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建
初中體育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和樹立正確“三觀”有著重要意義。在素質教育體制下,體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之一。體育教師不僅擔負著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術和知識的重任,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勇敢的思想,這樣才能夠全面推動學生發(fā)展。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校和教師對體育教育缺乏重視,體育課上也只是簡單地跑跑步、做做操,之后讓學生自由活動,無法實現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融入德育,從身體上和思想上加強學生綜合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從課堂形式上來看,體育科目與其他文化科目有著明顯的差異性,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和體育練習的過程,是以實踐教學為主。體育活動作為學生思想和情感表現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這種直觀、具體活動中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和情感培養(yǎng)是非常有效的,更是一些較為空洞、乏味的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加強初中體育和德育的融合,課堂上師生互動和開展活動都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禮貌意識的重要渠道。特別是一些團體性運動,如籃球、足球、接力跑等,學生小組需要加強配合才能夠取得成績,這樣可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集體感、榮譽感,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思想感情,同時也能夠形成敢于挑戰(zhàn)、團結互助、勇于拼搏的體育精神。
1.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僅憑教師講解技術知識是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創(chuàng)設情景模式,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障礙跑”過程中,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不斷重復幾個動作,這種枯燥的練習方法不僅無法提高學生興趣,并且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立“消防員”的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電視上通常都看到過消防員訓練和營救,通過情景可讓學生認識到消防員的勇敢,也讓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目標。情景導入完畢后,教師需要進行一些基礎動作練習,包括跳、跨、鉆等,之后通過障礙道具,設置成消防員營救的場景,讓學生通過跳、跨、鉆等方法越過重重障礙,這樣不僅能夠通過情景實現障礙跑練習目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消防員的辛苦,讓學生更加珍稀當下的學生生活,從而慢慢提升學生的品德,實現德育目標。
2.增強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
增強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需要采用小組合作方法進行訓練,這樣即可全面提高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考慮自身,同時也要考慮整個團隊,最終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取得最終成功。例如,在長跑訓練當中,很多學生都害怕累,極少有學生可以一口氣跑完全程,即使一部分學生堅持了下來也沒有任何成就感,這就需要教師來激發(fā)學生對跑步的興趣。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學生劃分為8人1組,分成若干組,并且讓小組成員們給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之后教師需要講解關于本次跑賽的要求,以小組競賽的方法開展集體跑賽,也就是小組成員集體跑,這樣體力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體力較差的學生,提高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和合作能力,實現了德育。
初中體育教學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并且具有很強的教育性。在備課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挖掘其中的德育內容。將體育教育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頑強、勇敢、團結的品質,但是要注重不同體育教學項目的不同德育因素。例如,在最為基礎的體操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整隊、訓練隊形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的品質。由于當今初中學生都是“00后”,并且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在父母溺愛的環(huán)境下容易養(yǎng)成閑散的習慣。再加上學生往往在文化課學習中比較壓抑,在體育課堂中比較張揚,甚至不會嚴格遵守紀律。讓學生掌握體操教學中的基本規(guī)范,教師這樣做不僅能夠保證課堂教學內容順利開展,同時也能夠融入紀律教育。當然,紀律教育不是讓體育課堂過于嚴厲,而是要讓學生認識到張弛有度,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并且要把事情做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體育教學都是在操場上進行,寬闊的空間會讓學生變得非常自由、隨意,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聽教師話,因此往往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意外情況開展德育,例如,在田徑賽跑中、學生打鬧中出現受傷問題。面對此類問題,教師不應批評學生,而是要充分利用這些意外事情進行德育,讓學生明確課堂規(guī)范,并且認識到隨意做事的危害,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再者,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一面鏡子,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輻射作用,以自身來不斷影響其他的學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能夠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一個明確的榜樣,逐漸影響學生的內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互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善于觀察每位學生的舉動,并發(fā)現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存在著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并采用更加正面、積極的語言評價提醒學生不斷規(guī)范自身行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情感教育為主,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接受情感中的德育,從而實現全面提升學生思想品德的目的。同時,采用更加積極的評價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有著重要意義,從而貫徹“終身運動”的理念,讓體育運動不局限在體育課上,而是充斥在學生的生活中,這也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必須注重創(chuàng)新、改變,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中的德育作用,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教學中,除了要教授相關的體育知識,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質,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來開展德育工作,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養(yǎng)成“終身運動”理念,發(fā)揮體育教學價值。
[1]沈瑋民.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
[2]楊利青.讓初中體育教學融合德育之花[J].才智,2017(27):170.
[3]李 瑞.芻議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2):12.
[4]葛海燕.體育與德育融合,讓課堂流光溢彩[J].考試周刊,2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