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云,管 玲,張 麗
(甘肅省腫瘤醫(yī)院功能科,甘肅 蘭州 730050)
圖1 甲狀腺濾泡癌胸壁轉移 A.左側甲狀腺腫物聲像圖; B.胸壁腫物聲像圖; C.病理圖(HE,×200)
患者女,51歲,主因“胸壁腫物進行性增大1年余,咳嗽、咳痰1個月”入院?;颊咴?009年接受右側甲狀腺巨大腫物切除術,術后診斷為甲狀腺濾泡性腺瘤。超聲:左側甲狀腺明顯增大,氣管受壓右偏,雙側甲狀腺內多發(fā)實性占位,部分伴液化、鈣化,符合TI-RADS Ⅳb類(圖1A);雙側鎖骨上、腋窩、胸壁皮下多發(fā)實性占位,其中較大者伴液化,甲狀腺來源不除外(圖1B)。進一步行CT檢查提示:①雙側甲狀腺占位,性質待定;②前胸壁多發(fā)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惡性可能性大;③雙肺多發(fā)占位,考慮為轉移灶;④腋下、雙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遂行超聲引導下胸壁腫物穿刺活檢,光鏡下見癌細胞呈濾泡狀排列,部分癌性濾泡腔內可見膠質(圖1C),證實胸壁腫物為濾泡性甲狀腺組織。免疫組化:S-100(-),GATA-3(-),GCDFP-15(-),CD68(-),CK7(+),AFP(-),Heppar-1(-),CT(-),TTF-1(+),Tg(+),Syn(-),CgA(-),CK20(-),CK19(-)。結合患者病史、超聲及病理檢查結果,臨床最終診斷為甲狀腺濾泡癌胸壁、肺轉移,腋下及雙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討論甲狀腺濾泡癌是除乳頭狀癌外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fā)生于50歲左右女性,其侵襲性、轉移率及病死率均較高,易發(fā)生遠處轉移,以骨轉移最為多見,而胸壁、腋窩發(fā)生轉移者少見。本例患者8年前曾接受甲狀腺腫物切除術,病理診斷為良性,本次主要以“胸壁腫物進行性增大”為首發(fā)癥狀,進一步檢查發(fā)現肺部轉移,腋下、雙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胸壁腫物穿刺活檢病理證實為濾泡性甲狀腺組織。目前臨床對甲狀腺占位性病變首選超聲檢查。聲像圖中結節(jié)或腫塊的形態(tài)、細暈、邊界及回聲等特征可作為鑒別甲狀腺濾泡狀腫塊良惡性的參考指標,確診仍有賴于病理檢查。濾泡性腫瘤的良惡性鑒別是病理診斷中的難點,尤其是高分化濾泡癌在組織學上難以與濾泡腺瘤鑒別。因此,對濾泡性甲狀腺腫瘤無論良惡性,均建議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