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摘要】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濃厚的短篇小說,也是鐵凝的成名作,曾于1982年獲得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及首屆“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獎。
【關鍵詞】 細節(jié) 真實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3-159-02
0
孫犁老先生給了它這樣的評價:“這篇小說,從頭到尾都是詩,它是一瀉千里的,始終一致的。這是一首純凈的詩,即是清泉。它所經(jīng)過的地方,也都是純凈的境界。……是的,我也寫過一些女孩子,我哪里有你寫得好!……”
孫老評價這篇小說“這是一首純凈的詩,即是清泉”,這是十分中肯的。但我認為《哦,香雪》絕對不是一篇優(yōu)秀的小說,因為這篇小說的細節(jié)雖美但不“真實”。
一篇優(yōu)秀的小說,一篇動人的小說,必須有高超的細節(jié)處理藝術,同時必須讓讀者有“真實”的感覺!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美是生活。那是應當如此的生活,是值得回憶的生活,是我們所理解和希望的生活。也就是說,合乎生活規(guī)律(必然性)的生活、合理的生活才是美的?!币徊课膶W作品要給人美感,要打動讀者,細節(jié)不僅要處理的精妙,更要“真實”。
而文學的真實性即藝術真實,是作家發(fā)揮藝術想象虛構出來的,它是建立在作家對生活、歷史與現(xiàn)狀的深刻把握之上的,建立在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生活邏輯的透徹認識之上,所展示的一切并非生活中實有的,但卻是按照生活發(fā)展規(guī)律與邏輯可能發(fā)生的。它的“真”就是根據(jù)生活事理內(nèi)在的邏輯而產(chǎn)生的。
魯迅先生就非常重視細節(jié)的真實性,他的細節(jié)描寫是很嚴格的,不可隨意變動。
比如小說《藥》對動作的描寫就很細膩、逼真。寫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才掏出一包洋錢來,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課文中多次重復寫這一動作)。這一系列的“掏”、“抖抖的”、“按了兩下”動作描寫,體現(xiàn)了這包錢來之易,放入衣袋又在外面按兩下,看看是否真的把錢裝進衣袋了。接下去寫了華老栓去取“人血饅頭”的時候,兩次用“抖抖的”手“按了按”衣袋,感到“硬硬的”東西還在?!坝灿驳摹敝傅氖谴г趹牙锏你y元,作者為什么幾次寫華老栓用“抖抖的”手呢?“抖抖”就是手在發(fā)抖,因為這些銀元都他的血汗錢,不是可以輕易地花掉的,是為了兒子的性命才拿出來的,這也包含著他對兒子的愛,所以他的手在發(fā)抖。這個動作細節(jié)描寫非常真實地表現(xiàn)出華老栓當時的精神狀態(tài)。魯迅先生在小說中通過細節(jié)描寫,真實地保存了特定時期特定地區(qū)人民生活的畫面,使小說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才有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細節(jié)雖好,一旦失真,就會貽笑大方。
中科院的賈寶琦先生在《君弦彈斷何來由——漫談黛玉撫琴抒悲怨之細節(jié)的真實性》一文中有如下精彩分析:“‘妙玉聽了,呀然失色道:“如何忽作變徵之聲?音韻可裂金石矣。只是太過。”寶玉道:“太過便怎么?”妙玉道:“恐不能持久?!闭h論時,聽得君弦“嘣”的一聲斷了?!适碌募毠?jié)經(jīng)不起推敲,失卻真實性,就達不到預想的效果了。
君弦,是古琴七根弦的最外一根(即一弦),也是最粗的一根。我于古琴也少有了解,但還沒有聽說哪位琴家把君弦彈斷的。倒是七弦多有彈斷——因為它太細了,四弦也偶有彈斷的。古琴的弦,是非常講究的,材料工藝都十分嚴格。即使現(xiàn)代的古琴弦,也是不能馬虎的。據(jù)說,當代古琴弦制作家方裕庭制琴的長度和重量的規(guī)格是,弦長七尺,纏弦纏到五尺為止。材料要用優(yōu)質蠶絲。琴弦還得用優(yōu)質白芨浸制過。每付琴弦七根之外,另加七弦兩根、四弦一根,這說明七弦和四弦易斷;并沒有另加第一弦,這說明第一弦并不會斷。第一弦即君弦,做出來的粗細如打毛衣的粗竹針,浸過優(yōu)質白芨以后,極堅韌。這樣的琴弦小伙子用手都難以拉斷,林黛玉又怎么能用纖纖玉指彈斷呢?”
因而賈寶琦才有了如下論斷:“記得有位作家曾說過,小說的情節(jié)好設計,但是,細節(jié)卻很難寫。此言不謬。小說的細節(jié),要有生活的真實性。小說的許多情節(jié),是要靠充分的、真實的、細致的、生動的細節(jié)去豐富和支撐。能做到這點,作家就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深厚的學養(yǎng)及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瓘母啭槍戺煊瘛案星锷顡崆俦隆币还?jié)之敗筆中,他比曹雪芹的學識以及治學態(tài)度大為遜色可見一斑?!?/p>
可悲的高鶚先生,就因為這一細節(jié)的失真,被行家抓到了小辮子。“故事好編,細節(jié)難寫”,難就難在它既要美又要真。
很不幸的是,《哦,香雪》中的也有幾處不成功的細節(jié),把“不真”的感覺帶給了讀者。
1. “不久,這條線正式營運,……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臺兒溝站腳呢,臺兒溝有人要出遠門嗎?山外有人來臺兒溝探親訪友嗎?還是這里有石油儲存,有金礦埋藏?臺兒溝,無論從哪方面講,都不具備挽住火車在它身邊留步的力量。
可是,記不清從什么時候起,列車的時刻表上,還是多了“臺兒溝”這一站。也許乘車的旅客提出過要求,他們中有哪位說話算數(shù)的人和臺兒溝沾親;也許是那個快樂的男乘務員發(fā)現(xiàn)臺兒溝有一群十七、八歲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車疾馳而過,她們就成幫搭伙地站在村口,翹起下巴,貪婪、專注地仰望著火車。有人朝車廂指點,不時能聽見她們由于互相捶打而發(fā)出的一、兩聲嬌嗔的尖叫。也許什么都不為,就因為臺兒溝太小了,小得叫人心疼,就是鋼筋鐵骨的巨龍在它面前也不能昂首闊步,也不能不停下來??傊_兒溝上了列車時刻表,每晚七點鐘,由首都方向開往山西的這列火車在這里停留一分鐘?!?/p>
這篇小說為了“刻畫人性在物質利益發(fā)展下依舊美好”這一主題,設計了這樣的細節(jié),小山溝通火車了,這很真實,中國大地有很多這樣的火車途經(jīng)的窮鄉(xiāng)僻壤。但如作者所說“無論從哪方面講,都不具備挽住火車在它身邊留步的力量”,但“總之,臺兒溝上了列車時刻表,每晚七點鐘,由首都方向開往山西的這列火車在這里停留一分鐘。”這一細節(jié)的處理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因為它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生活邏輯”,給人的感覺太假。
2. “日久天長,這五彩繽紛的一分鐘,竟變得更加五彩繽紛起來,就在這個一分鐘里,她們開始跨上裝滿核桃、雞蛋、大棗的長方形柳條籃子,站在車窗下,抓緊時間跟旅客和和氣氣地做買賣。她們墊著腳尖,雙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雞蛋、紅棗舉上窗口,換回臺兒溝少見的掛面、火柴,以及屬于姑娘們自己的發(fā)卡、香皂。有時,有人還會冒著回家挨罵的風險,換回花色繁多的沙巾和能松能緊的尼龍襪。”
大家想想,1分鐘60秒,你能做些什么事情?這些姑娘們卻要“站在車窗下,抓緊時間跟旅客和和氣氣地做買賣。她們墊著腳尖,雙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雞蛋、紅棗舉上窗口,換回臺兒溝少見的掛面、火柴,以及屬于姑娘們自己的發(fā)卡、香皂”。
乘客們首先要確定買不買吧?其次要算價錢吧?再其次要掏錢吧?再其次要給錢吧?再其次要找錢吧?姑娘們還要數(shù)錢吧?這些能在1分鐘內(nèi)完成嗎?這很合情但真的不太合理,給人的感覺很假。
3.“……她彎腰拔下一根枯草,將草莖插在小辮里。娘告訴她,這樣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確切地說,是沖去。
……她看見迎面有一顆顆黑點在鐵軌上蠕動。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著她走過來的人群。第一個是鳳嬌,鳳嬌身后是臺兒溝的姐妹們。……香雪想快點跑過去,但腿為什么變得異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頭望著筆直的鐵軌,鐵軌在月亮的照耀下泛著清淡的光,它冷靜地記載著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覺得心頭一緊,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來,那是歡樂的淚水,滿足的淚水。面對嚴峻而又溫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種從未有過的驕傲。她用手背抹凈眼淚,拿下插在辮子里的那根草棍兒,然后舉起鉛筆盒,迎著對面的人群跑去。”
這是小說結尾非常關鍵的一處人物動作心理上得細節(jié)描寫,“……她彎腰拔下一根枯草,將草莖插在小辮里。娘告訴她,這樣可以“避邪”?!边@很真實,符合“小山溝人們的認知水平不高”這一生活現(xiàn)實,但作者為了表達“人們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的不斷進步”這一主題,又設置了“她用手背抹凈眼淚,拿下插在辮子里的那根草棍兒,然后舉起鉛筆盒,迎著對面的人群跑去”這一細節(jié)性動作。這還是一個上中學的小姑娘嗎?一個小姑娘為了追尋夢想中的鉛筆盒錯上了火車,之后形單影只地徒步三十里山路,此時的她應該是又累又餓,又驚又怕的。好不容易克服種種艱辛,爬山路沖隧道,靠近了家,見到了姐妹,這時的她“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來,……她用手背抹凈眼淚,……舉起鉛筆盒,迎著對面的人群跑去”,這很真實,符合人的感情變化規(guī)律。但在如此激動萬分的時候,她還能“回頭望著筆直的鐵軌”,在如此緊張興奮時候,在如此昏暗的環(huán)境下,還知道自己辮子上有根枯草,因而還能“拿下插在辮子里的那根草棍兒”,這兩個動作就很難讓人信服,因為它不符合人物的身份—— 一個中學小女孩,不符合人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給人的感覺就不真實了。巴爾扎克曾說過:“小說是莊嚴的謊話,可是在這種莊嚴的謊話里,小說在細節(jié)上不實的話,它就毫無足取了?!?/p>
《哦,香雪》中的這幾處不太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它讓人有了“不真實”的感覺。
細而不真何以動人!
[ 參 考 文 獻 ]
[1]《文學概論》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巴爾扎克《未被賞識的杰作》.
[3]《中國社會科學報》第168期19版賈寶琦《君弦彈斷何來由——漫談黛玉撫琴抒悲怨之細節(jié)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