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在素質(zhì)教育理論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中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正是其個人綜合能力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頭戲。我們將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教學相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中尋求如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寫作能力;閱讀方法
現(xiàn)在有很多學生平時很少課外閱讀,缺乏寫作材料,對作文望而生畏。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nèi)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作文來,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名著,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也要了解一些。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能提高寫作能力。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作文指導:
一、 加強閱讀數(shù)量,培養(yǎng)語感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一個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古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如韓愈、蘇東坡……他們沒學過語法、修辭、邏輯,但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其奧秘在于他們熟讀乃至背誦過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形成了敏銳的語感。所以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必須多讀多背;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nèi)、課外都要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中的語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二、 注重閱讀教學,學習寫法
語文教材中文章不但文質(zhì)兼美,而且富有很強的人文色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對于文章中的字詞句,我們要讓學生從課文語境中體會、訓練、理解詞語的含義,體會詞語的用法,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觀察、思維表達的方式,領悟文章的遣詞造句,由詞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以便為寫作服務。每學習一篇課文,注意對該文的結(jié)構(gòu)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在教學中持之以恒地把寫作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三、 指導閱讀方法,摘錄筆記
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做的一些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只做好課內(nèi)課文的讀書筆記,遠遠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做好讀書筆記,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可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yōu)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平時反復吟誦。只有經(jīng)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
四、 結(jié)合閱讀教學,隨機練筆
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將課文與生活、身邊的事例聯(lián)系,注意從學文中再現(xiàn)生活、描繪生活而不脫離生活。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寫作訓練:抓重點詞語聯(lián)想練寫,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抓住“眾星拱月”這個詞語,讓學生展開想象,寫一寫夜空,描寫出夜晚的美麗;學習課文句式仿寫,如教學《桂林山水》,課文中寫“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好像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可以引導學生仿照句式,寫一段話;創(chuàng)設語境進行改寫,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可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地球被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被毀滅了,會是什么樣的情景,號召學生寫一寫如何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聯(lián)系課文讓學生補寫;如教學《凡卡》,可以讓學生補寫凡卡夢見爺爺看了信以后會怎樣做呢,從而產(chǎn)生對凡卡的同情,增強對黑暗社會的憎恨。這樣學生在學文的同時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進行了寫作訓練。
五、 創(chuàng)造閱讀機會,學以致用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和作文,教師可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寫作素材;推薦好書、規(guī)定讀書數(shù)量、安排讀書時間,組織一些讀書班會或?qū)n}沙龍,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煉口才;采用一些新穎的、體現(xiàn)學生主動性與參與性的訓練方法,如教給學生編寫制作“好書推薦卡”,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補充知識,編寫制作“百科知識卡”;通過辦墻報、校園文學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書面作文水平,學生在廣泛閱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涵的語文素養(yǎng),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積累、練說、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現(xiàn)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徐海軍.探究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J].新課程(下),2017(12):241.
[2]孫莎莎.初中語文教學中隨文寫作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馬娜娜.中學生課外閱讀指導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研究[D].渤海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顧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石河子市,新疆石河子143團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