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 要微課教學是數(shù)字化時代一種新的教學輔助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其具有教學方便、內容簡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特點,已逐漸被應用到教育行業(yè)。對此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將微課教學引入小學數(shù)學課堂,利用微視頻對課本知識形象化和立體化,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當前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就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微課幫輔導學生寫作業(yè)作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微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024-01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輔導學生寫作業(yè)時只幫助學生改正做錯的題或者給其講解難題等,這種輔導手段使學生埋頭題海,勤學苦練,不僅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還難以發(fā)展其思維能力。對此現(xiàn)階段的教師要改善自身教學方法,在上課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的切入微課程,在以圖片、音樂或視頻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要注意把抽象的教學內容清晰化和直觀化,使其從內心感到想學、樂學,從而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過程。
一、設計好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為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在利用微課教學時,必須要設計合理的、規(guī)范的課堂內容,使得微課能和課本內容良好的契合,使之能滿足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在具備一定深度的同時要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在上課前教師要依據(jù)課本內容聯(lián)合網(wǎng)絡信息制作相關的小視頻,在視頻中既要添加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信息,也要設置相應的問題或綜述來促使學生能深度思考。同時教師在制作小視頻時,要保證其完整性和科學性,即要使微課與知識點具有聯(lián)系和融入,使微課能反映課本內容,課本內容能折射微課等,在上課時教師要語言風趣,把枯燥乏味的數(shù)學內容利用微課將其形象化,并加上自身講解逐步的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深層次的知識。另外,教師要注意微課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上課時要把微課和知識點結合起來,可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由簡及難、循序漸進地發(fā)展到下一個小視頻和更深層的知識點。如在“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從分配的觀點出發(fā),可提前在網(wǎng)上尋找相關的小視頻,如分蛋糕或生活中應用到的比例問題,在講課前可針對蛋糕怎么分配詢問學生數(shù)怎么又不夠用了,然后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使其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想到一份蛋糕分給多人該如何分,這時教師再自然而然地引入分數(shù)的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合理的課堂內容,能有效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和學習知識。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微課相比起傳統(tǒng)教學方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動靜結合,從聽覺視覺方面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并從形式和內容上極大的豐富了課堂內容。對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好微課的呈現(xiàn)工作,以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首先,教師在上課時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要密切關注其整個解題過程,要使其深入研究和解析,如幫助學生找準解題關鍵點,與課本那部分知識點相關聯(lián)或這一類型的題該如何做等。其次,對于一些作業(yè)中的疑難題,教師可從整體出發(fā),把此類型題的解題流程與思路做成思維導圖的形式先給學生展示出來,并引導其融會貫通和理解。在學生大致了解后,教師要以視頻的形式將之給學生播放出來,讓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腦子里能構建大體的解題框架。另外,教師要全面了解教材內容,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微視頻進行不同深度上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還要讓學生明白知識生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在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擴大學生數(shù)學眼界。如在“行船問題”類應用題教學時,教師可選取電視劇《火藍刀鋒》中我國海軍追擊海盜的片段來教學。在簡單的講述情節(jié)后,對故事結局教師可先不播放,并著重給學生講解兩船的運行方向和速度,引領學生對其進行計算。此時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計算過程,并幫助算錯的學生改正。在學生計算出結果后,教師再給學生播放結局并給其演示正確解析過程。教師及時利用微課豐富教學內容,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也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聯(lián)系舊知識,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數(shù)學的學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在不斷地堅持學習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歸納總結。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微課將舊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在上課時給學生播放出來,定期的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首先,教師要準確把握習題的基本點、難點和各種題型。對于基本點,教師可以PPT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簡單的記憶復習則可。對于教材中的難點,教師可利用微課將之分成小節(jié),每節(jié)配以相應的習題,可利用視頻中生活情境問題來促使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把數(shù)學知識化抽象為具體、由內在到表象地進行分析和比較,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審題習慣和對條件的綜合比對以及分析能力。對于數(shù)學的多種題型,教師可將之整合成小視頻,然后在講課時幫助學生梳理各種題型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必要時可展開講解,以保證學生真正的學會和理解。如在“面積的計算”一課教學時,教師可把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給學生羅列出來,并將其計算特點給學生標注出來。然后在上課時教師可把面積的計算與應用題結合起來講解,利用應用題又可羅列出多種求面積的方法,在學生學會后,教師可以小視頻的形式將之總結,幫助學生理清面積類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使學生在學習時能有較為清晰的思路。教師在教學時利用微課聯(lián)系舊知識引導學生復習,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
四、結語
微課時間短、內容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避開畏難心理,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的利用微課教學方法,在上課時要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保證微課和課堂內容的良好融合,并利用多種有效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玉娟.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作業(yè)輔導中的應用漫談[J].神州,2017(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