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玲
教學內(nèi)容: 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測量、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了解折、畫、比、量等多種方法認識圖形的方法,體會研究圖形方法的多樣性3.在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中,激發(fā)對圖形研究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了解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長方形、正方形。
學具:每人一個長方形,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T迎大家再次來到圖形王國?。ǔ鍪疽粋€城堡圖樣,下標圖形王國)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在圖形王國里認識了一些朋友,國王想考考你們,還記得他們嗎?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像教材一樣,先出現(xiàn)書,然后抽象出圖形。)
S長方形,正方形
T長方形是由幾條邊和幾個角組成的?
T其實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和邊還藏著許多秘密?(故作神秘),你們想去發(fā)現(xiàn)這些秘密嗎?揭題: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身上的秘密。(板書題目)
二、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初步感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T:我們先來探究長方形身上的秘密。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長方形,請看要求:兩人合作,利用看一看,折一折等方法以及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去探究長方形的身上的秘密,我們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的秘密最多,配合最密切。
T全班匯報:請同學上臺匯報,臺下同學補充和質(zhì)疑。
S2我是通過量四個邊的長度,得到對邊相等的
T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S我是通過對折發(fā)現(xiàn)對著的兩條邊一樣
T我們將對著的兩條邊叫做對邊(手指圖形)
T你是用什么方法等到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呢?
S1我是用直角三角板比一比得到的
T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教師小結:(ppt展示)所以我們在研究圖形的時候可以用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多種方法。
T其實長方形的邊還有他們特定的名稱,(停頓,看是否有學生知道)哪位同學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呢?
S我們叫較長的邊為長,較短的邊為寬。
(二)學生嘗試獨立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你能用探究長方形的方法來探究正方形的特征嗎?(同上)
T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動手探索得出了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條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特征。(讀一讀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總結對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想一想
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正方形是不是包含了長方形所有的特征?長方形有四個直角,正方形有沒有?長方形有四條邊,那正方形?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那正方形的對邊相等嗎?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T特殊在哪呢?
S長和寬相等
三、鞏固練習
1.p68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在長方形紙中折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3.p68 6.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有序地數(shù),學生完成(2)題后,小組合作找出變化規(guī)律
課后反思:
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用圖形王國的情境導入設計既鞏固舊知,找準教學的起點,又能調(diào)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
從數(shù)學書中找出長方形,在郵票中發(fā)現(xiàn)正方形,這樣的設計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習興趣出發(fā),把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認識事物,突出了小學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性與應用性,同時也注意了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交流,從而得出結論。這節(jié)課我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整個課堂中,動手操作貫穿始終,注重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體驗、感悟,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整節(jié)課創(chuàng)設了大量的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學生自然的成了學習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探索必須有一定的時間,本節(jié)課一系列活動的設計給了學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說、用耳聽、用腦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也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時效性。每項活動的過程,我把活動要求交待給學生,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索,這樣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動余地,使學生能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每一位學生都在親自實踐中認識理解了新知。如通過“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這些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到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發(fā)現(xiàn)了兩者的異同。
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
1.在讓孩子上臺展示他的發(fā)現(xiàn),折一折,量一量時動作不規(guī)范
折一折時部左右晃動圖形,邊折邊說。量一量時需要讓孩子將圖形固定在黑板上,或者放在投影處,而不該老師手拿,學生量,同時老師也能空出手來將特征寫在黑板上。
2.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都板書在黑板上時,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應該讓孩子一起讀一讀,再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不同點的比較
3.在讓孩子了解長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時,對于二年級低段的學生,比起抽象的概念概括,形象的演示會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4.本節(jié)課的評價性語言不豐富,對于小組的加分也沒有貫穿整節(jié)課,需要隨時注意
5.因為孩子之前已經(jīng)有了探究長方形特征的經(jīng)驗,所以讓孩子在動手實踐正方形的特點前,可以讓學生大膽猜測,再進行探索驗證
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而且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也不會比較單一,能夠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
每一次的試講都有自己的收獲,作為一個新老師,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自己也應勤于練習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