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摘要】 廣州歷史源遠流長,自秦漢以來,廣州逐漸成為嶺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2010年起廣州開始實施新型城市化戰(zhàn)略,已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廣州要打造成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新嶺南文化中心,各區(qū)域越來越重視當?shù)刈陨須v史文化的挖掘傳承與發(fā)揚。我們學校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開發(fā)了歷史文化調查的校本課程。多年的社團活動組織工作,讓筆者充分認識到,唯有創(chuàng)新,才能讓我們歷史文化調查社團活動擁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需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去探究問題,需要學生親身實踐獲得一手的全面的資料,需要有不同的思維碰撞點燃學生獨特的思考。
【關鍵詞】 歷史文化 調查 生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3-113-01
0
一、設置校本課程,豐富學生的認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這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重要的前提
按照省義務教育學校課程設置的要求,我們學校開設的地方與學校課程有閱讀、書法、趣味數(shù)學、心理健康、趣味物理、英語口語、時事政治等,這些課程因具有針對性、適切性、靈活性、探究性、開放性、建構性等特點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求。其中,我們的綜合實踐這門校本課程因授課老師是課程開發(fā)的主體,在課程目標的制訂、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因而更能結合本地本校資源切合學生實際來開展活動。
七年級的綜合實踐課,我們老師就結合鄉(xiāng)土歷史教材《廣州歷史》來開展“嶺南文化探究”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嶺南文化大體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主要以屬于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為主,這是嶺南文化的主體。我們的“嶺南文化探究”也是側重廣東文化的探究,課堂上我們以香港亞洲電視臺的一個旅游文化節(jié)目《嶺南尋根之旅》為線索,讓學生全面認識廣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觀看視頻,主持人的實地考察與尋根溯源娓娓道來的解說,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接下來,我們按照嶺南文化的構成如嶺南建筑、嶺南園林、嶺南畫派、戲曲音樂、工藝美術、民俗節(jié)慶、宗教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僑鄉(xiāng)文化等讓學生分組進行探究活動,學生通過主題生成課、問題討論課、成果設計課、成果展示課等課堂交流、展示,以及課外單獨或與同伴進行的問卷調查與訪談等實踐活動,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有了深入的探究。
二、社團活動內容豐富,組織形式靈活,促進學生親身實踐,夯實了創(chuàng)新基礎
學校歷史文化調查社團招募一方面是學生的主動報名另一方面是老師的甄別篩選。歷史文化調查要求學生不但有歷史文化探究的興趣,還要有調查實踐的能力與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通過七年級綜合實踐課老師可觀察挑選有興趣有探究能力的學生加入歷史文化調查社團。
“沒有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學生個人經(jīng)驗,學習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學生對世界的了解、發(fā)現(xiàn)等都得借助于他們的親身體驗?!鄙鐖F只有通過活動才能讓社團充滿活力。我們的歷史文化調查社團一直重視學生實踐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親歷和體驗,不斷自主“生成”,重視學生實踐的過程,也就是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構。豐富社團活動,采取靈活的組織形式促進學生開展深入有效的實踐探究,獲得全面的第一手的資訊,我們的歷史文化調查社團活動做到了如下幾點:
1.結合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選取可挖掘的歷史文化資源,明確社團活動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選題
近年來,我們的歷史文化調查活動有兩個選題,一個是走訪番禺古牌坊,一個是探訪蠔殼墻,這兩個選題切合我們初中學生調查能力,有地方特色也有歷史文化價值可探究,可查閱歷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獲獎項目。查閱番禺牌坊與蠔殼墻的相關資料,了解歷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相關調查后,我們再討論這兩個選題,就將番禺牌坊的調查集中在番禺古牌坊對村落文化的承載與保存現(xiàn)狀上,對蠔殼墻的探究集中在蠔殼墻的存在價值上。
2.制定社團活動計劃,自主靈活地開展社團活動
社團計劃依據(jù)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各個不同階段來制定相關的活動。第一階段,社團成員已定,老師與學生一起明確選題后,首先讓學生利用寒暑假比較充裕的課余時間進行自主的實踐活動,做前期比較寬泛的調查探訪,這一階段老師對學生的指導主要以電話或郵件的形式來進行。第二階段,新學期學生回到學校,社團活動基本保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學習討論。第三階段,臨近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組織學生參賽。親身實踐獲得最鮮活的一手資料,這是學生能在歷史文化調查中有創(chuàng)新見解的來源。
3.加強社團自身建設,開展社團參觀學習活動
學校每年會組織一次戶外的綜合實踐活動,其中有對廣東博物館、中山紀念堂等地的參觀學習,我們社團成員也將在活動中落實相關的歷史文化調查。學校每年舉辦一次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期間會邀請不同的專家學者到校做專題講座,涉及歷史文化方面的專題講座我們社團都積極參加,如參與旗袍文化、祠堂文化、粵曲文化等學習。
三、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專家啟發(fā),各種思維碰撞催生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
歷史文化調查從選題的確立,實踐調查的落實,到最后論文的撰寫,可以說整個調查活動基本上就是學生在社團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實施合作探究的過程。我們以各級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為平臺,通過參賽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專家學者,另外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機會與專業(yè)老師、業(yè)內人士交流,通過不同的思維碰撞,啟發(fā)學生改進調查完善調查獲得創(chuàng)新。
歷史文化調查,探究者多如鯽魚過江。游走在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中,我們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讓興趣引領學生探究,讓他們在扎實的實踐調查中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在思維碰撞中提升調查的深度。創(chuàng)新,賦予歷史文化調查生命力。
[ 參 考 文 獻 ]
[1]彭坤明.創(chuàng)新與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鄧學東,寬容.新課程觀點下的育人理念[J].甘肅教育.2006.5.
[2]王立國,劉廣霞.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展的支持點——理念、理論、實踐與歷史的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