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流動兒童已經(jīng)成為城鎮(zhèn)中的一個龐大群體,因為生活的不穩(wěn)定,他們在新環(huán)境中容易產(chǎn)生適應(yīng)不良、自卑感和焦慮問題。本文從“在教學活動中增加討論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培養(yǎng)流動兒童健康的心理”“做好與流動兒童家長的宣傳工作,鼓勵家長多關(guān)注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三個方面入手,就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guān)鍵詞:兒童;心理健康;措施
流動兒童是指跟隨父母進入打工地的兒童,他們跟隨父母遠離家鄉(xiāng),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由于經(jīng)濟條件、政策、環(huán)境變化等原因,給流動兒童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不少流動兒童出現(xiàn)了一些心理問題:例如,自卑感比較強烈,內(nèi)向、膽小的流動兒童會出現(xiàn)人際交往問題,并時常感到孤獨,容易產(chǎn)生敵對和反抗的情緒,流動兒童的社會融入比較困難,等等。除此之外,社會和制度問題也是造成流動兒童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流入地學校的學籍管理混亂、教師和同學的歧視,等等。下面,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給予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一、 在教學活動中增加討論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
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教師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進課堂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要注重課堂活動的設(shè)計。小學生對課堂游戲和活動是很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增加討論的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使流動兒童感受到人際交往的快樂,在活動中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克服自卑心理,能夠積極、主動地和別人交往,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為了使流動兒童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教師除了組織團體活動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教師可以找流動兒童談心,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惑,也可以引導流動兒童以寫周記的形式來進行書面交流。
例如,筆者在講三年級上冊語文《過年》這一章時,主要是讓小學生了解過年的節(jié)日風俗,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等美好情感。體會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之后,筆者引導學生讀古詩《元日》,全班討論“爆炸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古詩中的場景。學生們對于過年的場景比較熟悉,各個討論得都比較活躍,流動兒童也和同學們討論起自己家鄉(xiāng)的過年情景,學生們的觀點相互碰撞,意識到同樣是過年,各地的風俗是不同的,但表現(xiàn)的都是歡喜、愉快的情景。學生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同學的了解,學生間的關(guān)系更加親密了。
二、 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培養(yǎng)流動兒童健康的心理
小學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更能鍛煉小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小學教師可以組織一些體育活動,鼓勵流動兒童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自強精神,強身健體,而且可以趕走煩躁、焦慮等壞情緒,學生在打籃球、打排球這樣的體育活動中,可以放開自我,鍛煉自己與同伴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教師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也可以向?qū)W生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困惑,使流動兒童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
例如,筆者鼓勵我班的學生參加籃球比賽,籃球比賽可以使學生更加自信,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流動兒童大多來自于農(nóng)村地區(qū),對于籃球的操作并不太熟悉。籃球比賽不僅可以使流動兒童掌握一種體育游戲,學會運球、投籃等技能,而且可以鍛煉流動兒童與其他學生交往的能力,流動兒童遇到不會的動作可以咨詢自己組的同伴,這樣可以增進與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籃球比賽中的分組更能使流動兒童產(chǎn)生歸屬感,其他的學生也更容易接納流動兒童。學校要經(jīng)常組織有利于流動兒童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和心理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對人的認知、情緒和人格都有重要的影響。
三、 做好與流動兒童家長的宣傳工作,鼓勵家長多關(guān)注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
教師應(yīng)做好與流動兒童的家長溝通工作,使流動兒童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家庭因素是影響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師應(yīng)和家長多交流,幫助家長轉(zhuǎn)變落后的教育觀念,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家長不僅要提供給流動兒童物質(zhì)方面的保障,還應(yīng)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為學生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這樣,流動兒童會感到家庭的溫暖、社會的和諧,進而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
例如,在筆者班級中有1名11歲的學生小毅(化名)剛剛跟隨父母來到縣城,本來比較內(nèi)向的他,在新朋友的交往中又遭到了拒絕,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因此,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和其他同學交往,因而在班級中顯得有些孤僻。筆者了解到這一情況,首先觀察到該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時常在班級中進行表揚,樹立該學生的自信心,其次,筆者安排班級里比較和善、愛交朋友的學生A和這名學生做同桌,并囑咐A多幫助這位學生,并把小毅介紹給自己的好朋友,這樣,可以打開小毅的心扉。最后,筆者去了小毅家進行家訪,這次家訪,小毅的家長認識到平時只顧掙錢,對小毅的關(guān)心較少,以后,要對小毅的學習和生活多加關(guān)心。筆者也對小毅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進行指導,改變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幾次家訪之后,小毅比以前開朗多了,而且能夠和同學友好的相處。因此,對流動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教育相結(jié)合,為流動兒童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有助于流動兒童形成健康的心理。
綜上所述,教師要多關(guān)注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使流動兒童感受到來自教師、同學的友愛和關(guān)懷,這樣,流動兒童才能更好地融入班集體中,和同學友好、和諧的相處,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消除焦慮、抑郁、不適應(yīng)等消極因素,擁有健康的心理。
作者簡介:
劉穎,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焦陂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