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研
最近,我在三亞旅游,登上了臨春嶺。
來到山腳下,舉目仰望,山頭被云霧籠罩,就像戴了一頂白色的帽子;樓梯蜿蜒盤旋在山間,宛如一條巨龍在保護這座雖不知名但非常美麗的小山。
一開始,我信心滿滿,一步三四個臺階,倒也別有趣味??珊髞?,我的行進速度越來越慢,就連一起出發(fā)的小朋友都要趕上我了。堅持到了第一個休息的地方,我思考后總結出了一條經(jīng)驗:步子不要太大,勻速而且要穩(wěn)。
再出發(fā),我吸取了教訓,一步一步走得很穩(wěn),果然,輕松極了。終于來到了瞭望塔。舉目四望,清澈的臨春河潺潺地流著。右面,一幢幢高樓鱗次櫛比;后面,廣場門庭若市;遠處,淡淡的霧遮住了陽光,碧藍的大海變得深邃無比。
我們繼續(xù)前行。漸漸地,瞭望塔看不見了,但那臺階就像永遠追不到邊的地平線一樣,眼看著就要到達休息的地方了,結果還是臺階。很多人都放棄了,我也想放棄,但看見前面奮勇向上攀登的人,頓時增加了無限信心。
到了最后,又有一大批人退了下來,臺階上只剩下零星的幾個人了。我也疲倦不堪,甚至想躺在臺階上。猶豫不決時,我看見了山頂——逐鹿臺。
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登上了塔頂。那風光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時,太陽不知在什么時候悄悄穿過云層,閃爍在清澈的臨春河上,放射出萬道光芒……
(作者系黑龍江嫩江縣二小六·12班學生)
老師小語
小作者通過一次登山經(jīng)歷,向我們闡述了一個道理:堅持不懈,方可成功。行文以心理變化為主要線索,其中的心理描寫很是到位,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文中對山腳下仰望臨春嶺、瞭望塔上看山下風光、塔頂看山下風光的幾處景物描寫細膩形象,同時暗示了“高度不同,風景各異”的中心。尤其結尾處對太陽的描寫,運用象征的手法,給人以溫暖、光明的感受,催人向上,升華了主題。(楊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