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劍
摘 要:現代工程建設規(guī)模的變動改變了原來的工程建設方式,工程建設工作變得更具系統化特點,從工程建設初期到工程結束,一些之前沒有被重視的工作也逐漸被充分重視起來。造價管理工作是建設初期開設的重要管理工作,合理的造價控制方法可以充分節(jié)省工程成本,提升工程建設主體的利潤。在優(yōu)化管理造價的方法時,技術人員將優(yōu)化重點放在信息化方面,本文對BIM技術在管理造價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研究
設計人員在工程開展初期,需要在工程算量方法以及工程管理模式的引導下,給出合理的施工建議與方案,其中的造價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合理的造價設定可以確保工程損耗被有效控制。建設性工程受到自身工程規(guī)模以及體系的影響,其造價管理工作極為復雜,而在提升造價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之后,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精細化的方法來管理造價,在信息化的造價管理方法之中,BIM技術的作用十分顯著,本文對其加以研究。
1 當前的造價管理體系分析
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政府為了強化對工程造價的宏觀調控的作用,現今基本出現定額計價模式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共存的局面,各地在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單模式的基礎上,而對定額計價模式莫衷一是。很多地方采用在投標報價中強制采用當地定額 ,而定額則不管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都采用統一的定額,即由各地區(qū)主管部門統一采用單價法編制反映地區(qū)平均成本價的工程預算定額,實行價格管理。同時每月在當地的建設網站或者媒體公布當地的價格信息,形成指導價與指定價結合,定期不定期公布造價指導性系數,再確定工程造價。這種方式在逐步脫離計劃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現行建設工程造價管理體制的計劃特色依舊明顯,并制約了我國工程造價水平的提高和造價行業(yè)的發(fā)展。
由于各地定額的不同導致了工程計價區(qū)域性和各地計價標準的差異,導致一個造價機構或人員在一個地方積累的造價經驗和很多重要相關數據也有了區(qū)域性,而當地的定額頒布機構又不能隨機隨時頒發(fā)定額,這樣也可能會導致工程預算人員無所適從,當造價機構對其他地區(qū)的工程項目進行估價時,這些經驗或數據大部分不再適用了。
為了降低施工成本,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yè)認識到全過程造價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從最初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倒工程竣工各階段實現精細化的工程造價管理,以更好的進行成本控制與風險控制,工程造價管理必須進入到過程管控的新時代。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往往是一開始做預算,結束后做結算。最終結算完成才能了解到工程的全過程,經常會出現施工單位過程虧損或者因為工程量變更與合同問題與業(yè)主糾纏不清的情況。因此,建立更為精細化的全過程造價管理必將成為今后造價管理的主流。
2 BIM技術概述
2.1 概念以及原理
BIM是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縮寫,常被譯為“建筑信息模型”。并由此聯動工程量和各種建材價格信息等各種信息數據庫,這些數據庫信息在施工全過程中動態(tài)變化調整,并可以及時準確的調用系統數據庫中包含的相關數據,加快決策進度、提高決策質量,從而提高項目質量,降低項目成本,增加項目利潤。隨著工程造價軟件的興起,利用BIM技術保證從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的每個施工工序的造價、工期、所選用的材料等都做到一目了然。軟件技術能夠把國家或者各省頒布的各項規(guī)范和計算規(guī)則植入軟件中,保證了各個階段的造價提供準確、合理的計算結果。
2.2 應用價值
在應用BIM技術時,應當對其技術核心進行明確,一般認為其技術核心是有三維模型構成的具有實時更新功能的數據庫。在BIM數據信息庫之中,信息并不是完全固化不變的,而是隨著行業(yè)發(fā)展而不斷的變化的,當建筑市場出現變動之后,這些信息也會隨之改變,信息庫的使用者應用的數據均是最為新鮮的實時化數據。其可記錄的數據信息內容極為豐富,不僅僅包括本文重點研究的造價信息,同時還涵蓋了建筑構件的具體工程量變動情況、工序的變動以及其他不同區(qū)域的市場變化情況。這些信息都是工程設計與造價管理工作中非常需要的基礎性信息,方便了設計人員與管理人員的信息查詢工作,將數據庫之中的信息的價值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
3 具體應用情況研究
3.1 造價全過程管理工作分析
在開展對工程全過程的造價信息進行管理時,可以使用BIM技術,將BIM技術與工程造價軟件結合使用,實現對工程的所有建設環(huán)節(jié)的掌控,在管理工作開展的同時,做好竣工項目以及在建項目的對比工作,完成對比之后,繼續(xù)進行審核與驗勘。在對工程項目各個部分的建設情況進行研究時,可以使用矩陣圖、網絡圖以及橫道圖等,將這類平面圖信息當做造價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在管控過程中,需要做好動態(tài)化的造價信息的調整工作,將各個階段的資金應用情況都記錄好,給工程資源調配提供參考建議。
3.2 共享工程價格信息方案
隨著造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加深,造價信息共享的需求也逐漸變得更為迫切,在過去,人們在記錄價格信息等重要的工程信息時,會應用紙質記錄或者計算機記錄的方式,雖然可以將信息記錄清楚,但是當出現價格與對量方面的糾紛情況時,記錄的信息的應用價值就會降低,甚至難以在糾紛事件解決過程中發(fā)揮出憑證性材料應用的作用,而在有了BIM技術作為支持時,技術人員可以將BIM參數添加到工程價格記錄之中,形成完整的電子化資料,在存儲的同時,還可以通過云技術來對這部分價格信息進行共享,便于給其他的相關的建設項目提供參考。
將工程價格信息以及其他類型的信息存儲到BIM數據庫之中后,歷史性數據就被完整地保護起來,技術出現數據異常的問題,BIM數據庫也可以對異常數據所在的位置以及出現的原因進行檢測,快速對數據進行修復,并形成各種可靠的信息模型,同時還能將結算單以及進度報表提供出來,節(jié)省工作人員核實數據的消耗的時間。
4 結束語
BIM技術被引入到造價管理體系之中時間一已經很長了,這種信息化的管理技術也逐漸成熟,一些可用的管理轉件逐漸被開發(fā)出來,在技術基礎的建設工作完成之后,造價管理人員的問題也逐漸在其造價管理工作之中暴露出來,受到自身的應用能力的限制,他們很難將BIM技術的信息化優(yōu)勢完全地發(fā)揮出來,造價管理活動的精細化偏低,因此BIM技術的應用方式還可以被進一步改進,工作人員可以從技術應用規(guī)范與技術應用條件兩方面出發(fā),在研發(fā)過程中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迎春, & 賈永彬. (2017). 基于BIM技術應用的工程造價管理人才培養(yǎng)研究. 建筑知識(9).
[2]于保忠. (2017).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17).
[3]李紅兵. (2017).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應用研究. 工程技術:全文版(1), 00072-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