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文 張雪君 丘燕燕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在兒科中較為常見,患兒心肌細胞受到病毒的侵犯時,會導致心肌細胞變形及壞死[1]。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往往無法獲得理想的療效,近年來,中醫(yī)藥療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臨床治療中獲得一定的進展,且效果已得到廣大患者認可[2-3]。本研究取患病毒性心肌炎遷延期氣陰兩虛證的40例患兒,確診后接受二脈養(yǎng)心湯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茂名市中醫(yī)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間兒科病房接收的患病毒性心肌炎遷延期氣陰兩虛證的8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病例收集標準:均滿足《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4]中相關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為氣陰兩虛證;年齡均≥3歲,≤14歲;患兒家屬均簽字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慢性心肌炎、暴發(fā)性心肌炎導致的心律失常者;其他疾病引發(fā)心肌病者;伴肝、心、腎及腦等器官性疾病者;伴嚴重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對本研究相關藥物或中藥成分過敏史者。參考隨機數(shù)字列表法開展隨機分組,參考組共40例患兒,男22例,女18例;年齡最小3歲,最大13歲,平均(7.72±2.75)歲;平均病程(65.17±15.42)d。研究組共40例患兒,男24例,女16例;年齡最小4歲,最大14歲,平均(7.91±2.82)歲;平均病程(67.26±13.61)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參考組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具體包括叮囑患兒保持臥床休息,以頭孢甲肟、更昔洛韋等抗生素經靜脈滴注用藥以行抗感染處理,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進行糾正,酌情給予丙種球蛋白經靜脈滴注處理。采用維生素 E、輔酶 Q10、維生素 C大劑量用藥,以促進自由基的清除。研究組患兒在參考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方劑二脈養(yǎng)心湯用藥治療,方劑組成:首烏藤15 g、麥冬10 g、玄參10 g、麻仁10 g、桂枝6 g、柏子仁10 g、野菊花10 g、太子參10 g、醋五味子6 g、丹參10 g、白芍10 g、石菖蒲6 g、女貞子10 g、黃芪10 g、連翹10 g、炙甘草3 g。以上諸藥混合以水煎煮至500 ml用藥,按照患兒年齡選取相應的用藥量,3~5歲患兒將一份方劑分成4份,6~10歲患兒將一份方劑分成3份,>10歲患兒將1份方劑分成2份,1份/次,每天服用3次,兩組患兒均連續(xù)治療1周。用藥過程中注意叮囑患兒及家屬不可食用辛辣、腥、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預防感冒,杜絕過敏原。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觀察治療前后患兒的心肌酶相關指標變化,經干化學法對肌酸激酶-同功脢(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CK-MB/CK)進行檢測,經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對超敏肌鈣蛋白(hs-cTnI)進行檢測。
1.4 療效評估標準參考相關研究[5]中的療效標準,治愈:患兒治療后的癥狀及體征均全部消失,各項實驗室檢測指標完全恢復,且治療后隨訪未見復發(fā);顯效: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肌酶、心電圖相關指標≥2項完全恢復;有效: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實驗室指標有所緩解;無效:患兒治療后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均無顯著變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針對本研究包含的所有計量及計數(shù)資料進行收集且記錄,然后輸入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開展分析,其中患兒心肌酶指標水平通過t檢驗分析,表示方法為±s;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經卡方檢驗分析,表示方法為百分率,若P<0.05則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患兒經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療程結束后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心肌酶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的CK-MB、CK-MB/CK、Hs-cTnI心肌酶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CK-MB、CK-MB/CK、Hs-cTnI心肌酶指標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及參考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近年來,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發(fā)病例數(shù)逐漸增加,其發(fā)病急,病情進展迅速。該疾病患兒的癥狀比較多樣,包括胸悶、心悸、心力衰竭、休克等心源性表現(xiàn),發(fā)熱、乏力、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表現(xiàn),厭食、腹瀉及嘔吐等消化道表現(xiàn)。西醫(yī)針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主要通過抗病毒治療,來改善患兒的心肌代謝,急性期能夠縮小患兒心肌細胞損傷的范圍,而恢復期及遷延期時常輔以中藥方劑聯(lián)合治療,以提高患兒療效,促進機體修復能力的改善[6]。我國中醫(yī)學認為,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可分成內外兩種,內因為正氣特別是心氣不足;外因為濕溫或風溫,肺經受溫毒侵犯,逆?zhèn)鲗慕浰?;發(fā)病機制為外邪對肺衛(wèi)造成侵犯,肺經受溫毒所灼,引發(fā)咳嗽、發(fā)熱、咽痛及惡寒等癥,同時因心肺同時居于上焦,溫毒浸潤肺經,由于機體正氣缺乏,逆?zhèn)饕l(fā)心陰受灼,心氣受損,導致患兒產生心悸、心慌、胸悶等表現(xiàn);病機關鍵為氣血陰陽耗損。
本研究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加用二脈養(yǎng)心湯聯(lián)合治療,該方劑是經生脈散合復脈湯加減化裁生成,按照本病患兒病機、病因配伍所得,其中生脈散乃“肺主治節(jié)”治療的經典方。左明晏[7]研究表明,復脈湯可促進心肌缺血的改善,能提高缺血心肌血循環(huán),降低心肌損傷,還能促進心功能的改善。本方劑中,白芍、桂枝可達調和營衛(wèi)助陽效果;野菊花、玄參及連翹可達滋陰清熱解毒的效果;女貞子、太子參、炙甘草、黃芪、麥冬、醋五味子具有滋陰益氣助陽的功效;丹參可達順氣活血效果;石菖蒲、首烏藤、麻仁、柏子仁可達安神養(yǎng)心通便效果;諸藥混合可達益氣滋陰、養(yǎng)心解毒的作用。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研究組患兒臨床療效與西醫(yī)治療的參考組相比明顯更為優(yōu)秀,且治療后患兒的心肌酶指標改善程度也更為顯著。王靈芝[8]研究針對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5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采用二脈養(yǎng)心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通過對患兒的臨床療效、心肌酶指標以及各種不良反應進行記錄,發(fā)現(xiàn)患兒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改善,結果得出二脈養(yǎng)心湯配合西藥能夠顯著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氣陰兩虛癥的相關結論。江冬生[9]通過對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兒119例應用二脈養(yǎng)心湯+西醫(yī)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治療效率高于單純西醫(yī)治療,患兒的不良反應也明顯減少,結果判定應用二脈養(yǎng)心湯+西醫(yī)治療是一種效果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結果與國內相關報道[8-10]基本一致。由于患兒體內平衡陰陽、氣陰兩虛證的改善來源于心肺功能的調節(jié),采用西醫(yī)結合二脈養(yǎng)心湯治療效果確切,可起到調和營衛(wèi),使病機得到有效機制,還能有效改善患兒的心肌酶指標和心肌缺血癥狀,減少病毒性心肌炎給身體帶來的損傷。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CK-MB、CK-MB/CK、Hs-cTnI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CK-MB、CK-MB/CK、Hs-cTnI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與參考組相比,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CK-MB(U/L) CK-MB/CK(%) Hs-cTnI(ng/ml)參考組 40 33.52±18.94 19.61±6.98a 59.17±24.82 32.09±8.87a 0.24±0.05 0.08±0.04a研究組 40 34.91±16.87 11.49±3.31ab 59.33±25.97 17.16±7.06ab 0.22±0.05 0.02±0.01ab
綜上所述,小兒病毒性心肌炎遷延期氣陰兩虛證患兒以中藥方劑二脈養(yǎng)心湯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和心肌缺血狀況,治療方式安全有效。該治療方法較傳統(tǒng)西醫(yī)見效更快,利于患兒盡快痊愈,對患兒自身以及患兒家庭有積極意義,還能減輕患兒家屬的心理負擔與家庭的經濟負擔。
[1]文丹寧,胡繼川.甘草酸二銨注射液治療小兒重癥暴發(fā)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及對炎癥因子、CK-MB和肌鈣蛋白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2):162-164.
[2]王志華.丹參注射液聯(lián)合生脈注射液對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炎癥反應和氧化損傷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4,6(1):61-63.
[3]王昃睿,王曉東,劉中華,等.清心解毒湯治療邪毒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J].吉林中醫(yī)藥,2014,34(8):789-791.
[4]李家宜.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6,11(5):60-60.
[5]龐莉,向明,蔣坤華,等.益氣清心湯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療效及對心電圖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6,18(7):1289-1290.
[6]陳艷華.自擬補氣通絡湯對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心肌酶譜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6,22(8):1384-1386.
[7]左明晏.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早期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10):1915-1917.
[8]王靈芝.二脈養(yǎng)心湯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4):52-53.
[9]江冬生.二脈養(yǎng)心湯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4):54,56.
[10]石紅.二脈養(yǎng)心湯配合西藥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J].甘肅醫(yī)藥,2017,36(6):47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