八)是一篇童話,孩子們最喜歡童話故事,教師可以用講讀的方法引導學生一起讀。教師:昨天老師看見三只白鶴,他們捉到了許多魚,并把一條大魚埋在柳樹下面,留著明天吃,而且各自都記住了埋的地點。第二天,第一只白鶴朝太陽飛去,因為他知道魚埋在太陽底下;第二只白鶴朝白云飛去,因為他知道大魚埋在白云下面;可第三只白鶴直接飛到了大柳樹旁邊。同學們,想知道誰能找到地里的大魚嗎?那就拿起課本讀讀吧!教師再問:第三只白鶴為什么能找到大魚呢?教師:就讓我們一起夸夸第三只白鶴吧!往往問題的設疑給學生的閱讀提供了導向性,學生知道如何去閱讀,閱讀的實效較強。
家校聯(lián)合,互動“一起讀”
如何解決閱讀中家長的缺失?我們可以通過家長會和家長微信群來完善“一起讀”。
家長會上施以閱讀方法
每學期可以舉辦兩次家長會,一次開學以后,一次在期中。第一次家長會上,語文教師要提醒家長本冊教科書有幾篇“和大人一起讀”或者“我愛閱讀”,配合語文教學進度,適時閱讀,并授之以漁。比如成語故事《刻舟求劍》(二上語文園地五),在和小孩閱讀時,家長首先讀一遍,然后和孩子一起閱讀一遍,不會認的字家長要告訴孩子,接著家長問孩子幾個問題:那個掉劍的人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記號?他能找到自己的劍嗎?這樣做一是叫孩子關注內容,二是可以進行簡單的思考。家長對問題的答案不強求十分準確,更不要加深難度,也就是不給孩子增加閱讀負擔。
再比如,《夏夜多美》(一下語文園地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而且篇幅較長,學生由于年齡小,容易產生閱讀疲勞和閱讀倦怠。教師可以叫家長這樣做:
1.語言鼓勵。如果能把課文讀完就給孩子點“贊”,加“星”或者帶孩子出去玩玩。
2.問題激將。聰明的孩子都能回答出爸爸媽媽的問題,相信你也能找出問題的答案。來!試一試!課文寫了哪些小動物?誰幫助了誰?如果你是小螞蟻會怎樣說感謝的話呢?
第二次家長會安排在期中考試以后,主要是檢查和鞏固前段時間讀書的效果,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和需要加強的地方,為后續(xù)閱讀做準備。
家長微信群也能發(fā)揮“一起讀”的作用
家長微信群不光是家長、班級、學校聯(lián)系的紐帶,也可以通過這個群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從而搭建閱讀的平臺。比如,讀書的方法、閱讀的進度、孩子的讀書情況,以及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時遇到的問題等,都可以通過微信群進行咨詢、解決。
總之,我們在使用新教材時,面對新亮點,新編排,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問題,只要我們多思考,多用心,就會找出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