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暢 趙明遠
[摘要]大學生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主要群體,必須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的深入開展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要完成這個任務必須結合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實問題,探求培育的有效途徑,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優(yōu)秀的儲備力量。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8)01-0077-0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髙校作為育人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任務,要想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接班人務必要把對大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如何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要不斷探索在實踐中尋求培育的有效途徑,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使社會更加和諧,順著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發(fā)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對大學生的意義
(一)是引領大學生走向成長成才的需要
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唐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較有思想和文化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關平他們個人,還關系到社會的進步,祖國的發(fā)展乃至中國夢的實現。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大學生的思想和他們的言行,有利于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斷熏陶下,有益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意識形態(tài),這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也是使他們走向成長成才的橋梁。在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大學生發(fā)展成一個心系國家、關心社會的好青年,這不僅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會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強勁的新力量。
(二)是鞏固大學生樹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
在全球化時代,文化和信息共享使大學生受到多元化價值觀的沖擊,一些非主流價值觀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不良影響,為了應對并削弱這種消極影響,鞏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需要高校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高校所培育的價值觀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在內容上和教育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來抵御非主流價值觀對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入侵和沖擊,包括西方霸權主義、拜金主義等意識形態(tài)帶給大學生的消極影響。有效的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引領高校大學生,可以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使他們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才能在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沖擊下堅持正確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不動搖。
(三)是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知的需要中華傳統(tǒng)文化凝聚了幾千年文化的精髓和底蘊,多姿多彩、絢麗繽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一種繼承和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拓寬大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眼界,豐富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用簡潔的語言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行呈現,是增強大學生文化認知的快捷渠道。大學生雖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一部分同學對傳統(tǒng)文化了解不夠、混淆甚至貶低的現象,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線,要著重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利于他們自覺提升個人素質,增強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有利于培育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實困境
(一)多元化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
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促使當今社會充斥著多種思想文化,多元化思潮對大學生形成了沖擊。大學生的價值觀處在形成初期,容易被多種多樣的文化思潮所影響,尤其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網絡傳播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使大學生的思想在虛擬平臺上發(fā)生摩擦與碰撞,西方一些錯誤思潮如霸權主義、拜金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通過網絡平臺悄無聲息的推動和發(fā)展,不斷的侵蝕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尤其是對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的具有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資本主義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的侵略使部分學生容易產生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動搖、價值觀扭曲等不良現象,淡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影響和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和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二)社會不良風氣削弱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然而,伴隨著物質資料飛速發(fā)展,一些消極腐敗的現象也隨之而來。例如,官員濫用職權、商家弄虛作假、碰瓷詐騙等不良現象相繼發(fā)生,他們的同一性在于都把利益放在首位,缺乏誠信和道德,違背了我國所倡導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大學生雖然對這些現象表示憤恨與不滿,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不正風氣的影響,一些同學受到這些事件的煽動和欺騙,缺乏集體主義觀念,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目光短淺,僅關注個人的蠅頭小利忽視了對集體利益造成的損失;同時,當面對金錢帶來的巨大利益的誘惑時,難以操控自己嗎,沒有經得住金錢的考驗,秉著金錢至上的理念,為了騙取獎學金一些同學在考試中作弊來取得優(yōu)異成績。此外,這股不正之風也影響到部分大學生的健康心理,他們表里不一,嚴重的脫離社會脫離學校這個大集體,對待他人嚴厲,面對自己時,縱容自己,放寬對自己的要求,嚴重的偏離了社會社會主義價值觀,導致這些大學生缺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踐行。
(三)不健全的高校教育機制帶來的消極影響
高校作為育人的主陣地,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常用方法就是理論灌輸法,理論灌輸法以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為依據,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理論灌輸法比較直觀的像同學傳授教育內容,教育目標明確。大學生具有個性鮮明、比較自我、喜歡新鮮事物等特點。對大學生進行培育時若長時間使用同一教育機制,不僅不能提高他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容易讓他們產生反感厭倦的心理。除了理論上的灌輸,他們更樂于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自身的素質,在活動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此外,大學生是長期使用網絡的一個龐大群體,在互聯(lián)網的使用過程中,使他們樹立了平等的意識,樂于通過平等的師生交流和學術探討來確立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綜上所述,單一的教育方式限制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因此,必須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增加教育方式以適應客觀條件的挑戰(zhàn)。
三、加強培育大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對策
(一)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以建立符合大學生需求的教育模式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帶來大量資訊,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求真精神,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可能無法適應大學生的心理和喜好,為了使大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要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豐富教育形式。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要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創(chuàng)設大學生喜愛的教育形式和載體,讓他們自覺地將自己的言行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與之相一致。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是培育大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其主陣地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課時,在理論灌輸法的基礎上還要增添新的教育形式,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載體、注入新的教育內容,緊隨時代潮流的發(fā)展,抓住學生的喜好,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課堂互動、學生講課老師點評轉動課堂這樣的形式增添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熱情,獲取他們的認同。此外,還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方方面面,建立公開、公平的教育管理制度,讓學生參與到校園管理之中,讓大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處處充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還要注重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培育,培育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自覺地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靠攏,自愿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化作實際行動去踐行,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做—個有益于社會的新青年。
(二)開展社會實踐提高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情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學生在課堂上只學習理論不親自實踐很難將理論融入到現實生活中也無法親身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很難做到言行一致。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應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對于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非常喜愛的學習方式,他們可以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發(fā)揮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性的認識和體驗。如大學生創(chuàng)新大賽、志愿者活動、西部支教等活動的開展,不僅培養(yǎng)他們了的團隊意識,也引導他們關心國家、關心社會、關心他人,這無疑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潤物細無聲的積極作用。其中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就是一項高尚的事業(yè),它展現了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文關懷,這種類型的社會實踐有利于高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在活動中展現的團結有愛、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要融入到課堂中,還要結合到其他的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大學生通過實踐進一步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促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凝聚了千百年來華夏文明的結晶,具有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特點。其中愛國精神、奉獻精神等道德思想觀念經過時間的沉淀和世人的批判繼承與我國現在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吻合,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中的傳統(tǒng)美德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的一種快捷方式。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張耀燦等人曾這樣評價:“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趨向,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在全社會形成符合現代化要求的價值觀?!备咝W鳛榇硐冗M文化的重要場所,應以積極推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優(yōu)秀文化作品等方式來弘揚傳統(tǒng)文化,以此來滿足大學生在精神上的追求,并有效的對大學生進行精神引導,這種文化熏陶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支撐,使大學生自覺地去實踐去感悟去運用,從而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