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魏盟
目前,我國心血管病的形勢已經非常嚴重,全國14億人口中高血壓就占了2.7億,而心肌梗死、腦卒中、心房顫動、心力衰竭等,均以高血壓為高危因素。因此,監(jiān)管好血壓就顯得非常重要!
目前常見的血壓測量方法有診室血壓、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家庭自測血壓等。
診室血壓:由醫(yī)護人員在診室按統(tǒng)一規(guī)范進行測量。
診室血壓是評估血壓水平、臨床診斷高血壓并進行分級的標準方法和主要依據。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通過儀器自動、間斷性、定時測量日常生活狀態(tài)下的血壓。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測壓間隔時間有15、20或30分鐘。24小時平均收縮壓/舒張壓≥130/80毫米汞柱者即診斷為高血壓。
家庭自測血壓:通常由患者自己或家屬協(xié)助完成。
通過使用合格且經過驗證的血壓測量儀器,具備基本血壓測量知識。家庭自測血壓值一般低于診室血壓值,收縮壓/舒張壓≥135/85毫米汞柱者考慮為高血壓。
以上幾種血壓測量方法中,家庭自測血壓因其方便簡捷,是一種重要的血壓監(jiān)測方式。有的患者擔心“自己在家中測的血壓不準”,事實上,正確的家庭自測血壓更為可靠。這是由于自己在家中測量狀態(tài)放松,不緊張,能反映平時狀態(tài)的血壓值。
1.血壓計 建議使用電子血壓計。常見的有上臂式、腕式和手指式等。
2.血壓值記錄本
推薦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手腕式和手指式因測量數據差異較大,不作推薦。
袖帶型號要合適。袖帶過窄或纏得過緊測的血壓會偏高;袖帶過寬或纏得過松測的血壓會偏低。
身體挺直;
坐位,雙腳自然平放,上臂置于桌上;
袖帶中心與心臟保持在同一高度;
桌子與椅子的理想高度差是25~30厘米,家中常用桌椅的高度即符合。
1.測量血壓前30 分鐘不吸煙、飲酒或喝茶、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 分鐘。
2.測壓時患者務必保持安靜,不講話。
3.用手觸摸肘窩,找到肱動脈跳動處。
4.將袖帶的膠皮袋中心置于肱動脈上,裸臂綁好袖帶,袖帶必須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
5.袖帶只可裹裸臂或單層襯衣,裹厚衣服測得的血壓值偏高。袖帶下緣距肘線2~3厘米,松緊以能插入1~2指為宜。
6.雙腳自然平放,雙腿不要交叉。
血壓測量頻率
初診或血壓未達標及血壓不穩(wěn)定患者
每日早晚各測1次,每次測量3遍;
連續(xù)測量7天,取后6天血壓的平均值作為治療決策的參考。
每周自測1~2天,早晚各1次;
血壓長期控制不理想者或評估降壓藥治療效果的,可增加測量次數。
養(yǎng)成固定的測量習慣,做到定時、定體位、定血壓計。
每次連續(xù)測量血壓2~3遍,每遍間隔1分鐘,取后兩遍血壓的平均值,因為第1遍測量的血壓值往往因突然加壓刺激而偏高,在數據的統(tǒng)計時不做記錄,以免影響數據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
下圖為參考用血壓記錄表。表中橫坐標為測量時間(具體到每天的幾點幾分),縱坐標為血壓值(收縮壓和舒張壓可用不同顏色標出,以方便區(qū)分)。就診時隨身攜帶,交給醫(yī)生參考,一目了然。
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顫、頻發(fā)早搏的患者,采用電子血壓計不能準確測量血壓。
精神焦慮及紊亂或擅自改變治療方案的患者,不建議進行家庭血壓測量。
1.不要跟著感覺走
規(guī)范測量血壓,不要覺得沒有頭暈眼花就不需要測血壓。
2.不要過分關注血壓
需了解血壓有晝夜節(jié)律的變化,且受氣候、環(huán)境、活動、情緒變化的影響,不同時間段測量的血壓值有所不同,不要因偶爾一次血壓值偏高或偏低就心生緊張。對血壓過分關注,頻繁測血壓,造成精神緊張,不利于血壓控制。
3.不要半途而廢
堅持測壓,堅持治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p>
(魏盟教授每周一下午、周三上午有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