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其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而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就是文明禮儀,它規(guī)范著人們?nèi)粘5纳鐣煌蜕鐣顒?。相關(guān)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表明,幼兒階段不僅使一個人智力開發(fā)的重要階段,還是培養(yǎng)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文明禮儀和社會交際的理想階段。然而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應該潛移默化的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
【關(guān)鍵詞】文明禮儀教育;幼兒;一日活動
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所以必須將這種優(yōu)秀的文化傳遞給下一代。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人格教育依賴于六歲前的培養(yǎng)”,六歲前屬于孩子腦部發(fā)展的黃金期,只有好好抓住這個時期,讓孩子具有更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才能塑造更高的品行。我們本文就以文明禮儀教育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為論點,首先,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其次,在集體活動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之后,在區(qū)域活動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最后,在游戲的過程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
一、一日活動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孩子在3到6歲這個時期是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隨著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逐漸形成也標志著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只有這些方面更好的發(fā)展才能推進幼兒在其他領(lǐng)域上發(fā)展。所以,幼兒教師要很好的抓住這個關(guān)鍵時期,積極的去促進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形成,不斷提高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對幼兒的一生也是受益匪淺。
老師的任務不僅是傳輸知識,其最重要的還是育人。首先,幼兒園應該從身邊培養(yǎng)起,可以建立一個禮儀宣傳小隊,每天清晨由8名學生作為禮儀宣傳小隊的宣傳生,左右各四人站在學校門口,伴隨著《好寶寶》等歌曲,有禮貌的去迎接小朋友。而接下來的晨間活動時間更是小朋友和老師交流的最好時間,老師可以利用好這段時間,向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滲透文明禮儀,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可以打開孩子們稚嫩的心,這樣的相處方式可以給孩子們更多的安全感,讓孩子們也可以敞開心扉的交流。
在孩子們平時玩耍的過程中,難免還鬧矛盾有沖突,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采取合理的方式去解決,老師應該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去引導孩子們自己解決這些矛盾,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讓其看待問題不要斤斤計較,應該樂觀的原諒他人,在于小伙伴玩耍的過程中應該做到禮貌待人、和諧相處。老師在平時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應該善于去發(fā)現(xiàn)孩子們善良的一面,如果看到有主動幫助其他小朋友的行為應該積極的去表揚,并讓其他小朋友向他學習。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培養(yǎng)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兒歌、故事的方式,或者還可以將其進行情景再現(xiàn),這樣讓文明教育更趣味化,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
二、集體活動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其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讓老師更有目的和計劃的對幼兒進行指導。所以,老師在設(shè)計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認真,應該從知識、智能、品德等方面全面進行考慮,應該深入的剖析每一個科目的特點,將教材中涉及到德的知識進行有機的滲入。例如,在音樂上會涉及到關(guān)于文明禮儀的相關(guān)歌曲,老師可以從歌詞入手,讓幼兒學到更多關(guān)于文明禮貌的用于。而在社會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讓孩子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更生動的進行學習。在語言教育方面,其教育的方式一直本著正面教育和具體教育相結(jié)合的方式,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更直觀的理解這些禮貌用語的含義,并將其正確的應用到生活中。
三、區(qū)域活動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區(qū)域活動也是幼兒教育活動中的一個關(guān)鍵的組成部分。老師可以根據(jù)每一孩子的實際特點,來制定合適的游戲。例如: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等特點。以此來使文明禮儀教育滲透到孩子們的生活中。例如,小班的孩子最小,對于他們就可以設(shè)定一下簡單的游戲,在這些游戲中主要去培養(yǎng)孩子不去吵鬧的玩游戲,有序的對這些玩具進行整理和擺放。中班的小朋友就相對還比大,所以對于他們可以采用“過家家”的方式,在這種情景設(shè)定中會出現(xiàn)一些商店和一些大型消費場所還有醫(yī)院、銀行,讓孩子們?nèi)ケ磉_自己的需求,更好的去培養(yǎng)他們的交際能力。雖然這只是一個虛擬的社會環(huán)境,但在這種虛擬的環(huán)境中卻能體驗到它的真實性,這樣的游戲也成為孩子們鏈接知識和實踐的橋梁。而大班的孩子們最大,可以讓他們玩關(guān)于“社區(qū)”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重點是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四、游戲的過程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這個階段的孩子其本性就是貪玩,所以在幼兒教育中游戲也是其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使孩子們更好的去學習。通過游戲的方式,孩子可以親身經(jīng)歷這些知識,所以也無形中更加上了孩子們對知識的印象,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習慣。所以老師應該抓住孩子們貪玩的天性,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接受禮貌知識。如果有一個玩具,一個小朋友在玩,另一個小朋友也想玩,這樣他就可以和那個正在玩耍的小朋友說“可以讓我玩一下嗎?”一定要告訴小朋友要有禮貌,要有謙讓精神,而不是不講理。還有在玩任何器材時,一定要告訴孩子們要懂禮貌講秩序,如果在碰到其他人的時候應該及時道歉,老師應該抓好每一個契機點,恰如其分的對孩子們進行教育。
五、結(jié)束
綜上所述,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幼兒園則是去培養(yǎng)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載體。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從小抓起,從孩子們每一的學習中抓起,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更好的接受文明禮儀教育,我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和堅持,一定會使幼兒更好的接受文明禮儀教育,使其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在未來可以促進我們國家更好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張夢石(198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參考文獻:
[1]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幼兒文明禮儀習慣養(yǎng)成教育[J].張先強.中華少年2016年12期.
[2]播下文明之種綻放禮儀之花[J].吳玉娥.好家長 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