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桂華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整個教學的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識字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主要知識內容。通過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能更快地讓學生主動地接受所學的知識并自然地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綜合訓練
低年級識字教學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要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生字,運用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因為教師的教讀,是一種被動的傳授方式,在學生思維中只形成較淺的認識,只有通過運用加以鞏固,使學生以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的主動地接受所學的知識并自然地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不易遺忘。那么,什么是運用呢,這主要指聽說讀寫的訓練?,F以《秋天的雨》這一文的教學中為例談談如何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一、明確本課的訓練要求
《秋天的雨》是講讀課文,通過識字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培養(yǎng),讓學生認識“鑰、匙”等7個生字,會寫“扇、郵”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看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圍繞本組“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肚锾斓挠辍肥且黄闱樯⑽?,名為寫秋雨,實則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確定具體的訓練內容
識字教學中聽說讀寫訓練的內容,應根據課文本身的特點、重點和難點來定,應該很好地體現訓練的要求。要有針對性,謀求通過簡短的訓練使學生達到訓練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課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那些藝術化,抽象化的語言給學生在理解上帶來了困難,因此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成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因此,對照以上的訓練要求和課文的重點、特點、難點,應該做到:抓住“秋雨”講清季節(jié),這有助于學生抓住課文的難點,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通過對生字詞(“鑰”“匙”“趁”“菠”“喇”“裳”“銜”)及首先呈現的是幾組詞語,有描寫顏色的,有動詞,有疊詞。在讀動詞時學生邊讀邊做動作從而更好的理解詞義。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一掃學生的閱讀障礙,更好的積累運用語言。引導學生觀察和想象景物,從而使學生將抽象理性的文字符號和活生生的感性景象聯系在一起,通過閱讀課文,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在腦海中呈現出一幅美麗的秋季的景象,通過感受秋季景中的美好風光,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心情上的愉悅感,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選擇恰當的訓練方式
選擇恰當的訓練方式,既要符合教學要求和訓練內容,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總之,要講究訓練的效果。特別是講讀課文,更應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體現識字與閱讀基本功的聯系
1.加強詞語訓練,在詞語環(huán)境中識字
課文中先后對秋雨后景色、氣味和動物作了細致的描寫。通過課文,再看看句子,啟發(fā)學生理解“五彩繽紛”的含義,從而讓學生在領略作者熟練的詞語運用能力和精悍細致的描寫技巧中理解了字(詞義),而且受到了文學的薰陶,懂得描寫同樣的事物,由于不同的情景就要用不同的字才能表示得準確,為高年級的作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進行聽的訓練
講讀課文前讓學生看著插圖,也聽教師范讀課文,教師在范讀課文時,要注意到合理地通過語言、詞調的變化表達出濃烈的感情色彩,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想象(色彩和氣味的美麗景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既了解了課文內容,又加深了印象。讀講課文后,可指名朗讀,啟發(fā)學生按自己對景物的感受自然地加入感情色彩朗讀課文,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又可檢驗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用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和句式說話造句,加深對語句的理提高運用字詞的能力。如用“五彩繽紛”進行說話訓練,可以說“五彩斑斕”,“五彩繽紛”除了可用來形容彩色多之外,還可以形容什么,訓練學生的擴散思維,使學生對由這個形容詞組合成的一連串正式詞組有了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為將來系統地、理性地學習語文語法知識打下基礎。
3.進行朗讀課文訓練,要注意兩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
第一,字詞讀音應該準確。這屬于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有賴于長期的學習積累,同時教師應善于發(fā)現和及時糾正學習的讀音錯誤,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語言基本功。第二,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上面聽的訓練已經提到,這主要通過語速、語調的變化表達出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必須以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為前提。因此,教師首先應指導學生透徹地理解課文,并且由此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有了這個前提,再對具體的朗讀技巧稍加提示,再加上學生的自由發(fā)揮,便可水到渠成了。如“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黃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詞語、句式、寫法末說話和學會寫話。如組織學生觀察本地秋天的景象,描寫田野、莊稼、樹木和人們的活動,摹仿書本的描寫方法,用自己的語言描寫美麗多姿的大自然抒發(fā)對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從中亦鍛煉了初步的寫話能力。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可以活躍學生的思,并且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和實際效果,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識字過程中鍛煉和培養(yǎng)了各種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小學語文課程標準》[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3]劉濟遠.《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5.
[4]劉麗霞.《讓小學生識字充滿情趣》[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小學專輯).2005(04).
[5]楊自敏.《低段識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05(12).
[6]童偉勤.秦小華.《新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