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玉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的了解兒童詩的天真童趣、大膽想象、形式豐富、語言經(jīng)典等著特點,然后在充分的考慮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方式和認知水平,科學有效的對兒童詩的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調(diào)整和創(chuàng)新改革。教師可以在兒童詩教學課堂上不斷的引入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shù)和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以新穎的構(gòu)思和豐富的想象來引導學生進行兒童性的學習,通過引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例子引導學生對文中的貼切比喻和奔放感情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加深學生對于兒童詩這一特殊的文學體裁的理解和掌握。
1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當中引導學生體驗詩情
小學語文教學章中的兒童詩,本身富有童趣、詼諧幽默,且十分的貼近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學生通過多為誦讀的方式就能夠大致的了解兒童詩的主要內(nèi)容,而教師在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引導就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兒童詩的語言特點。在有效降低兒童詩的理解難度的同時,還能夠更深層次的感受或體會詩歌所要傳達出的獨特情感。
例如,在進行《水鄉(xiāng)歌》的教學過程中,由于該兒童詩等語言具有長短有序的特點,學生在實際難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兒童詩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從而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于兒童詩的學習興趣。另外,在誦讀的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而在反復的誦讀和理解的過程當中,學生就能夠知道兒童詩和普通文本之間的差別,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兒童詩的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兒童式語言講解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有機結(jié)合,全面的向?qū)W生呈現(xiàn)語言所描繪出的水鄉(xiāng)特色風貌,在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進行兒童詩的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消除學生的閱讀障礙,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的體驗和感受兒童詩的詩情。
2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洞察詩意
兒童詩的語言具有簡潔、明了的特點,而兒童詩的字里行間則包含了十分深刻的寓意。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兒童詩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詩歌的文本大意,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從語言來推敲詩意。不斷的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多方面、多層次的掌握作者通過詩歌所要傳達的深意。
例如,在進行的《鄉(xiāng)下孩子》的教學過程當中,兒童詩從三個方面對鄉(xiāng)下的孩子進行了描寫。教師可以首先對第一段進行講解,讓學生嘗試想象“歡唱的黃鸝”、“盛開的野菊”是怎樣的景象,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文中出現(xiàn)的場景,然后再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談一談對第一段的理解。然后,教師在引導學生對第二段的描寫進行學習,并讓學生參考和借鑒第一段的講解方法來進行討論和探究,鼓勵學生嘗試想象和描述捉蝴蝶編織故事、含著草葉吹歌曲的場景。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第三段當中描述的場景進行想象,從而能夠使學生知道小豬撐圓的肚皮、饞嘴的貓咪是怎樣一幅有趣的畫面。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體會兒童詩的詩意,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好的與作者產(chǎn)生多方面的共鳴。
3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當中引導學生體察詩境
受到小學生語文水平的限制,教師想要全面提升兒童詩教學的整體效果。就必須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為學生構(gòu)建與兒童詩主題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實際場景下對兒童詩的語言進行學習和推敲。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實現(xiàn)和詩人情感、語言等多方面的對話,同時也能夠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兒童詩的語言之美和真摯情感。
例如,在進行《送給盲婆婆的蟈蟈》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對兒童進行誦讀,讓學生嘗試對詩中出現(xiàn)的核心字詞進行理解。然后,教師再結(jié)合兒童詩的主題,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出相關(guān)的問題情境,如,“紅領(lǐng)巾帶回蟈蟈時是怎樣的神情?為什么會表現(xiàn)的非常高興?他關(guān)心盲婆婆是因為什么?”、“蟈蟈是否真的會唱歌?為什么紅領(lǐng)巾認為蟈蟈會唱歌?”、“句中所提到的歌聲主要指什么?為什么說歌聲會帶盲婆婆走進田野?”。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對這一系列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思考蟈蟈是從什么地方來的?”。然后,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蟈蟈過在田野都有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帶著目的進行兒童詩的閱讀。這些瑣碎而細致的問題情境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兒童詩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從而更好的推敲和體驗字里行間的弦外之音和詩境。
作為低年級學生最早接觸的一種特殊文學形式,兒童詩不僅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學習,同時也能夠全面的開發(fā)學生思維、有效的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教師不僅要通過聽、說、讀、寫的引導學生體驗兒童詩的詩情,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掌握兒童詩的詩意,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究的過程當中了解兒童詩的詩境。充分的利用豐富而飽滿的情感和優(yōu)美而靈動的意境來全面的激發(fā)和啟迪學生的智慧,這樣才能為小學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的全面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南陽小學)